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份优质的周报
一份优质的周报绝不是流水账,而是要有业务进展情况,有分析总结,也有未来规划。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回顾历史,记录想法,梳理重点。
回顾历史一定是用周数据链路倒推工作情况,展示自己的工作进展和工作结果。数据是不会骗人的,通过结果数据来回顾上一周的工作,这也是在向他人同步自己的工作。
回顾历史后,则可以通过对结果数据的分析,从而进行总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记录你的想法非常重要,思考完成后的工作比机械的重复劳动更有价值。
对结果进行分析后,也要对过程进行分析。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前的工作结果,不断问自己,你才能得到改进方案。在做得好的地方做得更优秀,通过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在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所提高。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那么你还要对团队进展进行分析。在这一周中是否有进行培训,有没有进行团建活动,对员工是否做了辅导等,主要关注团队的变化。
总结过去完成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梳理工作重点。不要关注已经成为过去的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因此规划下一步则最为重要,明确接下来在新的一周要做的事情,并排好优先级。
在规划未来时,我们一定要聚焦,比如解决最重要的3件事。事情不能太多,如果你要处理10件事,那么也说明你的工作没有重点,有重心才会有效率。
当然在罗列自己的工作重心时,也可以思索:我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我做什么。要想如何才能更贴近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根据你的重点,调整每一项事项中需要使用的时间,以期拿到更多的工作结果。
接下来,你则可以写下你所需要的协同支持和资源。这时候他人也可以通过你的需求,给予你相关的反馈。
最后,写下你在本周的收获和感悟。收获不局限于拿到结果的方法思考,也可以聚焦到你拿到结果的感受,或者服务客户时让你感到心潮澎湃的瞬间,总之感悟不一而足,但前提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
所以写周报是非常有价值的,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周报主动发现、归纳、反思问题,从而不断精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第一,你千万别扎堆,抢着跟他去表现自己。
记住这句话:竞争意识会损害竞争力。你一旦因为不服,起了“比”的心思,你就已经被他给带跑偏了,你当然要吃亏呀。你要做的, 是找到自己的加分项 ,找到那个能稳定传递你价值的地方,坚持。比如,你擅长写材料,那就得把材料写得全单位有口皆碑。再比如,你的客户关系维系得好,那你就想方设法,多安排你的客户来会见你的老板。总之,要主动地去管理自己的口碑,形成标签,让别人记住你的特点。
为什么呢?因为咱们老实人,面对面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强的表现力,但是咱们干实事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点都不差的。只不过可能旁边那位太能表现了,那你的实力就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周报是什么, 周报其实是帮你每周提醒大家一次,“看啊,这还有个沉默的老实人,在认认真真干活呢 。”请注意,写周报的时候,我也给你个公式,叫作:
即便你们公司没有周报制度,你也可以用邮件或者微信的形式,向你的上级把工作做个备案。甚至你可以直接写上: 领导您忙,不必回复,仅供备忘 。一周、两周、三周,你只要坚持做这件事,你的工作价值就会被人看见。
第三,尽量避免和这个人同做一个项目。
一方面他确实会争夺大家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他的做法会严重干扰你的感受,就容易导致你的动作变形 。而且,两个人同做一个项目,每个人贡献多少,大家确实很难分清楚,可能只能根据印象分来,那会表现的人就占优势。但如果 你能争取到各自负责不同的项目,两个人在两个赛道上,那你们两个人的成绩、进度、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大家就能客观地去做对比了。
你只需要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对比,大家自然就会做出一个判断,叫作“这个老实人其实更胜任”,竞聘的时候,你当然就能赢。更何况,在沟通训练营的最后一讲,就像降龙十八掌的第十八掌,就专门告诉老实人,在竞聘的时候,怎么准备才能命中靶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效果特别好的办法,一句话: 让对方多表达自己。对方表达得越多,就会坦露越多的特征 ,那我们就越容易对他做判断。
问问题的时候,要多问开放性问题。什么是开放性问题?就是 让对方能自由发挥 的问题。比如对比一下看看,你可以这么问:假期过得好吗?答案是什么?“好““不好”,或者“还行”。你看,你就浪费了一个问题,你问了他,但是你没有拿到任何的新信息。
同样的意思,如果你换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问,你可以这么问:假期在哪儿过的啊?
那在三亚过的,东北过的,北京过的,都不一样。
好,你再接着问:“好玩吗?”
你看,又回到封闭性问题了,对方要么说“挺好的”,要么说“没意思”。话题又终结了。
但我们换个问法:“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这就是开放性问题,对方就会暴露出来更多的信息。
接着再问:“我要是从上海去一趟的话,你有什么建议吗?”
这个问题就重要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就能让我们知道,他是个热心的人吗?他是个愿意给别人出主意的人吗?他是个细心的人吗?他是个有同理心的人吗?
比如,这个人的同理心如果很强,他就会反过来问你:“你是自己去玩,还是带孩子去玩啊?”
你看,感受到区别了吗?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就要多问问题,多问开放性问题,让对方暴露出来的信息更多,我们就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