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浦小上海步行街:周浦上海小步行街是平民消费的地方,那里的店铺都是属于大众化的消费水平,例如奥康、意尔康、森马、美邦、安踏、361度等等。晚上周浦小上海步行街会有夜市,特别的热闹。
2、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园。它是中国第二个、中国内地第一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六大主题园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梦幻世界,2018年新增第七主题园区——玩具总动园
3、周浦公园:该公园免费向游客开放,内设展示周浦地方特色文化的广场浮雕及儿童乐园、沙滩、健身角等,为市民休闲、休憩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4、周浦万达广场:周浦万达商业广场是浦东周浦地区最大的商业娱乐配套,主力店引入万千百货、国美电器、乐购超市、万达国际影城、大歌星KTV、大玩家电玩城、运动100、石浦大酒店等12家主力店。上海周浦万达广场09年9月开业后将成为浦东周浦地区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5、周浦晴凤果园:周浦镇有着丰富的的农业资源,稳固的农业基础,有湖景玉露、翠冠梨、葡萄等优质水果为特色的近4000亩水果生产基地,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生态农业以贯穿周浦镇南北的绿色长廊为中心轴线。
对外贸大神外土司的评价如下:
首先,就外土司文中所说的阿里的平台客源和产品的分析:
1,大买家少,小买家多。(非垄断性行业大客户和小客户比例基本都接近于2:8,没毛病啊)
2,国际站上循环就一些固定客户(放弃老供应商)和部分新客户(新手平台采购)。
哪个行业能突然凭空出现大的采购商?互联网信息共享的本质不过使信息流的获得更加容易而已。市场永远都是有需求后,供小于求的市场会导致供应商的增加,供应商的增加导致供大于求,市场的饱和催化供应商的竞争增加,供应商的竞争致使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然后逐步进入一个趋于供求稳定的状态。
3,阿里发展各种业务“一达通,金品,RFQ,信保等等”
企业会在各个时间段分别重视渠道的几种问题:
(1)客户开发:意向客户的触达率
(2)客户转化:意向客户的签约率
(3)重复购买:合作客户的续约率
(4)客单价:单个客户的产出和利润
除非选择持续停留在某个行业做隐形冠军,不然这都是必然跟同行竞争的着力点。
阿里其实在市场上已经处于第四个阶段了,所以会出现外土司所说的高客单价,大单现象。其实阿里只不过把成功的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物流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复制到国际上而已!
其次,当一个市场供大于求,卖家信息难以被区分的时候,通常容易出现仿品竞争真品,价格战等,经济学里叫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展会是一个工具,阿里也是。
展会是一个让你能够快速接触多个客户,方便现场建立信任好感的工具。
阿里只不过不甘只做一个工具,他要做一个行业的领头者,先进生产力的标准定义者,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投石问路产品,失败品,难道贵公司全是成功产品?
展会是你投入越多,你获得的展位也同样越大,给买家的信任也越大。
阿里是出皇冠店,天猫店,金品城企,商家星等级,KA商家,供应能力评分等等,虽然部分让你投入更大,但是依旧有非常多的非投入信用背书,比如:买家评价展示,交易金额展示等等。
另外阿里做为平台提供者,如果不出台一些政策,让买家甄别供应商,让卖家发送优质信用给买家,那么阿里平台是不是叫不作为?
想想如果政府部门不管制地沟油,不保护环境的后果,商人追逐利益的下线永远能超过你的想象和身体承受能力!
再一个,随着时间推移每个行业都会不断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这不是社会规律?现在投入10万资金能开个纺织厂?
最后,我认为外土司发这篇文章只不过是想吐槽一下阿里中供的销售的考核点,这无可厚非,但也无可奈何。阿里本就是一个风口上的企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质疑,否定。并且销售岗位的职业本就是售卖产品,难道的贵公司的业务人员不推荐自己的产品吗?
只不过阿里的销售部队:
1,要性太强(你边上接触的要求多的人也会让部分人感到不适,不是吗?)
2,追求荣誉(很多人为了旗手、百万等荣誉放弃了更高的排级提成,精神是非常强大的。)
3,价值观(其实大部分的客户经理都非常希望传递更高的价值,协助客户打造更能适应未来变化的团队,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谁能完全统一那么多员工的思想呢?)
结尾,外土司其实也是认同阿里国际站这个工具的,毕竟阿里是有产出大量买家的地方。但外土司是一家业务员开发能力,跟进能力都特别强的公司,建议的方案真的适合所有业务员能力跟他都不同的所有外贸人吗?
企业不是应当提高自身业务渠道能力,然后才能在面对阿里人推荐平台方案时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模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