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棋联要求每一位棋手和所有棋协均能接受上述观点。
任何一个国际棋联的会员棋协均可采用内容更为细致的规则,但该规则都必须以不违背如下原则为前提:
一、不能与国际棋联正式规则有任何抵触。
二、只限于在该棋协所辖地区运用。
三、不能用于国际棋联组织的任何对抗赛、冠军赛、资格赛、称号赛以及等级分赛。
第一部分 行棋规则
第1条 国际象棋对局的性质和目标
1.1 国际象棋对局由双方在一块称为“棋盘”的正方形上交替走动各自的棋子来进行。对局首步应由执白棋一方走出。一方走子之后,称之为另一方“行棋”。
1.2每一方的目标都是置对方王于“受攻状态”,且对方无符合规则的着法避免王下一步被“俘获”。达到上述目标的棋手称之为“将死”对方,并作为在对局中赢棋。王铰将死的一方作为输棋。
1.3 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将死对方的局面,作为和棋。
第2条 棋子在棋盘上的初始位置
2.1棋盘由64个(8x 8)大小相同、深(“黑格”)浅(“白格”)相同的方格组成。棋盘置于对局者之间,双方的右下角必须是白格。
2.2 对局开始时,一方有16个浅色棋子(“白棋”),一方有16个深色棋子(“黑棋”)。
一个白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个白后 通常用Q和表示
两个白车 通常用R和表示
两个白象 通常用B和表示
两个白马 通常用N和表示
八个白兵 通常用P和表示
一个黑王 通常用K和表示
一个黑后 通常用Q和表示
两个黑车 通常用R和x表示
一、根据棋手在比赛中所取得成绩(得分率),参照晋升等级的对照表,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
棋士等级称号晋升对照表如下:
表中得分率计算:得分率=得分÷轮次×100%
二、按年龄分组的比赛,根据赛事类型和级别,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相应棋士等级称号:
1、全国国际象棋少年冠军赛。8岁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一级棋士,1 0岁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候补大师,1 2岁及以上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大师。
2、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举办的其它少年赛事,根据比赛类型和水平决定授予称号的标准。
3、按年龄分组的省级国际象棋比赛,最高组别批准等级为棋协一级棋士;市、县级比赛根据第四条第三款和第四款类推。
4、省、市、县级国际象棋幼儿(学龄前)比赛,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七级棋士。
三、三个省及以上的比赛,混打前十名最高可授予棋协大师和候补棋协大师称号;如分年龄组,则十六岁以上组(含)前六名且得分率达到标准的最高可授予棋协大师称号;十二岁以上组(含)前六名且得分率达到标准的最高可获得候补棋协大师称号(每次比赛不少于200人参赛,每省不得少于40人参赛)。
扩展资料: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
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
②下列比赛的第一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一名;
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
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参考资料:
-中国国际象棋业余等级条例-国际象棋 (国际通行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