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150000
通河县面积5755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通河镇,邮编:150900。代码:230128。区号:0451。拼音:TongheXian。
行政区划
通河县辖6个镇、2个乡:通河镇、乌鸦泡镇、清河镇、浓河镇、凤山镇、祥顺镇、三站乡、富林乡。境内有:清河林业局、兴隆林业局办事处、岔林河农场。
历史沿革
通河县,原名大通县,以境内大通河得名。后因与青海省大通县重名,改称通河县。清代属呼兰城守尉辖地。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吉林将军于松花江北借地设站,其中“崇古尔库站”,即今通河县三站乡驻地。清末,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吉林将军奏准,于崇古尔库站设置大通县,隶属依兰府管辖。同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三日),知县张熙“开用关防任事”。1908年6月24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朱批,仍以松花江为天然界线,“吉省汤原、大通两县所属江北地方”,“改归江省管辖”。大通县划归黑龙江省兴东道管辖。1909年(清宣统元年),将江南方正泡地方划出,设置方正县。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6月,裁撤兴东道,大通县由黑龙江省直辖。因与青海省大通县重名,奉令于1914年4月将大通县改为通河县,同时将县署迁至岔林河口“县治城基”(今通河镇)。同年6月,改隶绥兰道。1929年1月1日,将境内北部凤山镇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1933年10月改县)。同年2月,裁撤绥兰道,县、局均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三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改隶三江省管辖。1939年6月,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1946年8月,划归松江省管辖。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隶属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划归绥化专区管辖。1958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0年5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1965年6月,划归新设立之松花江专区管辖。
1992年,通河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中游北岸。东邻依兰县,南与方正县、宾县以江为界,西与木兰县毗连,北与庆安县、铁力市接壤。全县总面积5675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5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万人;朝鲜、满、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占3.2%。县政府驻地通河镇。(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凤山县位于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北部。中华民国时期设治,隶属黑龙江省。凤山县,地居岔林河上游。清朝晚期仅有少数猎户,中华民国初年始有垦户,1914年设凤山稽垦局,1925年裁去。1927年开发林场后,户口日盛,距县城较远,“鞭长莫及”。1929年1月1日,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于凤山镇设置凤山设治局。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同年7月30日,省政府批准了省民政厅为凤山设治局划定的与四邻的行政区划界线。东北沦陷后,按伪民政部的规定,1933年10月1日,将凤山设治局改为凤山县,为丁等县。初隶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1939年6月1日,撤销凤山县,并入通河县。(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原名大通县。此地早在周以前为肃慎地;战国时期属貉地;汉时届沙地;后汉、三国时期为扶余奴隶制王国的属地;晋仍之;后魏、北齐时期届勿吉地;暗时属__黑水部,唐时属黑水__;辽时为生女真地;金属上京会宁府。一元时为或赤厅分地,属合兰府水达达等路;明时属于奴儿干都司统辖;清初为呼兰副都统辖地,乾隆年间于此地设置崇古尔库站(即三站),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于三站设大通县,辖境包括通河和方正两县,隶属干吉林依兰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实行行省制,以松花江为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省界,通河县改隶黑龙江省,为绥化府所辖、民国三年(1914年)将县治移至岔林河东岸,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改名通河县,隶属黑龙江省为三等县,同年将本县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凤山镇没治局所辖。伪满洲国成立后,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一日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本县划属新设的三江省所辖,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撤销凤山县,将其并入通河县。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三江、东安两省合并为合江省,通河县为合江省所辖。全国解放后,恢复东三省,通河划属黑龙江省管辖。
链接:《通河县志·历史沿革》
2000年,通河县辖5个镇、9个乡:通河镇、乌鸦泡镇、清河镇、浓河镇、凤山镇、创业乡、依山乡、祥顺乡、三站乡、蚂螂河乡、桦树乡、洪太乡、富乡乡、岔林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351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通河镇44116乌鸦泡镇7223蒲阿镇17803浓河镇15535凤山镇6396样顺乡13113三站乡11431富乡乡9514桦树乡8299依山乡7809岔林乡8286洪太乡6402创业乡6452蚂螂河乡5536清河林业局虚拟镇20269兴隆林业局虚拟镇10607岔林河农场虚拟乡3661清河农场虚拟乡1063
