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借势“互联网+传统商贸”,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二是借势“互联网+传统市场”,打造新型经营模式,三是借势“互联网+传统物流”,提升边境仓储功能。
1、借势“互联网+传统商贸”,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立足临沂商贸物流优势,利用电商产业园营造深厚的电商氛围,有效带动传统行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东忠科技、新明辉、双箭家居等多家电商龙头企业,建成以临沂跨境电商产业园、临沂云海电商产业园、齐鲁e谷电商产业园、淘宝生态城等为代表的电商圈。
2、借势“互联网+传统市场”,打造新型经营模式。立足临沂汽车用品和家具两个传统市场,全力支持兰华集团打造家具行业垂直O2O商城平台和主要服务于汽车用品垂直电商B2B网络商城平台,在全国各县区针对实体经销商设立“线下销售与服务中心”,为买家提供线上订购、线下配送、安装及售后服务等。
3、借势“互联网+传统物流”,提升边境仓储功能。融合互联网、市场、物流优势,鼓励大的物流业户在全国偏远地区布点设仓,不断提升边境仓储功能。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在东宁建立全国最大边境仓“临沂(中俄)云仓”,山东鲁疆集团在新疆喀什建设面向俄罗斯、中东欧的“临沂国际物流园”,兰田集团规划建设江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港园区,兰华集团规划建设专门服务电商的物流科技园区。
京东10亿再拿地,科技企业大规模跨界拿地规模令人瞩目
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规划户数共有:1572户。
中国轻纺城创意园选址于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上方山下,金柯桥大道旁,距杭甬高速入口5车程,杭州轻轨与杭甬高铁分别从项目西侧和南侧通过,距高铁车站仅数车程;距杭州萧山机场仅15车程。项目所在地绍兴是长三角2城市圈及杭甬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中国轻纺城创意园是绍兴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战略组成部分,承载着加快经济转型和引领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同时是浙江省重点项目,绍兴地区的创意产业园,代表中国轻纺城国际形象,是促进绍兴轻纺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柱性项目。代表中国轻纺城国际形象,其顺应“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一个以着力提升全市传统纺织业为主旨,以原创设计、研发为核心,文化内涵为要素、集研发设计和创新创业人员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高端创意企业总部基地。一期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21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西区占地面积110亩,总建筑面积178848平方米,由企业独栋、小型办公及人才公寓等多种建筑形态共同组成。
绿化率:15%。
容积率:2.1。
位于:柯桥经济开发区创意路99号。
当前价格:14500元/平方米。
点击查看:中国轻纺城跨境电商产业园更多信息。
科技 企业凭借其自身产业优势,在全国土地交易市场上显得格外活跃,其拿地规模愈加不可小觑。
6月3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发布了一则土地交易信息:广东京东都市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京东”)以10.6亿元拿下了东莞市凤岗镇雁田村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从挂牌公告来看,该建设用地的用地面积为37.57万平方米。据天眼查显示,广东京东正是由京东集团(55%)、都市智能集团(35%)、雁盛实业投资有限公司(10%)共同组建。
京东、华为、小米拿地版图
京东6月3日拿下的地块编号为2019WT034,由三块工业用地组成,占地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出让年限40年,要求产业类型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按竞拍要求,项目自投产之年起,每年产值不低于280亿元。此外,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00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 15000元/㎡。项目投产第二个完整年度起,每年财政贡献不少于25亿元(如分期建设,一期投产后第二个完整年度起,每年财政贡献不少于4500元/㎡)。
京东2019年一季报显示,京东在全国运营着超过550个大型仓库,总建筑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
除京东外,华为、小米也频现土地交易市场。
2019年1月15日上午,华为“一口气”在松山湖拿下四宗工业用地。合计占地32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15年以来,华为凭大股东的身份,以东莞绿苑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名字,通过招拍挂市场,已在东莞松山湖拿下24宗地块,华为东莞版图不断扩大。从华为在松山湖拿下的二十多宗地块的土地性质来看, 10宗限价住宅用地、8宗工业用地、5宗科研用地、1宗仓储用地,为华为继续在东莞深度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至今华为在东莞松山湖的版图面积逾160万平方米。
2019年5月21日,小米 科技 以2亿元的价格竞拍下南京建邺区的一幅地块,单位地价3357元/平方米,规划用地总面积为62712.76平方米,实际出让面积为59569.99平方米,土地用途为科教用地。
2018年11月5日,小米和华润置地以26.57亿元的底价摘得北京昌平区沙河镇一宗公建混合住宅用地,总用地规模4.68万平方米,总建筑规划面积13.72万 平方米,成交楼面地价为19356元/平方米。2018年8月30日,小米竞得武汉光谷中心城区域的P(2018)073地块。该地块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九峰一路以南、光谷五路以西,土地面积约为2.8万余平方米,将用于建设小米武汉总部大楼。
科技 企业拿地仍以自用为主
事实上,几大 科技 企业拿地后仍以自身企业发展需要为主,但其规模却不得不让人瞩目。
2014年,京东在东莞麻涌投资20亿,建成全球电商领域唯一的机器人自动分拣中心。
2009年,京东开始正式在全国购买仓储用地,拿下江苏宿迁、上海嘉定两地共计约37万平方米的土地;2010年,京东买下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土地,计划建造亚洲最大的电子商务物流中心;2013年,京东与重庆市签约,投资约20亿元在巴南区建设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城市配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2014年,京东与广东揭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同年,京东还计划总投资70亿元在武汉新洲阳逻开发区建立华中物流基地,规划用地约85万平方米。2015-2016年,京东则布局了海南与合肥双凤开发区,项目占地共计约61万平方米,分别为京东(海南)运营中心项目以及安徽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
2017年,京东便加快布局物流产业步伐。3月起,京东布局肇庆、济南和南昌,项目占地共计超过82万平方米;4月,京东在广东汕头投资2亿元建造“互联网+产业园”模式的新型产业园区,占地6.66万平方米;5月,京东在西安计划投资205亿元,建设全球物流供应链总部和全球无人系统生产基地;8月,京东再次布局北京,以38.5亿元竞得北京经开区商业地,建面为26万平方米。
京东2018年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东在30个城市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建设自有仓储设施。截至2018年底,京东累积花去了142亿元来获得土地使用权、建设仓储设施和购买相关设备。据楼市资本论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8月,京东已在全国拥有土地9285亩,估值千亿。
从土地性质来看,除少部分是住宅用地外,小米、华为、京东拿下的地多为非住宅用地,其中包括工业工地、商业用地和科教用地等,满足其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而至于该类企业是否进入房地产开发领域,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否认了该说法,她表示,从目前的拿地状况来看,是企业基于业务出发的经营行为,并不是真正进入了房地产开发领域。
专家: 科技 企业拿地未来可能进一步强化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从当前此类 科技 企业的拿地情况看,说明很多企业这两年 科技 产业发展不错,无论是从自用还是出租,亦或是通过此类土地形成产业集群等,实际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当前对于此类企业来说,跨界拿地也成为土地交易市场中的一个相对显眼的现象。
严跃进认为,房地产业务未来发展过程中,和 科技 的创新合作会强化。不排除未来在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等方面形成发展,这都会使得 科技 企业会积极涉足,进而在拿地方面也有所侧重。
郭毅认为,这些大型的企业落地到某些中小型城市之后,在拿地的成本上,政府会给予较大的优惠。尤其是在一些三四线城市,该类企业甚至可能零成本拿地,或者会得到一定的补偿。所以能够以一个相对较低成本来获得自己的经营场所,从企业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