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综艺节目《脱口秀大会》是湖南卫视、芒果TV和小芒电商联合推出的00后成长纪实节目。截至2022年10月28日,根据查询《脱口秀大会》简介得知,在节目的第十集,有罗永浩回应还债的故事,感兴趣的可前往观看。
老罗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的一些思考
电子商务分为: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七类电子商务模式等等。
1、B2B(也有写成 BT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缩写)是指企业对企业之间的营销关系,它将企业内部网,通过 B2B 网站与客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的快速反应,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2、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商对客”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B2C即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消费行为。
3、c2c实际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用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c2c即消费者间 ,因为英文中的2的发音同to,所以c to c简写为c2c。c指的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的英文单词是Customer(Consumer),所以简写为c,而C2C即 Customer(Consumer) to Customer(Consumer)。C2C的意思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比如一个消费者有一台电脑,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个消费者,此种交易类型就称为C2C电子商务。
4、B2M(Business to Marketing),指面向市场营销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公司或电子商务是其重要营销渠道的公司)。B2M电子商务公司根据客户需求为核心而建立起的营销型站点,并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渠道对站点进行广泛的推广和规范化的导购管理,从而使得站点作为企业的重要营销渠道。
5、B2A商业机构对行政机构(Business-to-administrations)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活动进行的电子商务。例如,政府将采购的细节在国际互联网络上公布,通过网上竞价方式进行招标,企业也要通过电子的方式进行投标。
6、C2A消费者对行政机构的电子商务,指的是政府对个人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类的电子商务活动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然而,在个别发达国家,如在澳大利亚,政府的税务机构已经通过指定私营税务,或财务会计事务所用电子方式来为个人报税。这类活动虽然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报税电子化,但是,它已经具备了消费者对行政机构电子商务的雏形。
7、M2C即Manufacturers to Consumer(生产厂家对消费者),生产厂家(Manufacturers)直接对消费者(Consumers)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特点是流通环节减少至一对一,销售成本降低,从而保障了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质量。
听老罗的跨年演讲,除了功能属性(演讲内容),还有意义属性(以提升认知而不是娱乐方式为2020画上一个句号)。
意义属性应该为主,对未来满怀期待,对过去的一年充满感恩。
罗胖的很多内容,在启发俱乐部的线下分享(线上回播)中都有提及。
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评价。
我现在听课学习,已经不把获取新知作为主要追求,而是消化吸收。
就像我最近重读(不是重听)《伯凡日知录》,很多章节是看了3、4遍,并且经常反复思考。
我已经不再满足于知识的广博,而是深度。
就像吴伯凡说,如果一味地输入而不消化,就像往建筑工地上堆砌砖头,永远盖不成大厦。
这次看老罗的演讲,主要是复习以前他讲的一些观点,比较触动的有这么几点。
1、更完善的协作网络,让个人成功更容易
一个12人的社区居委会,可以服务于1.2万居民。
社区居委会可以说是前端,大后台是社会资源库,比如心理辅导师、外卖配送员。
一个人只要能看清业务运作的内部逻辑,明白要调度哪些资源,就可以干很大的事情,因为很多社会资源都是成熟的。
创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容易,只要足够的勤奋(勤奋可以带来深度思考)。
比如个人成长这件事,要是放在15年前,除了去书店、购买盗版光盘,内容源很有限,但现在,得到APP、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等枢纽型知识媒介,让认知提升这件事,变得从来没有这么简单。
像我们做跨境电商,平台开店、电商培训、收款平台、跨境物流+本地物流、人才供应、财务托管、海外VAT、本土供应链、信用贷款、行业媒体,这些服务机构的成熟,让一个无人脉、无资金的90后出来单干,成功概率比以前要高很多很多。
但我们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而忘了这背后的强大协作、支撑网络。
2、真正的竞争力往往是看不见的
老罗谈到印度为什么替代不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谈到了他们的种族问题,这只是组织管理的一个方面。
一个国家,能够成为超级制造大国,是背后强大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协作网络,我随便罗列一些:
政治环境:社会治安、种族矛盾、公平透明的法律法规。
交通网络:公路、铁路网络。中国拥有全球最好的高铁和高速公路,它是制造业零配件全国采购的基础,也让中国的海量农村劳动力能够很便利地全国流动。
网络支付:银联跨行转账瞬时达、第三方支付等,让结算从未如此高效。如果没有它,所有的O2O、包括知识付费类产品都很难大爆发(顺便就消灭了盗版)。
信用体系:包括受过高等教育建立的信用共识,以及实名认证(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配以人脸识别,还有采购平台的信用背书,配合可信的网络支付,让陌生人的线上交易成为可能。
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卖家精灵这类SaaS软件虚拟交易很难快速增长。
教育资源: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让中国的IT产业 ,以及互联网相关行业提供到充足的人才供应。对于制造业的产品设计、流程管理都需要海量高素质人才供应。
大家看看越南、泰国的互联网行业就知道了,他们本国全部是拿来主义。
先就说这么多了,像手机普及、网络覆盖等我就不再继续说明了。
对于协作网络的个体:组织,也是一样的。
对于一家知识型组织,创新力比起创新,往往更为关键。但创新力孕育于创新的土壤,这需要组织文化、激励制度支撑。
资源(Resource)、流程(Process)和价值观(Value),也就是RPV,是决定一个组织发展的根基。
健康的组织,才能够生长出优秀的产品。
所以说,产品是末端。
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组织外在的产品,但对于创造和驱动产品背后的组织,组织背后的RPV,我们却很难了解到,这才是它真正的竞争力。
3、对人负责,而不是事
这让我想到这样几个问题:
怎样的建筑才是优秀的建筑?
怎样的文案才是好文案?
怎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如果是物的角度去评价,答案往往僵硬而缺乏深度。
但如果从人的角度去思考,往往直击本质。
什么是好的产品?帮用户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问题。
在公司里面,一个岗位的上升瓶颈,往往是因为我们关注事,而不是关注这个岗位要服务的人,让岗位缺乏想象力。
就说客服这个岗位,客服是搜集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渠道,能否捕捉到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以及洞察需求背后的需求,这是一个挑战。
比如我们做大数据选品,客户希望商品列表能够以大图Grid模式呈现,默认1页100条,那背后的需求呢?
通过商品外观,快速发现感兴趣的产品。
那为什么想通过商品外观?为什么想快速发现呢?
因为他想做的产品是偏外观设计的,很多外观同质化产品可以快速过滤掉,提升发现新奇特产品的效率。
产品设计:对于用户购买决策偏外观设计的产品类目,可以默认用大图模式呈现。
像行政岗位,做到最后,似乎就成了收快递、订餐、采购办公用品的岗位,枯燥无味。
如果公司年会上,要插入抽奖活动,活动奖品如何选择?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首先,你要了解公司的组织文化,公司通过抽奖活动,在提倡一种怎样的价值观。
比如三个产品的选择:微波炉、扫地机器人、电烤箱,
我的建议是扫地机器人,肯定不是电烤箱,前者是帮员工省时间的(省时间比提升生活品质更为优先)。
就谈以上三个主题吧,演讲中还有很多我感兴趣的。
什么样的事业(事物),才是时间的朋友(时间越久、价值越大)?
这也是一个很值得再花3个月时间思考的问题。
比如我今年进入42岁,我比那些32岁的创业者,有什么优势呢?
我随便说两点:经历过岁月磨练的沉静,经历过繁华复杂的简单。
一个人,需要有把书越读越厚的意志力,更需要把书越读越薄的思考力。
从繁到简,以简驭繁。
简,就是事物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