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汤姆·惠特洛克(美)作词,吉奥吉·莫洛作曲 (Giorgio Moroder,意大利),Koreana组合演唱的1988汉城奥运会主题曲,英文名Hand in Hand ,汉语名手拉手。
歌名:Hand in Hand 手拉手
词:[美] 汤姆·惠特洛克
曲:[意] 吉奥吉·莫洛德(Giorgio Moroder)
演唱:Koreana组合
歌曲中文名称是《手拉手》。
这首旋律动听的电子乐是历届奥运会中传唱最广的主题曲,萨马兰奇曾认为其是最成功的奥运会主题曲,甚至考虑将它定为永久会歌。
Koreana这个临时组合算得上是实力唱将。在汉城奥运会开幕式上,他们身后的18000名合唱者,赋予了演唱一种磅礴的气势。
作曲家吉奥吉·莫洛德是一系列著名体育歌曲的曲作者,他同时也是被誉为最好的世界杯主题曲的《意大利之夏》的作者,作为意大利最著名的电子音乐先锋大师,他在1993年还曾为北京申奥创作《好运北京》。
这首意大利人、美国人、韩国人共同制作的歌曲,是真正的国际化合作。而歌曲段落末尾又揉进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仅此一点,使这首歌在全球流行化的同时,又因这个鲜明的民族标签而极易被识别。
歌词
Hand In Hand
We see the fire in the sky 我们看见空中的火焰
hand in hand
we feel the beating of our hearts together 感觉到我们的心一起在跳动
this is our time to rise above 这是我们的时刻,让这团火焰缓缓升起
we know the chance is here to live forever 我们知道机会永远会在这里
For all time 永远
Hand in hand we stand 我们手拉手
all across the land 穿越五大洲
we can make this world a better place in which to live
我们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hand in hand we can 我们心连心
start to understand 开始懂得了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打破在我们之间的那道隔阂的墙
A li la 阿里郎
Everytime we give it all 每次我们的给予
We feel the flame eternally inside us 我们能感受到心中那永恒的火焰
Lifts our hands up to the sky 举起我们的手
The morning calm helps us to live in harmony 早晨的平静使我们变得融洽
For all time 永远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that come between us for all time
打破在我们之间的那道隔阂的墙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打破那道墙
朝鲜族最出名的表演为什么是“阿里郎”
金基德(Ki-duk Kim,1960年12月20日-2020年12月11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奉化郡,韩国导演,编剧。
1993年,凭借剧本《画家与死囚》获得剧作教育协会最佳剧本奖。1994年,凭借剧本《二次曝光》获得韩国**委员会最佳剧本奖。1995年,凭借剧本《非法穿越》再次获得韩国**委员会最佳剧本奖。
1996年,拍摄了第一部**《鳄鱼藏尸日记》。2000年,推出实验作品《真相》,并组建自己的**公司。2003年,推出《春夏秋冬又一春》,角逐2004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4年2月,凭借《撒玛利亚女孩》第三次出征柏林**节。9月,凭借爱情片《空房间》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2012年,凭借执导的第18部影片《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13年6月,凭借执导的惊悚片《莫比乌斯》入围第70届威尼斯**节。
2014年,凭借执导的惊悚犯罪片《一对一》获得第71届威尼斯**节最佳影片奖 。2015年3月,受北京国际**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天坛奖”评委。2016年9月,金基德新片《网》在第73届威尼斯**节首映。
2020年12月11日,金基德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在拉脱维亚去世。
扩展资料:
金基德的早年经历:
1960年12月20日,金基德出生在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山村里长大,自小热爱绘画。
1969年,全家移居汉城,金基德在一所农业技学就读,在哥哥被开除后自己也被迫辍学,即中学还没毕业就辍学了,之后走进工厂。金基德的青春期几乎都是在工厂里度过的,为了谋生他离开学校后在各种机器前日夜劳作直至20岁入伍。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他常常低头向路面,边走边自言自语。
金基德的父亲对金基德过分严厉,一心希望儿子能开办工厂成为有产者改变家中贫困的现状。少年金基德极为惧怕父亲家常便饭式的呵斥,经常心情忧郁到连饭都吃不下,只好在饭后偷拔后院的大白菜充饥,乡下那种泥土砌的厕所也成为他躲避父亲的地方。1980年,20岁的金基德应征入伍,加入韩国海军。
1985年,金基德退伍,在教堂寻得一份差事,又在一家残疾人收容所里干了5年的体力活,同时坚持画画。1990年,金基德前往法国巴黎深造美术,并靠卖画为生,在法国蒙托利埃海滩画了两年画,没有参加任何官方展和其他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也弄过街道展,在那里知道了埃贡·希勒的作品。
-金基德
2009年,由100,000人参加演出的世界团体操和艺术表演史上规模空前的经典巨着《阿里郎》,引起了世界震撼性的极大关注。众多媒体纷纷以“梦幻般的迷人景象”“举世无双的艺术杰作”“不看终身遗憾”“朝鲜《阿里郎》公演的震撼魅力”“《阿里郎》演出气势磅礴”“朝鲜《阿里郎》公演受到广泛关注”……等标题广泛报道了这一盛事。
《阿里郎》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美传说的民族的名曲。这首歌曲富有民族风格,蕴含着朝鲜民族的情趣和感情,表现了民族的志向。我国人民喜爱《阿里郎》,唱着这首歌抒发自己的感情。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由《阿里郎民族》、《以军事为重的阿里郎》、《阿里郎彩虹》、《统一阿里郎》等场景组成。
《阿里郎》通过描写朝鲜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艺术地表现了朝鲜民族走过来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阿里郎》是团体操和艺术演出相结合的形式独特的作品。《阿里郎》自始至终有魄力的体操动作和优美的音乐和舞蹈,眼花缭乱的背景台图案和**画面,紧凑和谐,丝丝入扣。
参加《阿里郎》表演的有10万多名青少年儿童和国内和国际大赛获奖者等艺术工作者和运动员。他们的服装绚烂多彩,体操动作和舞姿飒爽优美。背景台和特种舞台,灯光和电化设备相结合,给人们呈现出梦幻般的场景。
大型团体操和艺术演出《阿里郎》是再现了朝鲜民族的历史,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志向的一部大型画卷。
从2002年开始,朝鲜族每年都会上演两次《阿里郎》的大型团体操,其反映了朝鲜人民反抗压迫的历史,是一部民族的史诗,是一部关于朝鲜族文化的画卷,是朝鲜人民引以为荣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