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含税价格除以1加其适用税率17%之和,公式如下: 21640/(1+17%)=18495.73(元); 2、应纳增值税为不含税价格乘以适用税率,按8个点税,公式如下:18495.73(元)X8%=1479.6(元) 税金,企业所得税法术语,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企业缴纳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
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是指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个人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除外。
扩展资料:
在税金的实际计算过程,通常是三种税金一并计算,又由于在计算税金时,往往已知条件是税前造价,因此税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综合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税率(%)(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税率(%)(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税率(%)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教材中的税率是经推导换算后的综合税率。推导过程如下(以市区为例):综合税率(%)所以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不含税造价×
税前520元,税点是3%,怎么计算税后价格
税点计算方法: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销售收入17缴纳,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3缴纳,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2、城建税按不同地区的纳税人实行不同档次的税率缴纳:税率为增值税的7 纳税义务人所在地在郊区各县城、镇范围内的,税率为增值税的5 纳税义务人所在地不在1、2项范围内的,税率为为增值税的1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5、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6、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缴纳(各地规定不一,元平方米)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销售收入17%缴纳,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3%缴纳,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2、城建税按不同地区的纳税人实行不同档次的税率缴纳;
3、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4、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2%缴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四十一条 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
税后价格即含税价,是指包含税金在内的计税价格,价格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不含税价格,就要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含税价格。
税前价格即不含税价,是指不包含税金的计税价格。如果商品价格为含税价,要换算为不含税价。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因为这就好像是默认的潜规则一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所示: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