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锁商超、超市:包含永辉便利店、百联、盒马、百果园、三只松鼠等领先落地新零售。
2、进口跨境电商:线上线下结合,并高效管理后端,一方面提升顾客体验,另一方面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提升业绩。
3、农特上下行、农村电商:解决农产海货进城的销路,让城里人更便捷的买到好东西,新零售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4、生鲜连锁店:随着百果园、易果生鲜等布局线上线下,对商品体验性极强的生鲜市场来说,新零售商业模式无疑是首选。
5、母婴行业:母婴行业已步入红利期,海量商企争相涌入,新兴电商拔地而起。新零售年代,母婴顾客的精准营销已成为公司运营成功的关键。
6、化妆品行业:化妆品行业产品数量庞大、规格型号复杂,季节、时效性强,商企应该深入顾客营销,线上开发顾客社交网站,线下打造体验式店铺,打通全渠道的新零售场景,以精准的顾客营销及运营管理,保障商企长远发展。
7、百货地产:智慧商圈网站,基于地产商的地域优点,百货企业、商业地产、商业街区等应建立百货地产智慧商圈,以吸引多品类商家加盟并开设体验店,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商业形态。
2020年1月17日,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将石家庄等50个城市及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月17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将石家庄等50个城市及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自《通知》印发之日起,相关城市和地区可按照2018年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
2019年1月1日起,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政策在北京等37个城市试点运行。一年多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开展政策解读,密切跟踪政策运行,积极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完善政策举措。各试点地方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跨境电商企业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据海关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金额9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对丰富国内产品供给、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吸引消费回流、更好满足居民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充分总结评估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关于同意在石家庄等24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等要求,本次进一步扩大了试点范围。在试点地区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统筹考虑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将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区纳入试点;
二是结合综合保税区开放发展要求,将设有综合保税区的部分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纳入试点;
三是积极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将新设立的跨境电商综试区所在城市纳入试点;
四是积极发挥跨境电商扩大消费、支持相关地区开放发展作用,将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国家级贫困县所在城市纳入试点。本次扩大试点后,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将从37个城市扩大至海南全岛和其他86个城市,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试点地区抓好政策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更好促进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