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者通过速卖通、敦煌、兰亭集势等第三方跨境电商交易平台,获取供货商和创业者依托邮政跨境电商平台信息系统发布的商品信息。供货商和创业者在平台上接收来自全球消费者的订单。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如何
跨境电商物流模式主要包括中国国内快递模式、国际快递模式、邮政快递模式、网购保税模式及海外仓储模式,其中邮政快递模式覆盖中国跨境电商超70%的出口业务。
跨境电商平台有wish、亚马逊、starday以及速卖通,都有专业的物流运输路线。
国际快递在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快递业务。全球四大国际快递提供商为UPS、TNT、DHL及FedEx,此类国际快递提供商可通过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IT系统及本地化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物流体验,如通过UPS发往美国的包裹可在48小时内到达。
邮政快递覆盖了中国跨境电商超70%的出口业务,快递价格较低,网点覆盖范围广,但其运输速度并无优势。但是若货物未能在指定日期投递至收件人处,则负责投递的运营商需按货物价格的100%进行赔付。
网购保税模式,即商家将货物预先存放至由海关批准设立的供进口货物储存而不受关税法及进口管制条例管理的保税仓库,待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再收取关税,货物从保税仓发货,可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并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比均上升
2010-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比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2014-2016年货物出口贸易下降的趋势下,中国跨境电商仍上升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国内电商巨头布局跨境电商行业以及传统外贸企业集体向跨境电商转型。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达到9.0万亿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8.3%;前瞻根据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近几年的发展增速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5-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全国新增跨境电商企业超6000家,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2%。
2013-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主要以出口为主。根据2019年6月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跨境电商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而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1.9万亿元,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比达78.9%。前瞻根据近几年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测算,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口规模占比约为76.6%。
政策出台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对于跨境电商,国家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从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数量来看,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园正在快速发展。自2015年以来,我国国务院共批复了四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共有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规范跨境电商的政策。从目前跨境电商产业相关政策来看,税收调控仍是重点,另外在产业园发展方面,国家鼓励试点城市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事宜。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产业园发展模式与产业整体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