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使用或经营起来已经得心应手的淘宝京东,大家对于亚马逊这个享誉已久的国际平台知之甚少,大部分人都会想,“我在自己的平台好好的,你得说说亚马逊有什么优势才能吸引我啊。”这样想的人不在少数。
亚马逊最开始并不叫这个名字,杰夫?贝佐斯在公司注册时给它起了个奇怪的名字:Cadabra,一个正常美国人都搞不懂的词。虽然大家都不是很理解,但贝佐斯很喜欢。
没过多久,在他的第一任律师托德?塔波特误把这个名字听成了“Cadaver(尸体)”之后,贝佐斯就慌了,他慌忙在西雅图租了一个乡间别墅,喊了几个亲信,几个人一起头脑风暴,试图想出来一个看起来很合理又容易火爆的名字。那段时间,他们的合作伙伴戏称他们为“墓地集团”,因为他们的公司是以“Cadaver”来命名的。
在讨论了很久之后,贝佐斯认准了要用 A 开头的词来命名公司,因为这样的话在当时还在按字母表排序的公司名单上他们就能名列前茅了。翻了遍字典后(当然,他只翻了字母 A 的部分),他看中了 Amazon 这个词。
众所周知亚马逊是一条河流的名字,那么贝佐斯是看中了这个词的哪一点呢?首先肯定是Amazon作为A字打头的词语在贝佐斯心里的第一好感,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草率的给公司命名的理由。其次,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甚至比尼罗河、长江等大河加在一起的流量还多,这恰恰符合贝佐斯对于网上商城的愿景,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他的野心,当然,贝佐斯可能是单纯的很喜欢亚马逊河。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亚马逊河在南美洲,太“异域风情”,太“与众不同”了。试想一下,在全是穿着校服的学校,突然来了一个衣服颜色极其夸张的人,你的视线会不会被他吸引过去?
目前,阿里巴巴市值为4867亿美元,亚马逊市值为8797亿美元,亚马逊市值几乎比阿里巴巴多了4000亿美元,短期想超越,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阿里巴巴就没有机会了呢?下面我就来简单分析下两家公司的各自业务区别。第一:电商 阿里巴巴领先亚马逊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2018年,亚马逊在美国的零售额将达到2582.2亿美元,这将占到美国电子商务领域49.1%的市场份额。同时,该研究机构也发布了中国电商数据,国外研究机构eMarketerr发布了中国十大电子商务零售商的排名,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和京东以58.2%与16.3%的市场份额主宰了国内电商市场。可见阿里巴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要比亚马逊在美国的要高不少,接近10个百分点,这显示了统治力。拼多多成为第三,超越了苏宁易购,发展速度惊人。GMV方面,阿里巴巴2018财年GMV高达4.8万亿元,折合美元是7680亿美元,是亚马逊2018年预测GMV(2582.2亿美元)的近2倍!综上所述,电商领域,阿里领先亚马逊不少,这一点,阿里完胜。二:云服务:亚马逊独领风骚 阿里云大幅落后云服务是亚马逊的主要盈利点,目前占据全球份额第一。根据Synergy Research 数据显示,亚马逊目前占全球公有云市场至少35%份额,且以40%增速不断增加。2017年度亚马逊云服务AWS营收增长43%,至175亿美元,占据亚马逊总营收的大约十分之一。AWS 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为 54 亿美元,增长 49%。预计2018年达到220亿美元营收。再看阿里云的情况。2017年阿里云营收112亿元人民币,不到20亿美元,和亚马逊差距非常大。不过,全球排名上,阿里云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发展速度很快。一季度亚马逊营业收入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市场预期499.6亿美元,净利润16亿美元。但大部分利润都是由云服务贡献的。阿里巴巴一季度营收为98.73亿美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为22.48亿美元。实际上,阿里巴巴大部分收入是广告收入,这一块亚马逊也开始重视起来,去年广告收入达到4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能达到90亿美元以上。除了以上业务,双方都有新零售,娱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业务,相比来说,阿里新零售并不比亚马逊的差。阿里在发力云服务,亚马逊在发力广告,双方都在进军对方的核心领域。而且双方在全球扩展方面,都是刻不容缓,都在加大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争夺。阿里还有机会,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