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双十一是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
意义: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汹涌客流和极为庞大的单日成交量显示了老百姓较强的消费意愿和较高的消费能力,这对拉动内需无疑是个积极信号。
电子商务需求的逆势“井喷”,透露出中国网上消费的巨大潜力,是传统零售业态与新零售业态的的交锋。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认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是新的营销模式的大战对传统营销模式的大战。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100亿节点的成功突破,中国的零售业态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线上交易形式已经由之前的作为零售产业的补充渠道之一,转型为拉动中国内需的主流形式,由此开始全面倒逼传统零售业态升级。
2、11月11日是以数字形式书写出来就是11/11这四个数字让人联想到“光秃秃的树枝”,这也就是中文中”光棍“的意思。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11/11”演变成一种庆祝单身的活动,尤其是针对“情人节”而言。
扩展资料:
“双十一”之乱,从商家的广告大战中就可窥见一斑。某电商网站在多家媒体投放了一组以“打脸”为主题的广告,广告语包括“快递等半月”“五折买假货”“差评被人肉”内容,直指竞争对手价格虚高、快递慢、平台售假、促销玩噱头、刷单造数据等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几乎已成电商领域的通病。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各大电商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双十一”战线已经前后长达一个月左右,虽然这是商家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无序的竞争带来了多重恶果:
一方面民众的冲动消费被进一步刺激和放大,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电商网站的信任被透支,此外还导致了快递行业不堪重负、过度包装不环保和浪费等问题。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北京时间11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1财年第二季度(2020年7月-9月)业绩, 1999年创办的阿里第一个业务、全球最大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继续成为增速最快的业务之一。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即阿里巴巴国际站)收入为35亿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增长44%,较第一季度43%的增速又有提升。
全球化是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之一,阿里巴巴国际站在全球率先搭建完成全链路数字化的出口贸易服务体系,从传统跨境电商转型为“数字化新外贸”模式。国际站调研还显示, 90后已经成为“新外贸”的绝对主力。
“老”业务以爆发式增长,引领全球贸易新趋势。据了解,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半财年(4月-9月)的累计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长110%;而6月至今,国际站已经连续5个月实收交易额同比增速均超过100%。
“数字经济将带来中国出口的最大增量。”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表示。未来三年,国际站将帮助全球1000万以上的新增中小企业跨境采购。
正在举行的进博会,向全世界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阿里巴巴国际站已启动“百亿生态投资基金”计划,以加快完善“数字化新外贸”赛道,帮助中小企业开源、提效,货通全球。近期重点拓展国际货运网络,目标是全球行业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