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如下:
1、三大运营商之间可以互作冗余,并且可以自动择优选择路径,避免单点故障。
2、低延迟、效率高、稳定性更好。
3、具备功能性。
动态BGP多线网络,路由表项是通过相互连接的交换机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路由信息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为了实现IP分组的高效寻路,IETF制定了多种寻路协议。
也就是说,当静态BGP中的网络结构发生变化,运营商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自动调整网络设置以保障用户的体验度。而动态BGP可根据设定的寻路协议第一时间自动优化网络结构,以保持客户使用的网络持续稳定、高效。
扩展资料
动态BGP和普通静态BGP对比后的区别:
1、组成条件不同
北京动态BGP带宽的组成必备条件:
想做自己的动态BGP带宽必要的五大条件是:自有AS号+自有IP地址段+自有路由设备+动态(BGP)带宽+运管团队。且仅有北、上、广才有动态BGP,又叫国内穿透BGP动态,动态全穿透BGP,其它城市无。
静态BGP带宽组成条件:
相对比较简单,直接找多家运营商采购带宽即可:As号:无,一般运营商代播,无BGP功能。静态BGP又叫非穿透BGP,申请条件也是北、?上、广等能满足,使用上表现为多线单IP;一些二三线城市没有BGP带宽,能给用户满足的仅仅是多线多IP的方式实现。
2、具备的功能不同:
静态BGP功能简单
静态BGP带宽功能,可以实现多网接入,但路径上只有通向几大运营商的固定的几条路径,当某个运营商方向的某个路由节点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某个运营商方向不能正常通信。
造成单点故障,影响范围是某个运营商出口分方向,造成部分用户无法正常通信,故障的修复责需要人为干预处理,不能自动修复,处理时间一般较长。
静态BGP路由是指由网络运营商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运营商需要手动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默认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运营商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动态BGP路由表项是通过相互连接的交换机之间交换彼此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优化出来的,而这些路由信息是在一定时间间隙里不断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以随时获得最优的寻路效果。为了实现IP分组的高效寻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多种寻路协议。其中用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部网关协议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和寻路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注:自治系统是指在同一实体(如学校、企业或ISP)管理下的主机、路由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的集合。还有用于自治域系统之间的外部网络路由协议BGP-4等。
也就是说,当静态BGP中的网络结构发生变化,运营商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自动调整网络设置以保障用户的体验度。而动态BGP可根据设定的寻路协议第一时间自动优化网络结构,以保持客户使用的网络持续稳定、高效。
小鸟云计算拥有全国ISP接入资质,自有AS自治域,同时具备国内和国际BGP接入能力。其华南BGP数据中心采用了全动态的EBGP(不同的AS自治域间交换路由信息)路由接入,网络访问无盲点,网络品质目前已经覆盖十线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教育网、中国铁通、长城宽带、东方有线、科技网、电信通、歌华有线),线路品质在全国属于顶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