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去西藏进行旅游的小伙伴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西藏和一般的省市地区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当地的居民大多也都是少数民族,这样以来的话关于前往西藏需要准备一些什么东西的问题也就开是接踵而至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吧~
去西藏要准备什么证件
1、去樟木、珠峰这些边境地方或者管制地带就必须要有边防证,有效期为3个月至半年。
2、会检查边防证的地区:阿里地区全境、珠穆朗玛峰、樟木口岸、亚东口岸、察隅、墨脱。
3、办理方式:户口所在地办理,或在西藏办理,推荐第一种。
去西藏怎么坐车
1、、第一次进藏,最好不要自驾或骑行,建议坐火车,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
2、目前西藏境内建成的铁路只有两条,青藏铁路和拉日铁路,拉萨火车站位于拉萨市西南向,日喀则火车站位于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占都村。
3、西藏目前开通航班的机场有五个,拉萨贡嘎机场(是航线最多、多数游客选择昌都邦达机场、林芝米林机场、阿里昆莎机场和日喀则和平机场。
4、民航公司有民航班车往返于拉萨和贡嘎机场之间,车次基本上与当天进出的航班相衔接的,价格为25元。
5、贡嘎机场也有许多出租车,可以几个人合租或包租,淡季150元左右,旺季250元左右,可以试试砍价看看。
去西藏要准备什么
1、西藏地区,除夏季之外,其他三季气温较低,即使在夏季早晚温差也会在15度左右。
2、夏季常备长裤、长袖、外套;春秋冬天,一定要备好加厚的户外衣物,最好是加绒防风防水的,可以带些暖宝宝。
3、如果要去爬山,需要准备好专业的登山装备,一套速干衣可以防止感冒哦。
4、建议自备日常洗漱用品,女孩子防晒一定要做好,当然怕晒的男孩子也一样啦。
5、关于手机通讯方面,除阿里和那曲外,西藏基本上网络良好,不用担心上网问题。
西藏有什么好吃的
1、西藏餐饮花费弹性较大,大部分小吃都不算贵,买之前可以问下价格。
2、糌粑、酥油茶、牦牛肉、藏面、甜茶、青稞酒都是藏区的特色。
人在旅途,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十个人程序员里面,有十个都会说自己学过网络协议,九个人都会说自己懂网络协议。但是面试的时候,问几个问题,能回答的可能只有两三个。
怎样能够更轻松地学习网络协议呢?这时候我遇到来,幸有一位大神替我指点迷津,这个大神就是前网易云计算的首席架构师。他甩给了我一本 网络协议神级文档,一起看一下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 内容展示到此为止,完整内容,需要资料 转发后私信资料即可获取
1.1为什么要学习网络协议
1.2网络分层的真实含义
1.3 ifconfig:熟悉又陌生的命令行
1.4 DHCP与PXE:IP地址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2.1从物理层至MA心层:如何在宿舍里自己组网玩联机 游戏
2.2交换机与VLAH:办公室太复杂,我要回学校
2.3 ICMF与ping:投石问路的侦察兵
2.4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关:欧洲十国游与玄奘西行
2.5路由协议:“西出网关无故人”“敢问路在何方”
3.1 UDP:虽然简单但是可以定制化
3.2TCP(上):虽然复杂,使用起来却轻松
3.3 TCP (下):西行必定多妖孽,恒心智慧消磨牙
3.4 socket :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4.1 HTTP:看个新闻原来这么麻烦
4.2 HTTPS:点外卖的过程原来这么复杂
4.3流媒体协议:如何在直播里看到帅哥美女
4.4 P2P协议:下载**分布式协议速度快
5.1 DNS:网络世界的地址簿
5.2HTTPDNS: 网络世界的地址簿也会指错路
5.3 CDN:你去小卖部取过快递吗
5.4数据中心:我是开发商,自己拿地盖别墅
5.5 ***:朝中有人好做官
5.6移动网络:去巴塞罗那,手机也上不了“脸书”
