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一般指信息学奥赛。
oi全拼Olympiad in Informatics意为信息学奥林匹克。目前有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IOI)以及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简称NOI)。
此比赛是面向各国选手的一年一度的信息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旨在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培养优秀计算机人才。第一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于1989年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举行。
2016年的IOI采用Python,Pascal,C,C++,Java五种语言作为参赛语言。
这项竞赛包含两天的计算机编程,解决算法问题。选手以个人为单位,每个国家最多能有4名选手(2003年共有75个国家参赛)。参赛选手由各国计算机竞赛选定。
oi的其它含义
oi是多义词,其它含义有营业收入(Operating Income);电子工程中的参数OPROM Index;氧指数(oxygen index)等。
也表示(用以引起注意,尤愤怒地)嘿,嗨。
例如:Oi,you!What do you think you're doing?
嗨,你!你以为你在干什么?
作为名词也有表示人名的含义。
例如:His wife,Dr.Oi-Lin Chen,is a licensed medical doctor and President of Sunrider International.
他的妻子,陈徐爱莲医学博士是一名领有执照医师,亦是仙妮蕾德国际机构的总裁。
oi作为网络梗是一种不友好打招呼的拟声词。该梗近期出自意为某音博主在自己的视频中模仿“精神小伙”,发出OiOi的声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数学竞赛最厉害的人韦东奕。
韦东奕(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韦东奕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是学校里的名人,同学们都知道他数学成绩非常好。老师们也注意到了他,其中就有老师向已经带了多届数学竞赛班的张永华推荐了他。
2008年,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09年,参加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金牌。2010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2014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等。2021年10月,获2021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
人物评价:
韦东奕为数学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是偏微分方程、几何分析等,拥有非常强的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已在国际著名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是富有潜力的青年学者。
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韦东奕14岁读初二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他固然是一个有着敏锐数学思维、极具天分的学生,同时也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他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韦东奕专注于数学世界,为人纯真,生活简朴。
2021年6月2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为青年数学人才的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韦东奕在校就读和工作期间均得到了师长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不受打扰地学习和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工作成果。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同时强调,数学研究需要安静的治学环境,衷心希望社会各界一起营造有利于年轻人专心开展学术研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