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阿里取消了周报制度,内部叫好声一片,看来大家苦周报已久。
周报是有效的日常管理和沟通工具,但千字八股文式强制的周报制度却让它成为无数人的噩梦。其实这份痛苦完全能够避免,和大家分享下 如何用 XMind “愉快”地写好一份周报 。
尽管大家都对写周报这件事热情度不高,但写周报这件事其实很有必要。
周报是时间管理的一部分
周报是以周为单位的时间管理方法。在每周结束时回顾这周工作的完成情况,并构思下周的工作内容,及时做好调整与安排。
一味埋头苦干扎进各种琐事中会让人陷入忙的怪圈,跳脱出这种思维模式,抽出时间想明白“做什么”和“如何做”这件事上,是一种更聪明的偷懒方式。
周报是重新检视自我的机会
周报给了我们每周自我审视的机会。
“互联网的工作内容大部分与创造性有关,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缺乏时间或投资,而 是缺乏创造力,是被日复一日重复琐碎机械的工作内容占据,长期埋头苦干导致的思维僵化。” -- XMind CEO 孙方
怎么打破这种沉闷?XMind 的 CEO 孙方认为运用创造性的工具,比如用 XMind 写周报 来检视自我并重新构思工作内容 是不错的解决方法。
XMind 团队的周报都是用 XMind 完成的,这种高效敏捷是我们所推崇的。用写论文的精神去写几千字的周报确实没有必要,我们更关注的是你遇到的问题和你对问题的思考。
而周报就是让你在完成每周的工作后停下来,给自己一小段时间重新审视和构思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简要记录自己的想法,相当于是给自己 创造和未来的自己沟通的时间胶囊 。
周报让彼此的信息同步开放
周报是日常的管理和沟通工具,是向上沟通的有效方式。通过工作事项的罗列和工作成果的展示,团队 leader 可以知道当前项目的进展、你工作的进度和你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同样,周报也是团队成员间有效的沟通渠道,除了熟知自己平常负责的内容外,了解团队成员中其他小伙伴都在想什么做什么,互相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反向激励你去进行产出。
周报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巨大,喜欢总结和复盘的朋友都尝过这个甜头。但为什么大家还是讨厌写周报?说到底,大家讨厌的其实不是周报本身,而是繁杂无用的形式主义。我们讨厌的是为了凑规定字数装腔作势的周报。
对周报深恶痛绝大可不必,掌握对门路会发现其实也不难。如何又快又好地写好一份周报?首先我们得弄清周报里面要写哪些内容。
周报应包含哪些内容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提笔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本周工作重点提炼
汇报重点工作/数据。简要地把这周完成的任务进行要点提炼,回顾总结这一周的工作的完成情况。尽量避免流水账式的写法,更不要堆砌太多繁杂的细节。
下周工作任务安排
根据当前任务的完成进度和可预知的工作内容合理安排下周任务,罗列待办事项并整理好优先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预估待办事项的完成时间,并设定好相应的时间节点。如果任务需要其他小伙伴配合,可以标注出来。
这两部分是周报中比较常规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记录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比如对问题的思考和学到的一些新东西。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解决问题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记录下自己对某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是和未来的自己沟通的有效方式。比如开发对某个功能如何实现的思考,要用什么技术方式去实现,怎么实现,有哪些坑,这些心路历程和想法除了能加强团队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自身成长也是助力。
新学到的一些东西
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的各种玩法也是瞬息万变。保持学习和开放的心态是职场中每个人都应有的觉悟。可以在周报中简单记录下你这周新学到的一些东西。
其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除了正儿八经的内容外,还可以简单记录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趣事。写周报的人不再觉得这是一项苦差,看周报的人也有兴趣。
写好周报的原则
写好一份周报最大的原则就是不把写周报这件事当成是应付上级的任务,为自己而写。
对自己诚实
真实地记录自己这一周的工作内容和记录对自己有用的内容。写周报的过程也是自我监督的过程,反向去推动你进行产出和推进项目进程。
精简且要点化
思维导图不仅是思维利器,其实也是沟通利器。它 让你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你能一眼看清别人的想法 。
我们提倡用 XMind 写周报,不仅因为用它来写周报更简单高效,更主要的地方还在于它能将你的想法结构化,清晰表达,让看的人更容易 get 到你的想法。
如何用 XMind 高效地写周报?