2021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通河县上榜。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通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通河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2020年3月,通河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通河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2月,通河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9年1月,通河县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邮编:150000
方正县面积2993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方正镇,邮编:150800。代码:230124。区号:0451。拼音:Fangzheng Xian。
行政区划
方正县辖3个镇、5个乡:方正镇、会发镇、大罗密镇、天门乡、松南乡、德善乡、宝兴乡、伊汉通乡。境内有:方正林业局。
历史沿革
方正县,以县城北之“方正泡”得名。清代,属吉林将军辖区。清末,方正泡一带,属大通县(今通河县)跨江设治管辖。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清廷批准,将原大通县所属江南方正泡地方划出,设置方正县,驻方正泡街,隶属依兰府。中华民国成立后,1914年6月,实行道制,方正县隶属吉林省依兰道。1929年2月,撤道由省直辖。时为三等县,总人口3.8万人。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1945年 “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初隶哈东专区,1947年8月专区撤销后由松江省直辖。1951年为丁等县,全县共7.3万人。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归黑龙江省直辖。1956年3月,隶属牡丹江专区。1970年4月,划归松花江专区。1991年2月,国务院批准,划归哈尔滨市领导,从4月1日起正式归属哈尔滨市。
1992年,方正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张广才岭西北麓,玛**河(蚂蚁河)下游,全县版图如一弯尺,横陈在松花江南岸。东与依兰县为邻,东南与林口县、海林市接壤,南与尚志市、延寿县毗连,西与宾县分界,北与通河县隔江相望。全县总面积2969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5个乡、镇,总人口2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万人;回、朝鲜、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县政府驻地方正镇。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土名方正泡。方正地名的由来,是以城北的一个水泡,故名.最初这个水泡称“膀头泡”,设县时曾以此作为地名,但很不雅致,便取其相似音方正为县名。随之亦称此泡为方正泡。很多资料记载,县名取于方正泡。
此地远古时属息慎地;周属肃慎地;两汉属挹娄地;南北朝时期归属柔然;隋迄唐初属勿吉,后属忽开洲;金归会宁府管辖;元归合兰府管辖;明属胡尔哈部;清为宾、依两县的辖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大通县的辖地,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设具,县治所在松花江北岸三站,后因该站投归黑龙江省,便迁移改设县治放松花江南畔旗产公田地界中,以县城北门外的方正泡命名为方正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方正县属吉林省,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了省公署官制,确立东北为五省,方正县为吉林省的乙类具;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方正县划属三江省所辖,在此之后的历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直至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方正县划属松江省。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划归黑龙江省所辖。
链接:《方正县志·历史沿革》
2000年,方正县辖4个镇、11个乡:方正镇、沙河子镇、大罗密镇、会发镇、宝兴乡、奋斗乡、育林乡、永建乡、德善乡、新安乡、天门乡、伊汉通乡、松南乡、永丰乡、蛛河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5513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方正镇 45435 会发镇 12437 大罗密镇 11535 抄河子镇 8354 天门乡 19556 松南乡 14356 德善乡 13630 珠河乡 8148 宝兴乡 11456 伊汉通乡 11853 永丰乡 7440 新安乡 4235 永建乡 5636 育林乡 1807 奋斗乡 2740 方正林业局虚拟镇 44207 沙河子农场虚拟乡 2688
2005年2月2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方正县将松南乡的建国村、伊汉通乡八名村划归方正镇管辖。(黑民区[2005]11号)
地图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方正县上榜。
2020年6月,方正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2020年3月,方正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8年2月,方正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7年12月,农业部认定方正县为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