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上, 珠江出海口,内河水网四通八达,支线驳船基本可覆盖珠三角主要中小码头以及华南其他内陆港口。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 外文名 :Nansha Guangzhou bonded port area 地点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 物流配套 :涉及航运、第三方物流、贸易 生活配套 :南沙口岸大厦 简介,概述,特色功能,政策优势,区域划分,港区运作,配套环境,交通运输,生活配套,报关报检,物流配套,招商引资,位置:, 简介 概述 2008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批覆》,南沙保税港区于2008年10月获国务院批覆,这是继2005年6月以来,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后,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内第9个保税港区。 港区规划总面积7.06平方公里(港口区4.26平方公里,物流区1.44平方公里,加工区1.3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五个、广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 2009年7月,首期3.7平方公里(港口二期2.33平方公里,物流区0.54平方公里,加工区0.83平方公里)通过了国家验收,2009年底封关运作。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面积60平方公里,含7个功能区块,其中海港区块15平方公里(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航运发展合作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冷链物流等航运服务业,在国际航运服务和通关模式改革领域先行先试,联手港澳打造泛珠三角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是海港区块的重要功能区之一。此间业界分析认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批准设立,将进一步增强广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完善广州港的功能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广东省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特色功能 国务院在设立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的批覆中明确规定,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相关税收外汇政策,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内企业可从事下列业务: ● 存储进出口货物和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 ● 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 ● 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 ● 国际中转 ● 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 ● 商品展示 ● 研发、加工、制造 ● 港口作业 ● 经海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政策优势 一:税收政策 ①境外入区的货物(按有关规定需征税的货物除外)免征进口关税和海关代征税; ②区内运往境外货物免征出口关税; ③运往区外的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可申请享受优惠税率; ④保税港区流转货物不征收进出口环节的有关税收; ⑤出口货物和部分入区使用物品“入区即退税” 和“入区即结汇”; ⑥区内物品更换国产零配件可退税; ⑦区内企业生产出口货物所耗用的水、电、气,准予退还所含的增值税。 二:加工贸易政策 ① 区内企业不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帐和契约核销制度; ②允许“发外加工”; ③区内加工贸易货物监管实行以查代核。 三:保税政策 ①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予以保税; ②与其他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实行保税监管; ③保税港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四:货物进出政策 ①保税港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②区内商品展示免于办理展览审批手续,区外展览办理暂时进境手续; ③区内货物可以自由流转; ④可开展出口机电产品的售后维修业务; ⑤区内进口货物不受“三个月”的限制; ⑥企业可以选择申报地; ⑦区内企业可以办理集中申报。 五:外汇管理政策 ①享受保税监管区域相关的外汇管理政策; ②区内企业可以选择人民币或外汇结算; ③区内企业与境外之间贸易不需办理收付汇核销手续。 区域划分 南沙保税港区设有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工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规划面积7.06平方公里。南沙保税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关规定组织保税港区隔离监管设施的建设,享受的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详细划分如下 1、港口区 南沙保税港区港口区位于珠江出海口的龙穴岛,是珠江西岸唯一一个专业化深水货柜码头,是全球首批国际卫生港口,现拥有4600米可靠泊世界最大型货柜船舶的13个10-15万吨级泊位和2100米驳船岸线,码头配置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机械设备,可满足货柜船舶 24小时通关作业。