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3年(朝鲜王朝后期)开始,韩国就开始使用太极旗。大韩民国建国后继续延用。1949年,韩国文教部正式确定韩国国旗现在的样式:旗中央是太极图案,四周配以八卦图形。据韩国官方解释,太极图中的红色代表阳,蓝色代表阴,阴阳合一代表宇宙的平衡与和谐。火与水,昼与夜,黑暗与光明,建设与破坏,男与女,主动与被动,热与冷,正与负等,作为宇宙中两种伟大的力量,通过相互对立而达到和谐与平衡。
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据韩国的解释,国旗底色为白色,象征韩国人民的纯洁和对和平的热爱。而整个国旗则代表韩国人民永远与宇宙协调发展的理想。
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和谐、对称、平衡、循环、稳定等原理代表着中华民族对宇宙,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朝鲜半岛长期受中华文化影响,韩国国旗正是这种影响的反映。
中国的《周易》和道教在韩国颇有影响。1882年8月,两位李氏王朝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奉命赴日本谈判。当时李氏王朝尚没有国旗,这两位使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代表,没有国旗是不行的,两人商议,决定用《周易》中内涵丰富、富有深刻哲理的太极图作为国旗图案。于是,他们在去日本的船上绘制了一面太极旗。两人回国后,将绘制国旗一事向政府作了汇报,受到肯定和赞扬。第二年即1883年,李氏王朝正式颁布该旗为李氏王朝的国旗。
1948年,韩国政府成立时,决定将太极旗作为韩国国旗,并于1949年颁布了制作标准:太极旗横竖比例为3比2;白底代表神圣的国土;太极图象征宇宙天地浑成以及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间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太极的两仪为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阴阳。
28大杠走红非洲
作为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有多少人是坐在父母的自行车后坐垫上长大的,除了偶尔被夹到脚,没什么大毛病。
那个时候,谁家如果有辆“凤凰”或“飞鸽”自行车,就很了不起了。尤其是28大杠,以超大的车轮,高大的车身,极具标志的大横梁俘获一代人,一个扫堂腿才能骑上去,贼拉风。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自行车不是在家里落灰就是摆在咖啡馆当文艺古董,车库里早就换上轿车。
不过在国内早就淘汰的28大杠,在如今的非洲,不仅成了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财富的象征。哪家院子里停着一辆28大杠,跟开宝马奔驰没啥区别。
28大杠的走红,离不开坚硬不易破的材料和高座椅的人工学设计,轻易征服手长脚长的非洲兄弟们。
在自行车4S店喜提“大奔”后,下一项工作就是给车美容,什么漆面处理、豹纹车座、喇叭大灯样样不能少,考验车主和4S店老板想象力的时刻到了。
最常见的就是把国旗的配色反映到车身上,插上两面国旗,别提有多拉风。
只要你想,Nike牌也不在话下。保时捷、丰田,什么标志都能画。
除了自带全景天窗,还能涂上蓝天白云,骑上它唱一曲“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格瓦拉到死都没想到,自己的头像会挂在自行车挡泥板上。
洞洞鞋搭配花坐垫。再立上表达自己个性的签名“City Boys(城市男孩们)”,轻而易举成为全村最靓的仔。
星星车头,左右两个手电筒做车灯,车头还装了后视镜,谁看了不惊叹一句:讲究。
运香蕉、当“的士”28大扛的另类打开方式
由于非洲90%以上的人都从事农业活动,所以每当丰收运输粮食的季节,28大杠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自行车运货人一天能赚3—5美元(约合人民币19-32元),虽然赚的不多,却能够养活一家人,因此很多非洲小伙都选择这种创业方式。
尤其是非洲盛产香蕉,人们把香蕉制成酒再进行贩卖。从香蕉园到加工厂的山路,道路崎岖,成了很多人的困扰,但自从有了28大杠,能承载最多400斤的香蕉,让一众非洲老哥们不必再赤着脚奔波在路上。
试想一下,你骑着自行车,后面放着两袋大米,骑行在下坡路上,一不小心就会被惯性甩出美丽的世界,只好按着刹车步步惊心。但是我们的非洲老哥,绝不轻易向速度低头,不捏刹车是这群人对死亡竖起的中指。
除了载货,自行车最广泛的用途当然是载人,于是自行车的士诞生了。在卢旺达的自行车的士,几乎都是中国进口车,每公里收费100卢旺达法郎,相当于人民币8毛,当地人亲切的称这种车为:“包达”。
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穿着马甲的自行车“司机”在拉乘客
在客运站或人群熙攘的路口,自行车车夫要么聚在一起闲聊等生意上门,要么飞快地行驶在路边,后车座上载着身穿正装、刚下班的职员;或是怀抱小孩、采购归来的妇女。
在人多地少、失业率高的卢旺达,当自行车车夫是一个门槛低,自由度高的职业,平均每天能挣到3000卢旺达法郎(约合23元人民币)。
这些“司机”穿着制服马甲,后背写着“出租车”公司名、运营区域和编号,骑着装饰得鲜艳亮丽的28大扛,车头上还印着凤凰的标志。
“司机”们每天不停地骑车,有人梦想着有一天成为职业赛车手,其中一名叫内森·别克森的男子做到了。他把车骑到奥运会赛场上,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山地自行车项目。
越来越多的非洲人买得上中国自行车
在Lazada等东南亚电商平台,永久、凤凰、飞鸽等中国自行车也很抢手。在阿里巴巴国际站,28大扛可以低至三四百元,越来越多的非洲人买得上车。
靠自行车赚了钱的小老板,有闲钱的话会多买几辆自行车,然后出租给没钱买车的人,每天收点“份儿钱”。
在马拉维,有个黑人老板,开了一个自行车停车场。骑车过来做生意的人,可以把车停在这里,不限时间,每辆车收100夸查(人民币1元)。
同时他又在门口开了个修理铺,在车棚前摆个小桌,卖当地人爱吃的膨化食品。这么一间小小的车棚,做了三种生意。
有一辆崭新漂亮的28大扛,意味着可能娶到漂亮的媳妇,同时载两个妹子不在话下。
意味着孩子不用每天气喘吁吁赶到学校,有充分的精力可以学习,能够在天黑前到家,有时间跟伙伴们玩耍,也有时间完成作业。
自行车不仅是当地人身份的象征,还有可能作为传家宝传给下一代。当地人非常爱护自己的车,常常能看到他们把车推到附近的河边认真清洗,用牙刷刷干净链条,保养轮胎。
不过,非洲还有许多贫穷落后的农村,许多穷人尚在温饱线上挣扎,更不用说买自行车提高生活质量了。他们发明了一种木制的自行车,只有去做比较重要的事情或是需要搬运很重的东西时,才舍得使用。
在村庄泥泞的道路上,经常能看到非洲人推着自行车,由于需要装载的货物实在是太多,比成年男性的身高还要高的多,两个人费力推着自行车前行,还不能让货物倒下。
非洲打工人都这么努力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