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境内电商,选品都是重中之重,在电商行业更是有“七分靠选品、三分靠运营”的十字箴言,而选品更多的是依赖于数据,完善的数据参考可以让选品工作事半功倍,那么,哪些维度数据是选品的关键呢?
1、月销量
月销量数据体现的是产品或品类在近一段时间的热度,销量越高,也就意味着热度越高,消费者喜好程度也就越高,不过,需要注意假数据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退货率,退货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月销量的可参考度,除此之外,也要注意是否有刷单的情况,如果是大批量刷单,月销量同样不具备参考性。
2、月销量增长率
这个数据指标甚至比月销量更为关键,不仅代表了长周期的热度,更传达了长周期内热度趋势及当下或未来是否还有切入市场的机会,换而言之,通过月销量趋势曲线来预判切入市场的可能性及可能达到的销量,结合当前所处的阶段综合核算投入产出比,最终判断是否有必要切入某品类产品的市场。
3、畅销排名
如亚马逊的BSR,结合大型平台的产品销售排名数据,获知在整个平台体系哪个产品销量最好,这几乎是当前一段时间平台品类的风向标,如最近在亚马逊上中国痰盂突然爆单,这个风向标可以指导跨境卖家快速切入市场,抢占先机并分一杯红利期的羹,当然并不是盲目切入,还是要分析其背后爆单的原因,做到知己知彼。
4、卖家数量
这个指标的重要性自然不用赘述,直接反映了当前产品的竞争激烈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目前的产品策略等,几乎可以说就是这个指标决定了大多数卖家是否切入市场参与竞争,如果卖家数量太多,产品的同质化势必很严重,即便你有非常好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短时间内也会被其它竞争对手同质化,当然,也并不是卖家数量越少越好,还是要综合其它数据指标得出可靠的参考意见。
5、产品单价
这是最容易调研的数据但却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单价过低意味着毛利率空间小,投入市场很可能入不敷出,单价过高意味的风险更高、用户决策成本更高等,投入市场有很高的政策性风险,单价的合理性仍取决于产品品类,换句话说,单价合理的产品才是选品时着重关注的。
6、评论量
其实评论量的多少并不能决定什么,但是好评、中评、差评等却极具参考价值,评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复购的意愿,复购意愿高自然代表某品类产品深受用户喜爱,切入市场后用户接受度会比较好,至少不用承担用户教育的成本。
当然,关键的选品数据指标并不局限于文章所说的,本文只对几个比较常见的指标做基础阐述,实际选品工作中还是要参考更多数据以选定适合切入市场的产品品类。
更多精彩电商干货尽在本站,请继续支持、关注我们吧
查询2020年和2021年全球跨境电商B2C总销售额的官方数据及其增长率。
目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已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约四分之一。在外需回暖尚不稳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情况下,如果说今后中国提振外贸的重点在“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就是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的一大抓手。
跨境电商现在已成为中国外贸的热点和亮点。据官方统计,近10年来,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增长率一直都保持在30%左右。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远高于同期中国外贸19.6%的整体增速。
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广东中山一家企业的LED灯具在越南销量不断走高;山东青岛生产的打气筒、钢丝刷、活扳手等在阿联酋深受好评;来自江苏苏州的婚礼手套、绣花筒裙、花篮等婚礼产品在加拿大广受欢迎,一些品类还卖断了货。
用国务院参事汤敏的话说,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将使很多中国出口企业“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次常务会议亦指出,以跨境电商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业态创新,对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5月18日,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2021全球及中国跨境电商运营数据及典型企业分析研究报告》。
报告根据艾媒数据中心、艾媒咨询商业情报数据库、艾媒商情舆情数据监测系统基础数据,对中国的跨境电商进行了全面分析,对2B和2C产业的典型平台以及用户跨境购买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特别对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地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趋势预判。
核心观点,疫情催化跨境电商发展,近六成用户认为跨境电商的使用频率增加。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值继续走高。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近四成的用户表示自身购买力有所增加,65.3%的用户认为自己使用跨境电商平台的频率有所增多。
跨境电商用户购买习惯变化,生鲜水果及食品等需求下降
从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值结构上看,零售进口商品总值占比在减少,而零售出口商品总值占比在相应增加。然而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跨境电商的用户购买品类发生明显变化,生鲜水果及食品等的需求明显下降。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驱动因素:进出口总值: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发展趋势。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疫情情况基本稳定,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8.47万亿元,实现大幅度同比增长29.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自2016年起,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这为未来中国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