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为:
第一段: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县人。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太祖攻破荆州,邓艾迁移到了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的时候,邓艾跟随母亲到了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萛的碑文,说“写文章是世人的典范,言行举止成为士人的准则”,邓艾就自己改名为邓范,字士则。
后来族中有跟他同名的人,所以他就改掉了这个名字。后来他担任都尉学士,因为口吃,不能担任文书工作,就担任了稻田守丛草吏。跟他同郡的吏役父老同情他家中贫困,给他提供的资助很丰厚,邓艾最开始也没有表示感谢。
他每次看到高山大湖,就指点规划军营应该驻扎的地方,当时的人大多嘲笑他。后来邓艾担任了典农纲纪、上计吏,就能通过出使拜见了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他是个奇才,就征召他为属官,提升他为尚书郎。
第二段:当时朝廷想要开垦土地,积蓄粮食,做为消灭敌军的储备,就派邓艾到陈、项等县以东,直到寿春巡行视察。邓艾认为“土地肥沃但水分不够,不能够完全利用土地,应该开挖河渠,才能引水灌溉,积聚粮食,又能连通运输粮食的水道。”就撰写了《济河论》来表明他的看法。
又认为“过去攻破黄巾军,因此而开垦土地,在许都储备粮食以控制四周。现在国家三面已经平定,战事只在淮南地区出现,每次大军出征,用于运输的士兵就超过一半,花费也很巨大,劳役繁重。陈、蔡之间,土地肥沃,可以减省许昌周围的稻田,引水往东。
在淮北驻扎两万人,淮南三万人,按十分之二的比例轮休,常备的有四万人,一边耕种一边守卫。风调雨顺的时候,收成经常比西面的土地多三倍,除掉各项花费,每年都有五百万斛作为军用。六七年之间,可以在淮河上储备三千万斛粮食,这就是十万人五年的粮食了。
凭借这些来攻打吴国,没有不胜利的。”司马懿认为他说得对,各项事情都具体实行。正始二年(241),就扩大漕运的水渠,每当东南方有战事,大军出发,乘船而下,一直到江淮地区,这是因为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并且没有水患灾害,这都是邓艾建立起来的。
第三段:魏高贵乡公曹髦即皇帝位,晋封邓艾为方城亭侯。毋丘俭作乱,并派行走迅速的人前去送信,想要迷惑众人,邓艾将这个人斩杀了,并从各路进军,先逼近乐嘉城,建造浮桥。司马师来到,就占据了这里。文钦因为大军来得比较迟,所以在城下被攻破。
邓艾率军追赶到丘头,文钦逃奔到吴国,吴国的大将军孙峻等人,号称十万大军将要渡过长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率军占据肥阳。邓艾认为和敌军的主力距离很远,不是要害之地,就移军驻守在附亭,并派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人在黎浆与敌军激战,并击退了敌人。
不久姜维果然进逼祁山,得知邓艾已有所防备,就回军从董亭进逼南安,邓艾占据武城山,两军相持,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地形,没有攻克,当天晚上就渡过渭水东行,沿着山路,来到上圭阝,邓艾和姜维在断骨交战,大败姜维。
第四段: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刘禅率太子及王侯群臣六十余人两手反绑,把棺材装在车上,表示罪该当死,来到军门。邓艾解开绳索,烧掉棺材,并表示宽恕他们。他又检阅部队,没有所夺取的东西,对于投降的大臣们,让他们恢复过去的职务,蜀地的百姓都称赞他。
第五段:邓艾在西部边境时,整治关塞,修建城堡。泰始年中(265~274),羌人作乱,频繁杀害刺史,通往凉州的道路断绝。那些活下来的将士百姓,都是依赖邓艾所修筑的堡垒。
乾隆廿七年(1762 )乾隆下江南,来到了苏州的狮子林游玩,一时雅兴大发,唤随从备砚,挥笔写下“真有趣”三字。这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觉得不免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
乾隆立刻明白了他的用心,也觉得这样太俗,传出去有损名声,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黄喜,成了“真趣”二字。
仅仅一字之差,就使得这几个字的味道变了很多,格调也变了很多。因此在乾隆走掉之后,那里的官员就在那个风景区里建了一座亭阁,以这两个字当作的名字,这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里面的真趣亭。
扩展资料:
乾隆皇帝曾六次游览狮子林,并留下大量题字和“御制诗”。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弘历二巡江南到苏州,他取来倪云的狮子林图展卷对照着观赏狮子林。赐匾“镜智圆照”于狮林寺,双题五言诗《游狮子林》,此诗后被刻成御诗碑并新添一景名为“御碑亭”。
1762年,乾隆二游狮子林,因爱其景,为狮林寺题额“画禅寺”,在他临摹的倪云林《狮子林全景图》和倪氏原作上分别题字。将临摹之作“命永藏吴中”。
1765年,狮子林已归黄祖兴所有。乾隆游狮子林后(时称涉园),题下“真趣”匾额,又作“游狮子林即景杂咏”七绝三首、七律一首。回京后在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各兴建一座狮子林。1780年,游狮子林后作《狮子林再叠旧作韵》。
1784年,乾隆再次南巡,见到了徐贲画的《狮子林十二景点图》,十分感慨。乾隆五次游览狮子林,题写三块匾额,留诗十首、临摹倪云林《狮子林全景图》三幅。在皇家园林掀起了摹拟江南山水,效法江南园林的高潮。
1771年,乾隆在颐和园长春园东北角仿建狮子林,由苏州织造署奉旨将狮子林实景按五分一尺烫样制图送就御览,建成后名景点匾额均由苏州织造制作,送京悬挂。
1774年,承德避暑山庄建成,东部是以假山为主的狮子林,西部是以水池为主的文园,合称“文园狮子林”,乾隆对此园非常喜欢,称之“欲傲金阊未有此”。
皇家园林广泛采用了江南园林中廊、桥、漏窗与苏式彩画,引入堆叠假山的各种流派,大大丰富了北方园林的内容,是园林艺术史的重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