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和大兴都有机场。大兴机场会好一点,为了拉动南城的经济,投资了3900亿,这样一来,南城教养、医疗、民生都会有大大提高,你看这就是政策的倾向。现在顺义还有一部分客流啊。亦庄开发区、大兴空港区。有京东、小米大型企业也有高端的总部基地建设规划,亦庄有地铁再建的17号线和T1线,出行便利啊,保证了交通的便利性。
北京两大机场及临空区,2025年将建成千亿级商圈。
原标题:北京两大机场及临空区,2025年将建成千亿级商圈
一南一北,北京两大航空枢纽正在成为北京国际消费枢纽。3月1日上午,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打造“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根据《实施方案》,顺义、大兴将建设临空区国际消费枢纽、打造北京国际化消费新地标,“双枢纽”及其临空经济区,即“双场+双区”,不仅服务机场旅客,还将成为北京市民消费的新去处。
两座航空枢纽为何要成为国际消费枢纽?
“‘双枢纽’作为北京重要的战略性国际通道,具有国际消费要素超级‘流量场’的天然优势,消费潜力巨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的打造将显著牵引拉动北京消费扩容提质增效,形成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
数据显示,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2019年突破1亿人次,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入驻93家航司,通航65个国家和地区的293个航点;大兴国际机场自2019年开航以来至2021年12月31日,累计入驻航司39家,开通航线256条,通达178个航点。
“双枢纽”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是重要国际资源要素流通的大平台,集聚了大量的客流、货流、信息流、资金流,是链接国际、畅通双循环的重要支点。
记者获悉,“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更加积极与民航、航司、首都机场集团、各货运市场主体合作,保障国际消费提质扩容运输需求,增加国际商品和国际服务供给,推动“双枢纽”成为更高能级的国际航空枢纽,吸引更多国际高端资源加速向“双场+双区”聚集。
“本市是典型的消费城市,随着群众更加追求消费品质升级,涌现出大量新消费,如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等。”相关负责人说,集聚“双枢纽”和临空经济区之合力,创新性的以消费为切入点、打造国际消费功能区,推动“双场+双区”航空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等业态能级跃升,牵引联动市域、辐射带动京津冀乃至更大范围产业结构优化。
记者获悉,到2025年,“双枢纽”国际消费功能区基本建成,成为联动京津冀、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中国特色世界级国际消费枢纽;国际航空网络关键节点作用凸显,消费资源配置能力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基本形成,国际消费容量和能级持续提升,建成两个千亿级商圈,消费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曹政)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分工并不完全相同。
首先,从地理布局看,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郊,距离市中心较远,而大兴国际机场则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和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距离市中心较近。这一地理位置的差异使得两个机场的职能有所分工。
其次,从运营规模看,首都国际机场的运营规模更大,包括国内外航线数量、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指标都超过了其他机场。而大兴国际机场的运营规模相对较小,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国际旅客和航班密度。
此外,从航线布局看,首都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线数量较多,且航班密度较大,而大兴国际机场则以国内航线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国际航线。
总体来说,虽然两个机场在部分职能上有所分工,但由于地理位置和运营规模的差异,它们在航线布局和功能定位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