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传媒学院邮编是多少 武汉传媒学院的邮编为430205,该校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凤凰大道二号,是一所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二、武汉传媒学院简介
武汉传媒学院(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现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传媒文化与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环境优美,实际占地面积1050.7亩,建筑总面积31.41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光谷藏龙岛,东临凤凰台,西傍汤逊湖;分校区位于孝感市大悟高铁经济区,现已基本竣工并部分投入使用。
学科建设优势明显,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电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7个学院,现开设31个本科和6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管、工、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校生近万人。学校拥有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3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门湖北省精品课程,3个湖北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1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承担着99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科研项目。
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与现代传媒教育相适应的系列演播厅、演艺厅、观片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中心、视听配音实验室、摄影棚、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高清视频制作实验室、数字电视多功能实验室、电视直播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等55个实验室以及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等专业教室。包括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广播电视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在内的118家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签订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协议,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者超过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超过60%,尤其是拥有一批来自传媒业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近五年在各类竞赛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项700余项。
办学特色鲜明,硕果累累。建校十四年来,学校通过科学定位,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强专业、重实践、敢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优势专业院校”、“中国传媒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品牌院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和“2014年度华中地区热门报考院校”等荣誉称号。我校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 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选择出国留学读研的毕业生也逐年递增。
当前,学校以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为推手,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办学特色,培育办学优势,为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传媒特色鲜明的综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武汉学院邮编
一、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邮编是多少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的邮编为430083,该校地址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黄家大湾1号,是一所专门培养具有外语特长的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简介学院座落在风景宜人的东湖之滨,坐拥湖光山色,尽享武汉著名景点“东湖绿道”秀丽风光。校园北邻武汉火车站,高铁、地铁、公交全方面覆盖,出行尤为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80余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00余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63万余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
目前,学院共设有35个专业,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旅游英语”专业为武汉市重点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7000余人。
学院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实习实训条件,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0余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70余个。为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院还专门建起了功能全面的多语种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包括400余座的开放性外语自主学习室、同声传译实训室、教学录播厅、教学影视观摩厅、境外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站等)。
学院组建富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400多名,副高以上职称占35%,80%以上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11位“楚天技能名师”。为加强外语教学,体现国际化办学特色,学院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十多名专职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
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服务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外语+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高级护理”和“动车乘务”专业获批两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多次获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家级、省级的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争光夺奖,捧回了全国高职专科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三等奖;“用友杯”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二等奖;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及省级以上荣誉。多名青年教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8+1”城市商业圈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建立了17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2+1”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实现就业的双向选择。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武汉光谷核心区的地理优势,与武汉市东湖高新产业开发区管理局建立密切校政合作关系,在政府人才部门主导下,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定向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培养配套服务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运行,学院抓住机遇与铁路部门深度合作,定向培养高铁动车乘务员。目前学院与武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定向培养及输送了1000多名高铁动车乘务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动车乘务员培训基地。2013年5月,学院加入“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武汉铁路局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引进国际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服务理念,定向培养五星级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是学院的特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逐步推进以及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学院的应用英语、应用法语、应用西班牙语、商务日语毕业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供不应求。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商务、护理、汽车技术服务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均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在校期间可选送到上述高校短期交流学习,毕业后可以申请到上述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本科和硕士,已有300多名学生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走出国门,提升学历层次。
武汉学院邮编是430000。
武汉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
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先后投入20余亿元建设新校园,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已累计资助1.62亿元。
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