目前,中远、中海、马士基、地中海、达飞、长荣等世界前二十大货柜班轮公司均已进驻港口区,航线覆盖欧洲、美洲、非洲、澳洲、日韩、东南亚、中东等地区。 2、物流区 南沙保税港区物流区规划面积1.44 km2,与港口区相邻。区内堆场面积7.38万m2, 仓库面积36.7万m2,惠而浦、松下、欧司朗、 *** 克等世界500强生产企业在区内操作物流业务,广东合捷供应链、日本日通、德国欧司朗等30多家大型物流企业进驻园区。江海联运码头规划岸线总长828米,计画建设12个1000吨级多用途泊位。 3、加工区 南沙保税港区加工区位于南沙区万顷沙镇,距港口区10km,规划面积1.36 km2。区内建有验货场、监管仓库和验货平台等设施,配有视频监控系统及电子地磅系统。目前,日本出光、日立工机、名仕宝、卓威脚轮等项目均陆续开工投产。海关、检验检疫已实现全业务现场办理。港区现已吸引200多家港航物流企业,中东博禄、美国惠而浦、德国欧司朗、日本松下电器、日本大创等知名跨国公司分别在保税港区设立其全球塑胶、家电、照明产品、日用百货的采购配送基地。下一步,南沙保税港区将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交易配送中心、进口商品的展示配送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同步发展港航金融、航运服务、结算、交易平台等高端生产 *** 业。 港区运作 南沙充分利用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和粤港澳合作的机制创新功能,加快推进港航物流产业集聚区建设,现已建成运营货柜、粮食、能源、石化、散货、重型装备、汽车等多种类型的专业深水码头超过14个,2014年南沙港区实现货物吞吐量2.17亿吨,同比增长3.65%,货柜吞吐量1100万标箱,同比增长7. 3%,南沙港区已建成13个10万吨级泊位,可满足世界最大货柜船靠泊需求,外贸航线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现有国际班轮航线51条(截至2015年3月)。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为5亿吨,全国排名第4,世界排名第5;货柜吞吐量1662万TEU,全国排名第6,世界排名第8。 配套环境 交通运输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位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水路和陆路交通网路非常完善,京珠高速、虎门高速、南沙港快速路等多条高速道路直通港区,规划中的南沙铁路经广珠铁路辅线接京广、京九等铁路大动脉可连通泛珠三角内陆腹地,计画2013年开通。南沙水网密布,通过内河可通达广西、贵州等地。 生活配套 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已建有19层的南沙口岸大厦,设有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服务部门集中办公和服务大厅,口岸大厦还建有多层写字楼为货运企业与货运服务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该区域还集中了三星级南沙临海大酒店、一批商场、修车服务点、加油站、拖头公司、货物代理商、银行服务机构。此外,在加工区南部1公里处,即将启动16平方公里的中心镇建设,将大大提高保税港区的生活配套服务水平。 报关报检 拥有专业化的报关报检团队,为企业提供进出仓配套服务。 物流配套 涉及航运、第三方物流、贸易、货代、船代、报关、保险、金融等业务的数十家企业在物流区的口岸大厦经营,可为物流服务提供完备的配套支持。 招商引资 南沙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7.06km2,封关面积3.7 km2。自09年封关运作以来,保税港区业务增长迅速,业务模式不断丰富,保税业务较快增长,对周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2014年,保税港区企业进出口额为64.9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一是建设国际进口商品展示分销中心,延长了产业链。合捷公司将进口塑胶粒保税分装、仓储、分销配送,年进出口量60万吨,为周边生产性企业提供生产原材料服务;酒类展示交易业务不断扩展,红酒展示、伏特加分装业务进展顺利。二是建设国际采购配送中心,有效参与国际分工。美国惠而浦、德国欧司朗、日本松下电器、日本大创等知名跨国公司分别在保税港区设立其全球家电、照明产品、日用百货的采购配送基地,初步建成了国际采购和分拨中心,较好地参与了国际分工。三是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增加了塑胶粒、有色金属等交易的话语权。沙伯基础、 *** 克、日本出光、瑞士巴塞尔等塑胶生产跨国企业将保税物流业务放在南沙。与粤储合作计画共建大宗金属交易中心,跨国企业的金属期货保税交割仓也在加快建设。 位置: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区很落后吗
4月2日—3日,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作为年会的重要环节,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承办的“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发展推介会”同期举行。
会议期间,广州南沙开发区商务局与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双方将以南沙为支点,创建港口供应链平台,形成以基地后方物流供应链服务与南沙港口业务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协同效应。
“我们将和南沙共成长!”会议还吸引了中远海运、中铁、中铁建、恒 大国能新能源汽车、广汽丰田等行业领军企业,云从、小马智行、国际AI研究院等创新企业参加。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南沙拥有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毗邻港澳的开放优势,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南沙创新创业,让我们更有信心!”
