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般做B2B比如阿里巴巴,中国制造周末双休的比较多,如果是B2C,一般没有双休,而且需要经常加班 来自职Q用户:用户0918490
有啊很多啊 坑也很多 来自职Q用户:李女士
深圳的跨境电商人,是怎样闷声发大财的?
谢不邀
利益相关 前易佰员工,(在成都分公司,已离职)
总体来讲对易佰这个公司还是比较熟悉,下面我就个人感受,客观公正的做一个分享。
先说优点:
1 公司较大,在行内小有名气,公司在16-19年间业务量和人员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在成都,武汉,深圳设有分公司,(成都主要是亚马逊和eaby的运营,武汉有运营,客服,IT,美工,等职位,深圳大本营基本各个职位都有-开发,采购,摄影,财务,IT,财务等,但武汉运营人数应该最多,毕竟招人便宜,仓库主要是虎门,东莞和慈溪,后续可能会在长沙和重庆设置运营分公司,原因是易佰喜欢模仿其他公司,二是这两个地方招人便宜,竞争小,也稍具跨境电商氛围)总结的点就是是一家大型的跨境电商公司,进去后可以了解跨境电商这个行业基本运作模式,从产品开发到运营终端的整个流程都是模块化的,你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部分就行,类似螺丝钉用处。
2 公司运营产品较多,基本上各个类目都有涉及(想搬空整个阿里巴巴?)开发每月开发的新品也很多(压榨?)总共有几十万的产品数据在售,但是质量都不高(劣质商品较多,品控不行,退款率高)总结的点是能了解国外的平台对国内商品的偏好程度的分布,类似于初步选品。对刚入这个行业的同学来讲有些许帮助。
3 公司管理层都很年轻,老板貌似都是八零后,高层好像也有九零后(本是年龄差不多,奈何相煎何太急???)同事基本都是应届毕业左右,大家没有什么代沟,没有传统上下级的职场等级森严。有毕业一两年就是主管和组长的同事
4 好像想不出啥了……
再说缺点
1 工资低 福利待遇差(相当于没有福利....)成都的工资基本3000左右 语言证书高 会面试技巧能多个几百块 扣除五险一金可能就两千七八(都快2020了啊 工资还是五年前水平)节假日没有任何福利待遇(扣门!)我在的时候中秋节发了一箱不知名的牛奶 和不知名的饼子 (都不敢吃!!)查了淘宝同款总价不超过三十 三十也能随便买两个月饼啊(敷衍?)其他所谓的下午茶就是一周的周三发点水果和辣条 生日会就是发点公司清仓商品 可能会送你点雨伞 烟灰缸啥的(采购价不超过三十)其他福利啊当时问了下老员工 过年都没啥福利更别说其他节日了…… 顺便说一下 年会你抽到贵重的东西后 会让你签个协议 半年不能离职 否则赔钱(卖身契??) 而且贵重的东西就两三件(扣门?)顺便说说加班餐 每天七点后提供加班餐 每人预算10元(猪肉都三十了 十块能吃啥 下面餐馆提供面食和盖饭端到公司 但味道 你想想十块钱能吃个...外面吃个二俩面都12了咯喂)
而且培训基本为零 好多我都是应该问我在其他公司的同学菜知道的运营知识
而且之前成都这边换了个办公室 才装修好就要求去上班 还没通过消防部门的检验 到处都是甲醛 给你发个几毛钱的活性炭和一盆绿萝久不管了 去上班呼吸都困难 大家只有戴口罩才好一点(生化危机?)
2 加班多
基本单双休 遇到节假日不调 如果这周是元旦 但是这周是单休周的话 别人公司都是三天假 你就只放两天 你想着辛苦了一年的话 过年能多放放吗?不行!!过年会给你调成七天放 会在春节前后调四天双休的周六到春节 所以你会在放春节前后两月基本都是单休
至于每天加班 你面试可能会给你讲弹性加班的 每周就六个小时 你想想可能现在遍地996 六个小时简直美滋滋啊 于是快快乐乐的答应了
但是!!!
他不会给你讲加班时间从六点半开始算( 有半个小时吃饭??)
他不会给你讲会有末位淘汰(加班给你少办离职??)
他不会给你讲旺季就强行每人每周十个小时左右(听说成都都算好 武汉和深圳加班更多 喵喵喵?每天住在公司?)
