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县,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小镇。这里的人们生活安逸舒适,很多优秀的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当地的自然美景令人惊叹,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里有一个具体的策略指南。
当我们进入阿里地区时,这里人少,车辆也不多,所以经常感到孤独。还好,窗外的风景冲淡了这种感觉。
2020年5月29日,我们到达了阿里普兰县,一个普通的边境县,但这个县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的不寻常。盛刚仁波冯祺、那木纳尼山、马边雍错、仙波林寺、孔雀谷、基武寺、柯家寺、曲古寺等。都很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尤其是印度教传入西藏时,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是藏传佛教的一大亮点。
普兰,对它的名字有多种解释:一种叫“普兰”,在象雄文献中有记载:“普兰”为首指,“普兰”指一匹马;另一方面,“不”在象雄语中是“雪”的意思,“让”是“山”的意思,指的是雪山环绕的地区。藏语意为“一毛变成一毛”。
由于该县靠近尼泊尔和印度,如果你想去,记得申请边境许可证。
去普兰的路上,可以看到平原、裂谷、雪山,甚至触手可及的冰川。
普兰的边境市场也很有趣,有来自印度和尼泊尔的商人。
我老公的电子烟被一个尼泊尔商人看中了,他想换一堆铜碗。它非常可爱。
红色,有盐的味道,是一种盐矿。
这个市场有很多印度和尼泊尔奇怪的特产,比如上面的。我实在想不出它们和香料有什么关系。
还有他们口中的这个“外星金刚”,10块钱一个。
普兰县地处洼地,附近是秃山,远处是雪山。
晚上,我们在县城闲逛时,在一座山下发现了几个山洞。事实上,在普兰县的山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洞穴,这可能是很久以前从印度来的僧侣的临时住所。但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有明显的现代人活动的痕迹,洞外用石头围起来挡风的墙,被点燃后被熏黑的山。
我丈夫大着胆子爬上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而我和我的朋友们则慢慢地向山下爬去。突然有几个人从洞里出来。他们应该是尼泊尔人。我老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怕有危险就对我们大喊大叫,叫我们先别上来。这时,其中一个人和丈夫握了握手,说了一堆听不懂的话,然后绕过我们,往山下走去。
之后我老公就直接下山了,我们跟着他。我老公说他看到山洞里有很多人,在聊天或者唱歌,他有点被我们的打扰吓坏了。
最后,我们不知道他们住在这里的原因。看着周围的环境和画着宗教色彩的洞穴,总让人想到不好的事情。
普兰县周边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如阿桔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地位重要的古老寺庙,在信徒心中被神化了。每年都有境外的阿里地区、扎达、加尔县、尼泊尔、印度等地的信徒前来朝拜。有时,他们会在马鞭雍措沐浴祈祷。
不幸的是,在“文革”中,寺庙文物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建筑被毁,寺庙中的雕像和壁画也遭到严重破坏。我们本来是想去参观的,现在因为某些原因不让游客进入。
几年前,在一年一度的朝圣期间,尼泊尔和印度的信徒会从普兰港翻越几座雪山到达中国,然后穿过普兰和马蓬永措(圣湖)到达冈仁波冯祺(印度教世界的中心)。当然,现在大部分人都从徒步变成了坐飞机,尤其是印度人,都是乘坐包机来来往往。
在普兰经常可以看到印度的朝拜者。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少有人会从印度徒步来到阿里,都改成了旅行团。
就像传说的那样,他们真的很喜欢拍照。我们,坐在车里看着,被车窗拉下来,框在他们的手机里。
普兰****:0891-6650824
普兰景点简介: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比峰之间的孔雀河(马甲藏布)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之围中雪山环绕的地方。孔雀河谷地带景色优美,四周雪峰峻峭,雪峰下是风化的砾石和黄沙形成的堆积层,起伏有序,沟壑纵横。来自孟加拉湾的海洋季风越过喜马拉雅山吹到这里,形成了青藏高原难得一见的湿润气候,大片的绿洲似翡翠般镶嵌在孔雀河谷,错落有序的村庄,缭绕的炊烟,赶着牛羊的牧童和转经的老人,使人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就像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普兰自古以来就是高原西部的重要对外贸易通道,现为国家二类口岸。来到普兰,就不要漏游具有普兰民俗代表性的科迦村。沿村走8公里,便是中尼边境的协尔瓦。协尔瓦村隔河与尼泊尔相望。每年夏、冬季,尼泊尔商人在普兰国际市场逗留做生意,夏季,尼泊尔商人拉着泊来品如法国香水、印度香等从这里入境,在冬季前,再将收购的羊毛和羊带回尼泊尔。衣着艳丽的尼泊尔姑娘堪称普兰一景。这里既能看到尼泊尔、印度有钱的朝圣人,也能看到衣衫褴褛的尼泊尔背夫,使普兰具国际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