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即使再好吃的东西,也有人会不喜欢,比如说有人就很喜欢吃榴莲,有人就不能闻榴莲的味道,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商家做了口味,一些调整,也许就让你觉得没有以前好吃了
1971年(民国六十年)12月间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并改制为民营。
在2001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9029亿元新台币,分行65家。中国商银通过投资与扩张,已形成中国国际商业银行集团,旗下关系企业还包括有台湾票券金融公司、倍利国际证券公司、中国物产公司、雍兴实业公司、银凯公司等企业。其中,倍利国际证券公司旗下企业包括国际期货、国际证券投资顾问、国际证券全球控股、中央国际投资信托、中兴证券投资信托、中兴证券投资顾问、倍利证券投资顾问、倍利控股、倍利证券香港、倍利浩昌证券、倍利国际资产管理等公司。到2001年,集团资产总额达9113亿元新台币,在台湾企业集团中排名第6位,2002年达到9702亿元新台币;资产净值627亿元新台币,排名第40位;营业收入530亿元新台币,排名第43位。香港《亚洲周刊》统计发表的2003年亚洲前300大银行排行榜中,台湾中国国际商行银行资产总额260亿美元,客户存款153亿美元,纯利润1亿多美元,资产回报率为0.5%,总排名第76位。
2002年(民国91年)12月31日中国商银以股份转换方式与交通银行金融控股公司合组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将金融控股公司名称更名为兆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简称兆丰金控。
2006年(民国95年)8月21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台湾地区金融机构代号017)与交通银行(台湾地区金融机构代号003)合并,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为存续银行,银行合并同时更名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湾金融机构代号统一为017,SWIFT CODE仍维持不变(ICBCTWTP)。
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前身为中国银行,其前身可溯至前清时期之大清银行与大清户部银行。该行于民国十七年经国民政府核定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民国三十八年因国共内战,国内行处暂停对外营业,至民国四十九年总管理处国外部在台复业,仍为国际贸易与汇兑之专业银行,并经办一般商业银行业务。民国六十年配合政府政策改组为民营银行,并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至民国九十一年为因应金融跨业经营之趋势,与交银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整合更名为兆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九十五年再吸收合并同属该金控公司之交通银行,并更名为现行名称。
交通银行亦成立于前清时期,旨在辅佐路、电、邮、航四大要政之资金调度,民国初期并奉命与中国银行共负中央银行之任务,掌管国库收支并发行兑换券。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公布《交通银行条例》,特许该行为发展全国实业之银行,协助全国工矿交通事业之发展。民国三十八年因国共内战迁台,民国四十九年复业。民国六十四年该行被指定为工业专业银行。民国六十八年改制为开发银行。民国八十年业务范围扩及服务业。民国九十一年为提升竞争力,扩大金融版图,该行与国际证券公司共同成立交银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九十五年与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