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客户弃货的处理方法如下:
一、如果客户只是把弃货当成谈判的筹码,让你尾款打折扣,最终达到低价提货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价格低到没有利润可言,给大家以下建议,要回货款。
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跟客户表示,货已到港三个月,已产生巨额滞港费,拖下去对双方都有损失。出于长久合作考虑,你们愿意让利,但尾款只能打9折。谎称付了尾款,立马把提单发过去。等客户把钱打过来,直接耍无赖,要求付清剩下的10%才能提货。
2、恐吓加威胁。
跟客户说,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你们会找当地律师起诉他,冻结他的银行卡;在中国,他还会上了中信保黑名单,再花点钱查下他以往的国内客户,假装要给这些客户发邮件,把草稿截图发给他。
二、不管是因为客户资金链出现问题,还是客户的产品错过了市场最佳卖点,他们赚不到钱甚至会亏钱,于是决定弃货,及时止损。这种时候,拿到弃货声明后,我们还有两条路走。
1、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下个卖家,及时脱手。这时要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资源,或找当地货代帮忙,寻求该国或周边国家的意向客户,可以通过低价转卖给他们。这条路成本最低,又非常便捷,更改提单收货人即可。
2、如果没有合适的买家,建议安排退运,可以退运到香港仓库或保税仓,有新的客户下单后,再重新发出去。这样不需要交税,手续又简单,最小化减少退运损失。
如何防范:
1、合同要点。
定制产品如果客户不提货往往造成会巨大损失。如果客户不提货不付款,根本无法进行催收,你既要不回钱,货还卖不出去。所以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在合同中添加违约条款,一旦客户无理由弃货,就要承担你的材料费、加工费、运输费等所有费用。
2、客户信用调查。
客户信用调查,本是外贸风险防控的基本手段,却常常被外贸企业忽视。遇到定制产品的订单,可别马大哈省略掉这个步骤,客户信用尤其重要。一份信用报告,提前了解客户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既能辅助确定客户授信额度,也能替你排除部分恶意欺诈客户。
第一次在国际阿里平台遭遇客户申请退款
1、保留证据,直接找商家要求退货。
2、向电商平台投诉商家,投诉时需提交各种证据,电商服务人员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裁定。
3、找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9条规定,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票据及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的损害与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有关。
4、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遭遇翻新货或者假货,既可以向销售者索赔,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索赔,还可以要求两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今晚九点多的时候本来是准备日更写作的,不料叮咚声响起。我第一时间去查看消息(这是一种业务病)。原来是客户又来催货了。只是这次是形式上的催货,主要是来悔单的。
鉴于还未到约定发货截止日期,我用了极其冷静的思维和客户协商。
WhatsApp语音聊天不接,国际电话打过去也不接,阿里平台解释订单状态和订单规则也不听,还是坚决退款。
第一次要求无理由给他退全款。后来可能觉得过错方、无理由方是他自己,所以主动提出赔偿100美金作为违约金。
鉴于客户已无要货意愿,而我方尚有合理理由以及证据在手,那么最适合的方案就是走补偿方案。
因为关系到钱款,我没有自行处理,而是征求老板意见,最终要求客户赔偿总金额的30%。然后货物由我方自行处理和承担剩余损失。
好在客户也是爽快之人。估计也是弃货心切。最终彼此达成协议。
而我也不用急着催工厂同事出货。因为时间也只有一周的折腾。超时了我只能无理由退全款,也罢。
这次能跟客户愉快地达成协议,除了客户的退款心切,还因为我方理由充足。
在商业道路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们能做的是未雨绸缪,有预判的能力,遇到问题能够合理有效以最小损失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