至于加班费呢(呵呵)旺季(10月到12月)加到九点补贴15 到10点补贴30 淡季(1-9月加到十点半补贴三十)赤裸裸的廉价劳动力啊 然后旺季每月加班50个小时有一天福利假 加班70小时有两天 你可能觉得旺季努努力 辛苦点 春节多放假休息一点 连着休 但是!!!不行!! 人事不会批你休息太久 就是你的休假不能由你决定 那还是你的假吗??(这些都是我走后的事情 还在里面的朋友给我讲的 最近他也要出来了 替他高兴!!接风洗尘!!)
3 转正难
我觉得这是骚的操作 大家都知道做运营就是销售 销售就靠提成加底薪吃饭 你没转正就没提成
首先你是三个月的实习期 然后实习期转正 接着是见习运营实习期 见习运营有两种转正 1 首先是业绩达到几千美金(这个简单) 然后是加班的排名在公司前百分之50以上 基本加班四十个小时以上 两个达标就转正 2是自动过三个月转正 注意?现在转正了也只是见习运营(会多个300块的工资)见习运营没有提成!!!
然后你要拿提成要运营转正才有!!!见习运营到运营转正还有个阶段就是 业绩比见习运营多两万美金 不是累计两万美金 是单月销售额增长两万美金(比如你见习运营转正的那个月是五千美刀 哪个月你的销售额到了两万五美刀你就转正了 还有毛利就是利润率要求噢)听说有人干了一年没有提成 妈耶 太佩服了 竟然能干下去
4 奇葩的薪酬体系
当时我是见习运营 问了我当时的负责人的薪资计算方法(她是中级运营 就是每月的销售额是十万美刀 算是公司业绩最高的一群人)
转成运营就可以拿提成了 你觉得马上要月入过万了 美滋滋啊 但是呢 工资一般都是底薪加提成还有个增长奖励组成 你月薪两万底薪好像也是三千多一点 就算十万美金业绩也才4000多一点 你觉得可能会提成高一点吧 但是呢 提成会在你利润的基础上减去三万的人民币(说什么账号维护费)提成减三万再乘以百分之二点五 一开始可能你的毛利都没有三万也就没有提成 然后还有个增长奖励 每个季度不一样 淡季增长奖励高(因为淡季增长难...)然后你的业绩和前三个月最高的毛利相比 有增长就有奖励 没增长就毛利提成减少百分之二十五(账号根本没办法一直增长销售额 本来毛利提成就少还要打折就更少了 我觉得他这个应该是针对业绩高的人的一种手段 业绩高起伏就大 薪资就变化大 容易让他们辞职 不用支付高薪水 马耶 鬼才啊)
5管理层混乱
公司发展较快 从11年的几个人到现在的两千多人规模增长很大 但是管理水平不怎么提升,一是可能人员流动大 离职率超级高 二是老板任人唯亲 一开始跟老板打江山的人坐到了较高的管理层 这些人管理几个人可能还行但管理几百人可能能力就不足 这也是所有创业公司发展起来的通病 三加班多就能当管理层的弊端,成都这边的负责人基本都是才毕业一两年 靠加班上位根本就不懂管理 更别说高层那几个 就是画饼打鸡血 宣扬奋斗者精神 什么狼性文化(感觉像个微商公司....)
6各部门协调问题严重
因为是模块化运作你就要和其他部门打交道 运营一般和美工以及开发客服打交道较多 开发客服离职率也高 可能前几天还在和某个人交流一个问题 过几天就换了个人 这个问题你就要重新去从头处理(听说最近开发部的一个经理带着一个部门都跳槽了....)而且运营后台的广告不是你自己处理 由广告部管理 也没有其他的推广手段 都不知道怎么卖出去(靠堆数量?) 听我那个朋友说最近亚马逊发货也是上面计划发货 计划发多少你就发多少 你的链接的产品库存不由你负责(计划经济?开历史倒车?) 我在的时候公司利用我们带的账号清理积压库存 结果调价出错 很多很贵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出单了 但是公司又不发货 退款和客户投诉都是自己账号承担后果(奇葩?)
总的来讲这个公司对新人不友好 对老员工也不友好 适合体验生活 体验资本主义的压迫的手段的人(哭..)