6.1云中网络:自己拿地成本高:购买公寓更灵活
6.2软件定义网络:共享基础设施的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6.3云中网络之安全:虽然不是土豪,但也需要基本保障
6.4 云中网络之QoS:室友疯狂下**。我该怎么办
6.5.云中网络之隔离GRE 、VXLAN:虽然住一个小区,也要保护隐私
7.1容器网络:来去自由的日子,不买公寓去合租
7.2容器网络之Flannel:每人一亩三分地
7.3容器网络之calico:为了高效说出善意的谎言
7.4 RPC概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8.1基于XML的SOAP:不要说NBA,请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
8.2基于JSON的RESTful接口协议:我不关心过程,请给我结果
8.3二进制类RPC协议:还是叫NBA吧,总说全称多费劲
8.4跨语言类RPC协议:交流之前,双方先交换一下专业术语表
9.1知识串讲:用“双*”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上)
9.2知识串讲:用“汉*”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中)
9.3知识串讲:用“双*”的故事串起网络协议的碎片知识(下)
9.4搭建一个网络实验环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内容展示到此为止,完整内容,需要资料 转发后私信资料即可获取
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也是我国法定的全民义务植树节。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出自赞比亚女作家Dambisa Moyo 丹比萨·莫约的作品《死亡的援助》
春姑娘在南国游历了好几个月,终于答应要到北方来做客了。风暖了,雪融了,苔藓悄悄冒出头,草地偷偷挑染了几撮头发,小叶黄杨也默默地抽出新芽来,大家都在努力地装点自己,期待给春姑娘一个大大的惊喜。
周末了,想聊聊曾经遇到过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儿。
维诺,是店面经理,马来西亚人,眼睛不大,皮肤有些黝黑。他的妈妈祖籍中国广西,爸爸是马来人,所以他跟我们中国人很亲近,还总是指着自己的肤色,很认真地说:“我白,是因为我妈妈是中国人。” 拜托,维诺,你比我们黑了好几个色号啦!
宝拉,是个人高马大的西班牙女郎,家在巴塞罗那,深邃的眼睛,五官很漂亮,有点像加肥加大的英国凯特王妃。
宝拉和我在甜点柜台,时不时地和我分享一下她的感情故事,还教我一点简单的西班牙语。
没多久,宝拉告诉我一个秘密,她对维诺怦然心动,可是她不敢表白。
我鼓励宝拉直接约维诺去喝一杯,宝拉很犹豫,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优秀的、帅气的维诺。果然单相思都是卑微的,不分国籍和肤色。
后来,宝拉和维诺恋爱了,全店都知道了这个喜讯,泄密的不是我哦。
再后来,他俩休长假办婚礼,分别在大马和西班牙。有情人终成眷属。我特好奇他们未来宝宝的肤色会像谁。
周末的晚班总是最忙的,常常一台收银机配两人,一个接单收款,一个备餐打包。
我和迈克一组,他18岁,爱尔兰人,大一新生,打暑期短工。
“您好,一共19欧” 迈克负责点餐,“找他81元”客人递过来一张百元现钞,我边说边转身。等我餐都备好拿回来,迈克还在数钱:“Megan,你怎么知道是81呢?”大哥,我们中国娃娃从小就背小九九了。
有一次我和阿米尔负责汽车穿梭餐厅,就是司机无需进店,开着车沿着专用车道实现点餐-交款-取餐一条龙。个别餐等待时间久一点的,我们会要求司机把车停到指定停车场里,稍后有人负责送餐到车。
阿米尔是巴基斯坦人,总夸中国好。他们又长又浓密的睫毛,实在要我羡慕不已。我打趣阿米尔“你们男生长这么漂亮的睫毛白瞎了”他马上回怼我“长你的小眼睛上就啥也看不见了”也是啊,哈哈。
阿米尔负责接单,我负责准备。有位客人点了炸鱼,需要多等5分钟。等食物做好,我却不知道是哪一辆车。我在内部对讲机里问阿米尔客人特征或者车牌号码。阿米尔忘了关掉点餐的大广播,就听停车场内的音响里:“一辆红色的福特,车主是一个大胖妞,超级胖!” 好吧,阿米尔,你知道我和那位客人四目相对的尴尬吗?
