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兰静(1947-),小大鹏第三期生,由於父亲爱好京剧,严兰静自小就跟著姊姊严莉华至小大鹏学戏,专工青衣路线,由於嗓音独特、扮相优雅,坐科时就常至介寿堂表演,颇受注目。坐科期满,留队献艺,佳评如潮,为大鹏剧团1960年代到1980年代初的当家青衣台柱,天生一副「水灵灵」的嗓子,宛若空谷幽泉,冰泠泠直沁入心,而其扮相俊丽、神韵脱俗,加上柔弱含蓄的身段,剧评形容其为「冷香一抹,飞上诗句」,行腔转调之间散发「清幽空灵」的韵致。
严兰静曾拜金素琴为师,学习正宗梅派,但其私下也对张派(张君秋)戏路多所钻研,依照张君秋的唱片演过《银屏公主》、《春秋配》、《孔雀东南飞》等戏,维妙维肖、技惊四座。偶尔也演出荀派腔的《钗头凤》、《杜十娘》,一样以她清灵幽转的声音掳获观众的心。
《生死恨》为严兰静的代表作,在民国57年(1968)与高蕙兰双双获得国军文艺竞赛奖;而<断桥>更是其招牌戏,情绪转折拿捏恰到好处,化作一股幽怨哀愁,直叫听者动容。不过,民国71年(1982),严兰静随夫出国定居,偶尔回国做特定演出。1993年与1997年两度言派传人言兴朋合作,於国家戏剧院演出《蝶恋花》及新编剧目《秀色江山》,轰动一时,2003年又应美国侨界新世纪国剧中心之邀,与言兴朋於美国纽约演出《让徐州》。
舒昌玉,京剧乾旦。1927年出身于上海一户药材业世家,即四马路百年老店“舒同寿国药店”。14岁时父亲为了让
他继承祖业,一边上中学,一边掌管店里的财务。因父辈是生意人免不了应酬,所以少年时的舒昌玉常随忙于社交的父亲出入戏院和堂会,渐渐的和毫无家学渊源的皮黄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痴迷京剧,跑起了票房,在票房里,教戏先生认定他是一块学旦角的好材料,欣然收他为徒。票房中得遇德珺如的学生刘占虚为他开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刘先生得知他有献身京剧的意向,便提示:欲成名伶必须得到名师指点,必须精通唱念做打。后来适逢武生名家茹富兰和名旦朱琴心旅居沪上,他便天天去茹富兰处练刀枪把子,向朱琴心学习花旦戏。舒昌玉沉湎在京剧“大观园”里,无心读书,家里只得任凭他辍学;后又随随朱琴心、王幼卿、方传芸、朱传茗和茹富兰等名家学习。但家里的态度是:只许票戏,不许吃戏饭。但舒先生只爱皮黄不爱地黄。随着解放后艺人地位的提高,于50年舒先生弃商从艺,在“舒同寿国药店”子承父业当老板的机会,也被他自动放弃了,下海成为专业演员,踏上了红氍毹,这一年他23岁。代表作为《生死恨》《凤还巢》《宇宙锋》《二堂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