更新一下:在供应商里面的口碑也不好 拖欠供应商货款严重 都不想和他合作
“月薪过万在我们这算是很一般的收入吧,普通员工也有那种一个月挣四五万的。”
阿年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光荣榜”,轻描淡写地说道。
做他们跨境电商这一行的,多数都属于低调务实型,追求的只有销量和业绩,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等价地换算成金钱收入。
这很纯粹, 也很深圳。
至于阿年所在的公司,是跨境电商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可以达到几十亿元。相对应的,公司给予员工的回报也同样丰厚,这张不含管理人员的“光荣榜”,便足以说明一切。
榜上排名第一的员工,KPI工资就有四万多,再加上底薪,妥妥的月入5万以上。尤其是年底这两个月,在“黑五”和圣诞节的加持之下,他们的KPI工资甚至能翻倍。
可以说,闷声发大财,就是跨境电商的行业特色之一。
ONE
01
深圳,跨境电商之都
如果不是跨境电商相关的从业者,可能根本不会知道深圳在跨境电商领域代表着什么。
2017年,阿年通过校招拿到了现在这家公司offer。一开始,他也没弄清楚这一行具体是做什么的,只知道是在外国网站上卖东西,规模非常大。出于对大公司的敬畏,加上一点点的“年少无知”,他最终来到了深圳。
可没想到,他这一待就是接近三年。从什么都不懂的跨境小白,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来了深圳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这里是中国的跨境电商之都”。
随着互联网与电商行业的兴起,一部分敢于“吃螃蟹”的人,把目标瞄准到了境外,从传统的外贸生意转行,做起了跨境电商。
说得简单点,就是通过互联网,来赚外国人的钱。
2015年,深圳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33.95亿美元,同比增长95.98%。201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深圳等12个城市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深圳在跨境电商活跃卖家这个数据上,占据全国的40%,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第一市”。
所以也有人说, 中国跨境电商看华南,华南跨境电商看深圳。
这里有着物美价廉的工厂,四通八达的物流园区,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以及无数揣着梦想前来的年轻人。
作为深圳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他们不像南山的“码农”、福田的“金融民工”那般为大众所熟知,而是以默默无闻的深耕者之姿,在时代的前沿飞速发展着。
寥寥数年,深圳诞生了多家全国知名的企业,如南山的环球易购,福田的兰亭集势,华南城四大天王,坂田的新旧五虎等。
深圳,是跨境电商的沃土。
TWO
02
传奇的华南城
平湖华南城,在跨境电商人心中,就如同粤海街道一般传奇,代表着一项产业的顶点与中心。
全国排名前十的跨境电商公司,有四家位于这里,也就是被业内所熟知的华南城四大天王——赛维,有棵树,傲基,通拓。
能在这里上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某种程度上看,这里又像是另一个华强北,有购物商场,有餐饮 美食 街,有电子市场,有物流中心,也有来来往往的人。
唯一的不同或许在于,华南城比华强北还要年轻。
阿年告诉我,他们公司的平均年龄,大概在26岁左右。
每年夏天,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都会去跑校招,一次可能会招上百个应届毕业生回来。
原因很简单,公司的销售岗位居多,底薪虽不会特别高,但公司老总提倡“激励无上限”,意味着他们能够拿到非常不错的提成,对年轻人更有诱惑力。而一般的岗位门槛也不算高,培训一段时间就都能上手。
这个行业,资历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在公司待了好多年,还在拿着底薪。
也有人入行没多久,就可以拿到高薪。比如“光荣榜”上排名第一的那位员工,才毕业2年,就准备在深圳买房了。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有高薪就有低薪,不是人人都能获得可观的收入。
但应届毕业生年轻,所以在工作上也会更拼。
在华南城上班的人,多数都住在上木古村附近,一个单间加上水电,连1000块都不用,最重要的是,走路到公司才十来分钟而已。
换句话说,他们加班也非常的“方便”。
华南城1号交易广场6楼,阿豪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眼睛紧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双手在一刻不停地敲打着键盘。
