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降低了跨境贸易的门槛,使得国内商家可以直接面对海外消费者,为中小商家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许多商家开始入局跨境电商,以期扩大销售渠道,提高销量。一部分商家跟风在亚马逊开店,另一部分选择自建独立站,搭建跨境自营平台。在经历亚马逊“封店潮”后,前者损失惨重,后者实现了销量增长。
跨境卖家开始转变方向,选择自建商城。但对于非专业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站并不容易。来客推针对跨境商家的现实情况,推出跨境电商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商家快速建立属于自己的专业独立站。
随着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大数据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外贸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探索跨境电子商务,逐步完成转型和升级。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传统的外贸产业发生巨大变化,正式步入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时代。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新兴的对外贸易类型,影响着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也为众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传统的国际贸易逐渐随着互联网走向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出现,针对企业卖家的B2B平台也发展迅猛。这类平台因信息更透明而受到追捧,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企业高度依赖第三方平台运营,缺乏独立性,运营成本高和商品转换效率不高,早期的跨境B2B平台运营瓶颈也逐渐明显。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不仅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同时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对企业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经贸合作模式,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电子商务使他们非常容易地获取其他国家的信息并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的范围和行业
在2005―2010这五年中,中国对外出口经济年增长率维持在5%左右,对外贸易增长率很长时间没有突破10%。随着各行业的电子商务化,各大网上销售企业的形成与发展,从2011年起,跨境电子交易数量开始急速增加,仅2011年当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17300亿美元,到2012年全世界网络销售额达到22900亿美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近1/3。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对外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贸易额就达到了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交易的贸易额占对外出口贸易总额比较小仅在15%左右,但相比2011年的7%,同比增长100%。这样的情况表明电子商务模式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处于急速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收益有望在2016年达到对外出口贸易总额的30%,将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提升的强大推进因素。
2 大数据时代下的跨境电子商务运作
现今无论电子商务还是互联网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数据的应用,国内所有基于互联运作的公司都注重数据的保存与分析,因为数据可以带来新的产值增长动力。到2014年年末,阿里巴巴公司的每日交易数额可以达到3000万美元,每天的交易次数超过一万,近两年阿里巴巴的用户数量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00%。现在每年的三月份都在阿里巴巴园区举行中国互联网数据大会,近两年大会的主题都是大数据对于企业不同应用的讨论,马云表示:“将在未来十年内,在大数据前提下,关注基础数据,掌握更多跨境数据材料、残缺数据或者完整的数据服务,在速卖通等旗下跨境平台上,有来自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用户,数亿的交易物品,阿里巴巴有着大量的交易信息,其中数据纵横是平台运营中最值得拥有的。”[2]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普通软件或者硬件工具处理、开发、管理的大量数据集合。大数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全球各国大量不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可以进行精准营销;二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服务转型;三是传统企业面对产业模式升级压力时可利用大数据进行企业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