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
一、可对全业务过程进行内控。
①在业务发生前,进行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将每一小块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授权控制,建立企业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员工进行系统操作权限及对信息查询范围的设置,系统则保证了各个业务的实施都是有被授权的人员进行工作的;
②业务发生时,业务操作将会拒绝不符合规范的操作步骤,并会对实际情况与预算目标不符的业务操作进行否决或提请授权要求;
③业务发生后,数据分析控制会将不符合内外部数据的发生额及余额逻辑关系的,提交给监管部门,可以定时定期的将企业的实际目标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以此了解各个部门具体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原定的计划。
二、可以弥补人工操作的不足。
①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信息错误的问题。
②利用计算机和网路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工作,从而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③企业可以根据计算机会对操作人留下记录的特点对管理人员进行再次监督。
三、可对全业务范围实施内控。
erp系统是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对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物料等等的整合,最终达成高效化经营的目的。
erp是一个比较完整集中的实施内控的平台,可以对人、财、物进行全面的控制,解决了企业要利用多个平台才能实现内控的问题。?
弊:一:局限性。
erp系统虽然强大但不是万能的,它只可以对企业一部分的控制目标进行量化并不是所有,这就需要信息手段与传统手段的协调配合才能全面,有效的内控。
二:安全性。
网络是一个开发的环境,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外界不法分子对系统的恶意攻击,这就需要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
企业领导要加强信息化安全意识:
①对员工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
②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设置。
③定期更换用户密码。
④做好系统权限的检查工作。
三:成本问题。
企业的规模和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对erp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也无疑增加企业的开支。但为了企业的发展必要的开支也是必须的。
注意事项:erp系统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辅助的工具,不可过分的依赖。对于它的利与弊企业要去辩证的看待。根据企业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的对erp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成为企业的好帮手,规范企业管理,从而让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评价ERP软件系统的因素很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议大家从软件的功能、质量、技术的先进性、软件和服务供应商的实力以及价格等五方面的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1)功能
企业要将评估ERP软件的功能放在首位,按照常规,对软件功能的评价占50%左右的权重。一般而言,ERP软件主要包括生产、销售和市场管理、采购、配送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功能,不同企业对于不同功能有不同的需要,同时,企业也要求软件能够适应业务运作特色,从而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
(2)质量
软件系统的成熟、稳定、可靠以及软件供应商的服务状况对于企业业务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考察软件的质量。不仅包括软件的成熟度、可靠性,还要考察软件供应商的配合态度、软件演示情况、客户服务质量等软性的质量因素。
(3)技术的先进性
ERP系统作为一个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运作和管理的载体,技术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因此,要将技术的先进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对技术的评价需要从服务器平台、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结构、可控制的安全性、集成性、可开发性、INTERNET功能等方面来评价。
(4)软件和服务供应商的实力
ERP软件需要配置、安装、测试等实施服务以及持续的维护、升级支持,因此从选择一个ERP软件和服务供应商很重要。必须将供应商的实力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考虑。体现供应商实力的指标一般包括:供应商的生存能力、支持能力、供应商在本行业的经验、软件是否通过地方财政部门评审等,可以从供应商的美誉度、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功案例、第三方评价等方面获得信息和参考。
(5)价格
如上所述,需要根据软件整体拥有成本,考虑一个合适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