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棋手在比赛中所取得成绩(得分率),参照晋升等级的对照表,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棋士等级称号。
棋士等级称号晋升对照表如下:
表中得分率计算:得分率=得分÷轮次×100%
二、按年龄分组的比赛,根据赛事类型和级别,可申请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相应棋士等级称号:
1、全国国际象棋少年冠军赛。8岁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一级棋士,1 0岁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候补大师,1 2岁及以上组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大师。
2、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举办的其它少年赛事,根据比赛类型和水平决定授予称号的标准。
3、按年龄分组的省级国际象棋比赛,最高组别批准等级为棋协一级棋士;市、县级比赛根据第四条第三款和第四款类推。
4、省、市、县级国际象棋幼儿(学龄前)比赛,最高申请称号为棋协七级棋士。
三、三个省及以上的比赛,混打前十名最高可授予棋协大师和候补棋协大师称号;如分年龄组,则十六岁以上组(含)前六名且得分率达到标准的最高可授予棋协大师称号;十二岁以上组(含)前六名且得分率达到标准的最高可获得候补棋协大师称号(每次比赛不少于200人参赛,每省不得少于40人参赛)。
扩展资料: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
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
②下列比赛的第一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一名;
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
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
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参考资料:
-国际象棋 (国际通行棋种)
国际象棋的比赛规则
谈到国际象棋,你会想到什么?高智商,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智商最高的十大名人吗?看看世界上最顶级的国际象棋运动员,他们都曾是世界冠军,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有哪些?
10.维斯瓦纳坦·阿南德,印度是现世界国际象棋棋王,其在棋盘上的思路超快,在世界享有盛誉。1987年,是世界青年象棋冠军,阿南德可以说是象棋奇才,几乎斩获了国际象棋比赛的大部分的奖杯,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9.米哈伊尔·鲍特维尼克,俄罗斯在国际象棋上保持了15年的冠军,1948年,首次获得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对国际象棋的发展作出很多的贡献,被誉为“科学训练之父”。是许多伟大的象棋选手的教练,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8.保罗·摩菲,美国6岁开始学棋,12岁被称为国际象棋神童,其对象棋的对战略概念的理解,领先于同时代的人。很不幸,他死于中风,就在洗澡的时候,享年47岁,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7.亚历山大·阿廖欣,法国在1927年,亚历山大·阿廖欣赢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锦标赛冠军,其思维具有独创性,1927年,阿列克辛以6胜3负的成绩击败了世界冠军卡帕布兰卡,1946年去世,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6.威廉?施泰尼茨,捷克国际象棋第一位正式世界冠军,在1886年到1894年,一直保持着头衔,而且是现代象棋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之一,斯坦尼茨是第一个依靠参加比赛获得奖金度日的棋手,于1900年病逝,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5.鲍比·费舍尔,美国绝对是国际象棋天才,15岁时参加国际象棋天才,1972年,成为世界冠军,不过后来他颇有争议,流亡了20年,2008年,在冰岛病逝,不是后来的遭遇,他绝对有可能超越很多的前辈,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4.何塞·卡帕布兰卡,古巴4岁开始下棋,在12岁时击败了古巴全国冠军胡安·科佐,自1914年以来,他连续10年只输掉一场比赛,在1931年宣布退出,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3.埃曼纽尔·拉斯克,德国从1894年到1921年,一直是世界象棋冠军,1921年负于卡帕布兰卡,失去冠军的地位,其在国际象棋方面,作出很大的贡献,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2.阿纳托里·卡尔波夫,俄罗斯棋界人称“大卡”,1969年,他获得了世界青年象棋冠军的称号,从1975年到1985年,他一直是世界冠军,2008年4月,与4000名古巴信息科学大学的师生同时对弈,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1.加里·卡斯帕罗夫,俄罗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提出了很多的国际象棋理论,22时,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冠军,在2005年宣布退役,思维非理性,感知力敏锐,是历史最强的十位国际象棋选手之一。
国际象棋的比赛规则如下:
棋盘和棋子:国际象棋棋盘由64个方格组成,交替为黑白两色。每方有16个棋子,包括一个国王、一位皇后、两位车、两位象、两位马和八个兵。
开局:棋局开始时,棋盘上的棋子按照固定的布局放置,黑方和白方轮流走棋。白方先走。
移动棋子:每个棋子有特定的移动规则。例如,国王可以在任意方向上移动一步,车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任意步数,象可以斜线移动任意步数等。
将军和将死:当某方的国王被对方的棋子威胁到无法逃脱时,称为将军。如果一方的国王被将军且无法逃脱,这一方将被判负。
吃子:当一个棋子移动到一个对方的棋子所占据的位置时,该棋子将吃掉对方的棋子,并从棋盘上移除。
兵的升变:当兵达到对方棋盘的最后一行时,兵可以升变为皇后、车、象或马中的任意一种棋子。
弃权和和棋:棋局中,玩家可以选择弃权投降。此外,棋局可能以和棋结束,如双方同意和棋、无法将对方将军、局面陷入僵局等情况。
计时:在比赛中,常使用计时器来限制每位玩家的思考时间。每位玩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所有着法。
这些规则只是国际象棋比赛的基本规则,实际比赛中还有一些特殊规则和竞赛规则,如长兵、兵的过路权、平局判定等。在正式比赛中,还需遵守组织或赛事的规则和裁判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