Step 1 明确周报内容
每个人的工作重点不同,有的人以任务为导向,有的人需要在周报中呈现关键数据,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第 2 点的建议,明确自己在周报中需要呈现哪些内容,甚至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周报模板,每次写时直接打开填充即可。
Step 2 每天记录,动态管理
周报其实是每周任务管理流程的结果。在每周开始时把这周要完成的事项都列出来,区分优先级,并安排好时间。可以用今日计划、本周计划、已完成、其他待办这四个纬度来进行规划。如下图所示。
创建每日流程,在每天开始工作前,明确好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帮助自己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每天结束时,把今日计划中完成的任务归入已完成,记录好每日执行的结果、反馈和总结。
这样在每周结束时,这部分已完成的任务就是本周工作重点提炼,未完成的就是下周工作任务安排。因为每天都会记录,所以在一周结束时就不用再绞尽脑汁想这周到底做了些什么。
Step 3 多关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除了日常工作事项的记录,还可以多关注遇到的一些问题及你当下解决的一些思路。XMind 支持创建多画布,可以在任务管理后面新建一张每周问题思考的画布,记录这周遇到的一些问题。
如果问题事项比较复杂,还可以把细节放入笔记中来保持整张图的简洁性,需要时再查看。
Step 4 总结及分享
经过了以上三个阶段后,在每周结束写周报时其实是很轻松的。要做的就是在每天记录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归纳和总结,补充关键成果并审视自己本周的工作状态和下周的规划。
在总结时可以任意拖动分支主题,或者通过复制黏贴主题的方式在不同画布间进行整合。完成后,可以通过导出的方式或直接用 .xmind 的文件格式和 leader 或其他小伙伴分享。
相比其他上千字的周报,用思维导图写周报无疑更轻松高效。简简单单一张图说清楚你这周做了什么,你遇到的一些问题,你的一些思考。写的时候清清楚楚,看的人也一目了然。
最后附上本文的思维导图,祝大家都能愉快地写周报~
阿里的不用写周报了,腾讯的得写,百度的得写,你得写,我得写
前一段时间,阿里取消周报引发热议。
这一消息也带起了模仿的风潮,不少企业认为阿里这样的大公司都取消了周报,也印证了周报的作用不大,甚至认为周报等同于形式主义,所以赶紧跟着阿里的步伐取消了。
当初阿里用周报时,也迎来了一片叫好声。而取消周报时,也获得了盛赞。到底周报是好还是不好?
实际上工具是无罪的,并非周报不好,主要是看你如何驾驭。
取消的不是周报
而是无意义的周报
很多人只是看到了阿里取消周报这一表面现象,实际上周报取消并不代表总结取消了。
阿里取消的是形式主义的周报,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周报,比如之前很多员工为了写周报要做PPT,写1000字小作文,有的人为了写周报搞“伪文学创作”。
还有不少人的周报没有深度思考,变成了流水账。
这样的周报和原来的初衷不太一样,而且降低了效率,变成了形式主义, 过度消耗了员工深度思考的能力,变成了低水平的勤奋。
所以阿里的周报反而是迭代了,用了更简单的方式, 将数据周报和文字周报两相结合,更直观的表现出个人的反思、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规划。
通过这件事,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不能因为阿里取消了周报,你就效仿,潦草决定取消周报。
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盲目模仿对企业经营并没有好处,不断的改弦易辙反而让员工对企业看空。如果管理者都人云亦云,那么员工更会摇摆不定。
而且,今天阿里已经形成了总结的习惯和氛围,取消后员工依然会自发总结。假如你的企业还没有养成总结的习惯就盲目取缔,无异于自断一臂,放弃培养员工总结反思的能力,会降低员工成长的速度。
不是写周报没用
而是你写的周报没用
要知道周报是非常有价值的,周报是一种很常见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周报的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的进展描述等增强员工个人对工作实施进展的感知,同时也是为了让管理者及时了解下属工作状况的窗口,在最恰当的时机给下属必要的支持和辅导。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周报,进行自我总结和规划,锻炼自己的思考归纳的能力,这也是在训练结构化思维。
写周报也是在进行深度复盘。在过去的一周当中,有没有哪些知识是可以提炼出来,并且总结成方法论,能否迁移到别的地方?