企业“用脚投票”?高端要素纷纷集聚南沙
“项目将建设集物流仓储和商贸配套服务于一体的高标准供应链基地。”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张为表示,此次签约的中远海运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是中远海运与南沙合作升级崭新的一步。自2016年广州市政府与中远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远海运港口就扎根于此,与南沙共同成长。
张为介绍,该基地定位将包含三个方向。“首先是满足货物运输、储存和跨境电商流转的基本需求。其次,将通过设立综合服务区及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吸引沃尔玛、阿里巴巴、卓越亚马逊、1号店等战略合作伙伴电商公司贸易总部进驻,并通过设立结算中心、配套金融服务等方式为当地实现经济贡献。最后是希望能成为港口公司在国内各地供应链园区的运营管理总部,并依托南沙打造全球供应链园区对外投资的母体。”
以本次中远海运港口供应链基地项目为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沙区正不断向世界释放吸引力。
在“枢纽港口”建设方面,目前,南沙港区已建成南中国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和通用码头群,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单一港区前列,汽车码头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已集聚了全球前20大集装箱班轮公司,落户了6000多家航运物流企业,开通国际班轮航线97条、无水港36个,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
“南沙作为广州目前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区位优势、产业格局、战略目标来看,都前景无限。”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严建荣表示,近年来,南沙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年翻番增长,科技氛围浓郁,汽车产业配套、技研等板块日益完善,创新土壤逐渐成熟。
“因此,广汽蔚来选择将总部布局在南沙。”他表示,“未来希望继续植根于南沙这片热土,为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贡献。”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蔡朝林表示,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不仅是南沙开发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企业到南沙发展的重大利好。
当前,南沙正在大力发展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催生出人工智能、海洋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一批特色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目前已形成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及修造船、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华南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成本洼地”变身“创新高地”
“南沙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机遇。”尚乘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蔡志坚经常往返南沙、香港两地,非常欣喜看到南沙的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
此前,尚乘集团联合湾区产融、科大讯飞、柔宇科技等大湾区科技创新机构共同成立“湾区青年创业家协会”,旨在联合、鼓励、支持更多的优秀青年为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期待更好地联动香港与大湾区的人才资源,以南沙为基地,培养更多金融科技、创新经济方面的人才,推动大湾区的建设。”
从地图上看,南沙处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西江经济带”交汇点,正迎来从成本洼地转化为创新高地的重要风口期。
创新高地的打造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在分论坛召开前,南沙区还举办了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营商环境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2018年南沙片区营商环境便利度分数为77.88,在《2019营商环境报告》中全球模拟排名第29。其中,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三项指标挤进全球前十排名。
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累计形成415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9项入选广东自贸区挂牌三周年30项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三,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蝉联全国第一。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纷纷落户。仅2018年,南沙新设企业约3.8万家,截至目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3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2个。
在南沙的广东医谷,博雅辑因(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辑因”)的研发人员正在开展儿童地中海贫血治疗研究。目前,博雅辑因是国内目前唯一有能力将基因编辑治疗用于临床实验的公司,目前已经在南沙建成1600平方米的GMP实验室作为基因编辑应用研发总部。
“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创新生态系统的‘滋养’,我们很庆幸找到了南沙这片发展的热土。”博雅辑因首席执行官魏东表示。据了解,广东医谷已入驻102家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生物医药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论坛上,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院长吴嘉名表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经落户于南沙区庆盛枢纽区块。“校区选址邻近庆盛高铁站,从香港出发半小时内到达。未来将携手南沙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南沙创新创业!”
“近年来,南沙着力建设了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国际金融岛、国家可燃冰勘探及产业化总部、中科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董可在论坛上表示。
此外,南沙还落户了以小马智行、云从科技、暗物智能等“创新小巨人”为代表的1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恒 大纯电动汽车、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广汽蔚来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海尔智能制造中心、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数读
●2018年新设企业约3.8万家,截至目前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3个,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42个。
●2018年新设港澳企业1504家(累计达2872家),投资额496亿美元(累计80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倍、6倍。
●南沙港区开通国际班轮航线97条、无水港36个,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港口城市。
■相关
南沙营商环境亮点
第一是“区位优越”。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地理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湾区全部11座城市及五大国际机场。未来3到5年,随着广州地铁18号线、22号线、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相继建成,将构建起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第二是“开放门户”。自贸区挂牌以来,南沙累计形成415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3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9项入选广东自贸区挂牌三周年30项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制度创新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前三,其中“贸易便利化”指数蝉联全国第一。
第三是“枢纽港口”。南沙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广州港的主力港区,航运网络通达全球。目前,南沙港区已建成南中国最具规模的集装箱、汽车和通用码头群,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单一港区前列,汽车码头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国际邮轮旅客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三。
第四是“创新高地”。目前,南沙已形成了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以及修造船、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成为华南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落户了以小马智行、云从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的1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恒 大纯电动汽车、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广汽蔚来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海尔智能制造中心、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正逐步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第五是“宜居城市”。南沙山、城、田、江、海交相辉映,湿地公园每年吸引十多万只候鸟栖息过冬,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生态底色。引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正加快建设大湾区教育医疗高地。
撰文:宾红霞 南宣
广州南沙区不算太落后。
南沙区,广东省广州市市辖区,为广州城市副中心,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门水道西岸,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全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6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黄阁镇。
南沙区产业基础坚实,形成了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并重的产业框架,汽车、船舶、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航运物流、科技创新、服务外包、创新金融、融资租赁、跨境电商、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南沙区简介
南沙区地处珠江出海口和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
境内有珠江三角洲西部唯一的深水码头南沙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中船龙穴造船基地和广东省首个通过国家正式验收的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广深港高速铁路、广州地铁四号线等交通大轴线纵横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