词典
拐子马的意思
guǎizǐmǎ
拐子马
拼音guǎi zǐ mǎ
注音ㄍㄨㄞˇ ㄗˇ ㄇㄚˇ
繁体拐子馬
词语解释
拐子马[ guǎi zǐ mǎ ]
⒈ 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
⒉ 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拐子阵”。亦称“拐子马阵”。古骑兵阵法名。选用精锐骑兵为大阵的左右翼,相互支援,用以进击或拒守的阵形。一说为用以冲锋陷阵的以韦索贯连的人马。
引宋 曾公亮 《武经总要·东西拐子马阵》:“东西拐子马阵为大阵之左右翼也。本朝西北面行营拐子阵并选精骑,夷狄用兵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捍御不及,则有奔突之患,因置拐子阵以为救援。”
《宋史·岳飞传》:“初, 兀朮 有劲军,皆重鎧,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大金国志·熙宗三》:“兀朮 自将牙兵三千,往来为援,皆带重甲,三人为伍,贯韦索,号‘铁浮屠’,每进一步,即用拒马子遮其后,示无反顾;復以铁骑马左右翼,号‘拐子马’。”
《水浒传》第八四回:“皂雕旂展一派乌云,拐子马荡半天杀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拐子马不始于女真》:“《宋史》谓 金 人善用拐子马……按《晋·载记》:穆帝 时 燕 慕容恪 击 魏 主 冉閔,择 鲜卑 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阵而前,遂破 閔。则古时已有为之者。”
国语辞典
拐子马[ guǎi zi mǎ ]
⒈ 金兀术的劲军。因将武装后的马队,每三人连成一个作战单位而得名。
引《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相关词语
- ǎn dàn晻澹
- ān xī谙悉
- dòng xī洞悉
- huò xī获悉
- jī shēn跻身
- jù xī据悉
- shú xī熟悉
- xī shù悉数
- xī xīn悉心
- xī ní悉尼
- àn dàn暗澹
- bù xī不悉
- bìng xī并悉
- biàn xī辨悉
- bó xī博悉
- bān jī扳跻
- bèi xī备悉
- chún dàn淳澹
- cí bù xī xīn词不悉心
- chéng dàn澄澹
- chá xī察悉
- cǎn dàn jīng yíng惨澹经营
- dé xī得悉
- dòng xī dǐ yùn洞悉底蕴
- dòng xī qí jiān洞悉其奸
- dòng xī wú yí洞悉无遗
- diān jī颠跻
- dēng jī登跻
- fán xī烦悉
- gū dàn孤澹
- gǔ dàn古澹
- guàn xī贯悉
学组词,涨知识!爱词典,传文化!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