深度思考有助于在你面对困难时,摆脱依赖路径, 尝试不同的做法,而不是永远走老路。
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周报,向合作团队同步进度。
如果没有周报,协同部门一定会通过其它方式来询问,但因为没有合理的信息传播途径,不得不一对多,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降低。
周报更是非常高效的获取信息方式,可以彼此学习,因为我们看到的周报都是他人深思熟虑后的信息。他人提炼总结后,形成了精华,可供浏览时萃取。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写周报还是没有用? 因为他们将周报写成了流水账,周报既没有重点也没有分析和总结。 所以并不是周报这一工具没有用,而是你写的周报没有用。
目前管理工坊第八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管理工坊中有着大量的实践和工具的应用,可帮助学员们快速在企业中内化落地,实现自我管理和高效管理团队。
而Cherry在《管理者的素养与工作习惯》这一剑中也强调了周报的重要性。
Cherry详细讲解了写周报的方法,教我们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周报,并且给出了自己写周报总结出来的模板。
如何写一份优质的周报
一份优质的周报绝不是流水账,而是要有业务进展情况,有分析总结,也有未来规划。也可以把它理解为 回顾 历史 ,记录想法,梳理重点。
回顾 历史 一定是用周数据链路推倒工作情况,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工作结果。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通过结果数据来回顾上一周的工作,这也是在向他人同步自己的工作。
回顾 历史 后,则可以 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从而进行总结。 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记录你的想法非常重要,思考完成后的工作比机械的重复劳动更有价值。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也要对过程进行分析。 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工作结果,不断问自己,你才能得到改进方案。在做得好的地方做得更优秀,通过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在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所提高。
在规划未来时,我们一定要聚焦,比如解决最重要的3件事。事情不能太多,如果你要处理10件事,那么也说明你的工作没有重点,有重心才会有效率。
当然在罗列自己的工作重心时,也可以思索: 我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我做什么。 要想如何才能更贴近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根据你的重点,调整每一项事项中需要使用的时间,以期拿到更多的工作结果。
接下来,你则可以写下你所需要的协同支持和资源。 这时候他人也可以通过你的需求,给予你相关的反馈。
最后,写下你在本周的收获和感悟。 收获不局限于拿到结果的方法思考,也可以聚焦到你拿到结果的感受,或者服务客户时让你感到心潮澎湃的瞬间,总之感悟不一而足,但前提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所以写周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周报主动发现、归纳、反思问题,从而不断精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 今日互动 -
你是怎么写周报的?
阿里取消周报制度了,员工举杯相庆。真让人羡慕。
大公司,就是不一样,不仅在创新上敢为天下先,为别人不敢为,在员工的考核制度上,也争创第一。
真真巨头。
阿里的员工不用写了,可是,腾讯的得写,百度的得写,你得写,我得写。
阿里取消周报制度了,可阿里不是整个社会的规则制定者。可能会有很多公司,纷纷效仿阿里,比如腾讯紧跟其后、百度不甘示弱。
但是,就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腾讯默不作声,百度视而不见。
那小公司就更别想了,作为社畜的我们,还是得乖乖写周报。
1
仅仅写周报,是不合格的,我们还要写日报、写月报。
仅仅写日报是不合格的,还要认真写,写的不好,就会被主管一顿骂,你这个怎么没写?那个怎么没汇报?
吓得的你半夜从床上拍爬起来补日报。主管都没睡,熬夜检查你的日报,你敢先睡!
2
周报取消了,周报对公司有没有用,也就成了伪命题。对员工是不是额外的工作负担,就成了证明题。
感谢阿里为这道证明题,提供了最鲜活的范例。
3
真心希望每一家公司能效仿阿里,取消周报制度。但仔细想了想,不好实现。
我们的日报是写给领导看的,周报是写给客户看的。
如果不写日报,领导就觉得你一整天都在滑水。
如果不写周报,我们怎么向领导汇报工作呢?怎么突出我们工作积极性呢?
不写周报,我们项目不就没意义了吗?项目被砍,工作不就丢了吗?
还真没这个必要。
我们都要统计一大吨数据了,数据还不够呈现工作量的吗?
我一周要统计几百条数据。每条数据,还要分成四个小项。一百乘以四,也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啊。
我们写的周报,是给客户看的,客户看完,是拿给他领导看的。这才是周报的意义吧。
4
**《邪不压正》里,姜文和廖凡对话,
廖凡:谁把真话写日记里,你写日记吗?
姜文:不写。你写日记吗?
廖凡:不写
姜文和廖凡碰杯后:下贱。
日记这种事,都是生活节选,日报更是节选中的节选。
日记是自己想写啥,写啥。
日报是老板喜欢看啥,写啥。
日记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看的,日报是写给当下的领导看到的。
有些制度,就该废除,给员工减压,老板也轻松了。
可有些人就是喜欢,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啊。
《黑天鹅》作者说过,规则越多,越容易被人钻制度的漏洞,反而规则越简单,越容易执行。
有些人,专门是吃制度漏洞这碗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