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亚马逊开始了跨境电子商务之旅。经过了2012年的调整,在2013年正式推出了亚马逊全球开店平台。亚马逊电商的出现给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卖家、成功的卖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首先,要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只有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数据背后的隐藏问题、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才能对商品做出正确的判断。其次,要学习如何进行推广,只有懂得如何进行市场推广,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需要建立良好的信誉,因为作为卖家的我们要和中国供应商打交道,要面对不同国家不同方式的要求,只有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做到最好。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2014年被很多业内人士称为跨境进口电商元年。这一年里,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创业公司、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入局,跑马圈地。
2014年到2015年,政策层面一直在释放跨境贸易利好。2014年7月,海关总署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和《关于增列海关监管方式代码的公告》、即业内熟知的“56号”和“57号”文接连出台,从政策层面上承认了跨境电子商务,也同时认可了业内通行的保税模式,此举被外界认为明确了对跨境电商的监管框架;此前“6+1”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开放给予了跨境电商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的海外商品只需要缴纳行邮税,免去了一般进口贸易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2015年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关于降低进口产品关税试点、税制改革和恢复增设口岸免税店的相关政策,表明了政府促进消费回流国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