甜品吧里还有一位周末兼职的高中生克莱儿,当她知道我的年龄时,她开玩笑说应该叫我奶奶,我说好啊,我教你中文怎么说。克莱儿很聪明,一学就会,发音也没那么僵硬。
过了几日,真有中国游客来买冰淇淋,克莱儿热情地用中文打招呼:“你好”。
“克莱儿,你叫我什么?”我示意她秀一下汉语。“奶—奶”克莱儿的三声发音非常标准。同胞有些意外,又有点奇怪,好像我故意误人子弟,占她便宜似的。
曾经有一位点餐客人穿着T恤衫,胸口印了两个掌心大小的中文“产房”,我是真没想明白这个印刷是故事还是事故啊?
有位波兰小伙儿要做个三明治,英语不是很灵光,用手指着冷鲜柜台里的食材“这个”“这个”“这个”,火腿、生菜、西红柿,我按照要求逐一放置。鸡蛋是按个数收钱的,我问他要几个,“两个”他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成枪的样子。“八个?”我再次确认,同时伸出食指和中指,做胜利状。“不,不,两个”他又举起枪,我懵了。
他开枪,我胜利,僵持下,好在捷克的尤佳姑娘及时处理。原来波兰人手势中的2,是大拇指和食指,一如我们中国人手势中的8。
晚班打烊关店,有时候都已经凌晨四点,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大家又累又饿。“饿着肚子睡觉会做噩梦的,Megan,来我家吃点东西吧!” 热情的阿里邀请我和珺,还有乌克兰的安娜。
阿里个子不高,孟加拉留学生,和店里的其他几位孟加拉伙伴合租。
我们刚刚走到阿里公寓楼下,就闻到饭菜的香气,看到我们来做客蹭饭,几个“小黑”朋友开心得不得了“欢迎,欢迎”。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手抓饭吃。还跟拉乌学会了做正宗的咖喱饭。
因为来自非欧盟国家,我们的大学学费是当地孩子学费的三倍,为了交付高昂学费,我要在周末打两份工:早8点到下午4点在快餐店,晚4点半到9点半在大酒店厨房洗碗。
为了节约时间不迟到,我不得不小跑去赶工,还要在路上换好工作服。来自韩国的智完,看着我匆匆的背影“Megan,你是铁做的吗?”嘻嘻,我是肉做的,越来越胖。
我租住的临海公寓,房东是奥利弗,走起来,很慢很稳,一头白发梳得一丝不苟,一件黑色的呢大衣外套,一辆墨绿色的捷豹加长轿车,整栋楼是他的,半条街上的楼也都是他的。
我去交房租,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钞票,大拇指压上,右手拇指和食指快速捻。奥利弗喊着:“Megan,你在变魔术吗?再表演一次给我看看吧!”没问题,只要你不涨价房租,数几遍都行啊。
操着一口伦敦腔的马克,长相酷似汤姆·克鲁斯的约翰,还有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回到家里温柔似水的朱莉,以及最爱粉色和麦当娜的男同性恋斯蒂芬……
生命中总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儿,好多我已经忘掉了名字,但是他们的脸我还都清楚记得。只可惜没有留下太多照片,今天寄情于文笔,要记忆可以重现生机。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遇到的人和事,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我不会为他们停留,他们也不会为我驻足,我们彼此在各自的生命轨道中交叉穿行过,也欣然接受再见就真得再也不见的渐行渐远。
所有积累下来的回忆和纪念,都是我们生命旅行的明信片,一封封寄给岁月的博物馆,珍藏,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