今天是周六,依照公司大小周的制度,本应是双休,但他却自愿来到公司加班。偌大的办公区域,包括他在内,只有两三个人的座位上亮着灯。
他的职位是采购,主要负责与供应商对接,确保公司的库存充足,为接下来的“黑五”和圣诞节做准备。
“公司的走货量非常大,需要对接很多个供应商。供应商周六是不休息的,所以我周六也不能休息,要时刻跟进他们的出货情况以及公司的库存,不能出一点差错。”
踏足跨境电商这一行1年多,他享受过双休的次数屈指可数。
不过,作为辛勤的回报,他每个月的KPI绩效都处在部门前列,月薪也能稳定在10k以上。
在另一个工作区,刚进公司4个月的亚马逊销售员嘉欣,也在工位上辛勤地忙碌着。
用这行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优化亚马逊的listing(产品页面),根据买家的review(评论)和feedback(反馈)进行调整,努力将自己手上的产品打造成“爆款”。
“黑五”前后,是店铺流量最高的时期,她要借此机会冲击一波销量。
每一笔订单,都会相应地转化为她这个月的KPI绩效,运气好的话,她这个月的收入可以翻倍。
“谈不上热爱吧,我就是想多做点业绩,多拿点钱。这么大个公司,可不养闲人啊,说不好哪天,我的职位就被新来的同事给顶替了。”
有野心,有斗志,肯拼搏,这些都是跨境电商人的优点。
她很喜欢公司领导的一句话: 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将会变成口袋里满满的钞票和浑身的本领。
比别人多付出一些时间,就能比别人多赚一些钱,这是跨境电商人的工作态度,也是在华南城的生存法则。
阿年说, 在华南城生活得久了,真的就不想走了。
明年6月,华南城就要通地铁了,每天晚上的机器轰鸣声似乎也叫得格外起劲。
就像没人能想象当初那个小渔村能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一样,华南城未来的繁华,现如今也无法预料。
但有一点可以相信,这里的跨境电商传奇,仍在延续。
THREE
03
低门槛,高回报
2016年,浩文大学毕业之后来到深圳,入职了华强北的一家初创企业,做的也是跨境电商。
不比大企业的海量铺货,他销售的商品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将翻新过的二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通过亚马逊等网站卖到印度、东南亚等地区。
工资的话,也说不上高,4k的底薪加上销售提成,平均每个月的收入在6千多。
虽然收入不算高,可要干的活却不少。上货、采购、推广、议价、包货, 不仅要进行脑力输出,甚至还得干一些体力活。
不过,在小公司也有好处,什么都做,自然就什么都会一些。经过半年的摸爬滚打,浩文基本掌握了亚马逊的相关流程,辞职之后自己和朋友成立了一个小的跨境电商工作室。
卖的东西和之前差不多,但不同的是,商品的收益全都是自己的。好的时候,一个月的利润有两万多,这比帮别人打工要强多了。
他一直认为,做这一行不需要特别高的门槛,懂一些基本的运营知识,成功注册一个甚至多个店铺,然后选好自己主推的产品,加上一点启动资金,就可以自己单干了。
“跨境电商这一行,都是坑,只不过是大坑和小坑罢了。所以要想有出路,一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积累经验自己出来创业,赚点小钱。要么就拼命往大公司挤,争取更好的提升机会。”
“像华南城那几家大公司,都有完善的晋升制度,只要待够半年,销售业绩达到一定的标准,就可以申请当组长,管理一二十人的小团队。听赛维的朋友说,在他们公司,要是能晋升到经理级别,还可以出去读MBA,公司报销全部学费。 现在这个行情,中下游的小卖家是越来越难啊! ”
这个行业,多得是像浩文这样的中小卖家,在市场的压力下艰难生存着。就像种庄稼一样,一年到头,就靠年底这一个丰收季赚点钱。年底的购物热潮结束后,就会迎来一个季度的低谷期。
这是整个行业的通病,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你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能不能把它做起来,你不去努力,永远不知道销售额的上限在哪里。
有人会说,2017年之后,跨境电商就不再是“香饽饽”了,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已经不多。很多小团队投了十几二十万,最后血本无归,只能悻悻离开。
可同时,也有更多的逐梦人前赴后继,加入到跨境电商的大军之中。
在这座人人都想当老板的城市,跨境电商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方向,并且与深圳的城市属性不谋而合——年轻,创新,开放和包容。
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况且现在,跨境电商正处于它最好的时代。
(本文人物皆为化名)本文来源深圳微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