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开原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是辽北古城,隶属铁岭市,位于铁岭市的东北部,辽河中游东测。东与西丰县、清原满族自治县相毗连,南与铁岭县交界,西与法库、昌图县接壤,北邻吉林省梨树县。东经123°43′-124°48′,北纬42°6′-42°53′。东西长89.4千米,南北宽86千米,总面积2824.78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辖区面积2828平方公里,设21个乡镇街,总人口58万。开原东部属长白山余脉,林木茂密;西部为松辽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地质特征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新华路28号,邮编:112300。行政区划代码:211282。区号:0410。拼音:Kaiyuan Shi。
开原市自然条件较好,是国家重点产粮区和商品粮基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高梁等。油料作物以大豆著名,经济作物以烟草为主。开原盛产山楂,主要特产有大蒜、大白菜。全市森林面积136万亩。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人参、蕨菜、榛子、木耳、蘑菇和人工培育的中草药等。食用菌、人参、亚麻、芦笋、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较快。养猪、养鱼、牛、开发的“三养一开发”成了地方特色。
开原市地下矿产资源有金、镍、铝、铜、锌、煤、大理石、石灰石、建筑石料等20余种。基中大理石储量9.1亿立方米。“黑白花”闪长岩是不可多得的饰面石材。沙金为本市主要矿产之一,储量较大。本市工业基础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现有工业企业15个门类,主要有采矿、机械、农机、化肥、水泥、纺织、酿酒、榨油、印刷、食品、造纸骨胶等。工业主要产品中,明胶、罐头、亚麻布、服装、工艺美术等21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
开原市交通便利,长大铁路干线从贯市境西部,开丰支线铁路向东通往西丰,并有29条铁路专用线。公路以京哈、辽开、沈平线为骨干,另有县乡两级公路成网。
开原市内老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清代以前一直是设府的边防城镇。城内有古塔、清真寺、中原寺、药王庙、关帝庙、钟鼓楼、金线河等20余处。此外,还有位于老城西南的崇寿寺塔,始建于辽金时期,塔高47米,成锥形八角13层密檐式。它与城中心13米高的钟鼓楼相响应,形成了“钟楼远眺,古塔朝霞”的美丽景观。
自然地理
地形山脉
开原地势东高西低,南北多丘陵地带,东南多山,属长白山支脉。西部地势低平,为清河、辽河冲积平原一部分,土质肥沃,适于机耕和灌溉,为全县产粮区之一。中部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带。境内有辽河、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大小河流166条,水利资源丰富。全境为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开原东西宽为102公里,南北长为65公里,总面积为3164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属山地丘陵,海拔在200-600米之间。主要山峰有城子山、砬子山等,海拔在800米以上。西部为冲积平原,海拔在50-100米之间。
水文状况
开原境内大小河流160多打,主要河流有辽河及其支流清河、寇河、柴河、沙河等五大河流。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关门山水库等大小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有三大水系,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
气候特点
开原市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期长达4个月,最冷月份在1月,平均气温在-14.5℃左右,极度低温为-35℃;夏季炎热,一般可持续3个月,最热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在23℃-24℃左右,极度高温为36.5℃。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585小时,以五六月较长,十一、十二月较短。初霜期在9月下旬,4月末为终霜期,无霜期为145—165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45米。
自然资源
开原资源丰富。境内有辽河、清河等大小河流11条,清河水库、南城子水库等大中型水库9座,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铝、煤、大理石、石灰石、花岗岩等20余种,品位高、储量大,极具开发价值。野生动植物资源充足,榛子、山野菜、食用菌、中草药、林蛙等开发前景广阔。名胜古迹众多,咸州古城原貌古香古色,大清河山水相依,七鼎龙潭寺气势恢宏,象牙山、砬子山群峰竞秀。
地名由来
元太宗七年 (一二三年)曾在黑龙江境内设置开元万户府,后来治所移到黄龙府 (今吉林省农安县)。元成宗元贞二年 (一二八六年)改开元万户府为开元路。明洪武二十一年 (一三八八年),开元路治所又移到咸平府 (今辽宁开原老城),并改元为原,“开原”名称由此而来。开原老城是明代兴建最早的古城之一,素有“辽北古城”之称。
历史沿革
秦、西汉至晋属扶余地。
北魏属勿吉地。
隋为黑水__所属。
唐初属燕州黑水府。
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八三七年)属渤海国地,隶属上京龙泉府。
辽为黄龙府地。
金为会宁府地。
元属开元路。
明在此地设三万卫、辽海卫、安乐州。
清康熙三年 (一六六四年)撒销三万卫,置开原县,属奉天省。
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隶属奉天省。
解放初期属辽西省。
1954年划归辽宁省。为铁岭地区辖县。现为铁岭市辖县。
1988年撤销开原县,设立开原市(县级)。
2000年,开原市辖11个镇、8个乡、4个民族乡:开原镇、老城镇、威远堡镇、庆云堡镇、中固镇、八棵树镇、金沟子镇、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莲花镇、靠山镇、业民镇;上肥地满族乡、下肥地满族乡、黄族寨满族乡、林丰满族乡、李家台乡、马家寨乡、三家子乡、城郊乡、城东乡、古城堡乡、柴河堡乡、松山堡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52973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开原镇 129124 老城镇 25031 中固镇 27754 庆云堡镇 25463 八棵树镇 27545 威远堡镇 22312 金沟子镇 26644 八宝屯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 20699 靠山镇 12217 莲花镇 14159 业民镇 21483 城郊乡 29129 城东乡 17176 古城堡乡 10609 三家子乡 16186 马家寨乡 12022 柴河堡乡 7084 黄旗寨满族乡 14547 上肥地满族乡 9979 下肥地满族乡 13862 松山堡乡 19146 李家台乡 18709 林丰满族乡 8856
2002年2月6日辽政[2002]38号文件批复:撤销开原镇,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城郊乡,设立兴开街道办事处;撤销老城镇,设立老城街道办事处;撤销古城堡乡、八宝满族锡伯族朝鲜族镇,合并设立八宝镇;撤销柴河堡乡、靠山镇,合并设立靠山镇;撤销三家子乡、庆云堡镇,合并设立庆云堡镇。
开原被称为“三国故都”“五朝重镇”
“三国故都”即大金、东夏、东辽的开国都城。
辽代末年,女真完颜部分布在以咸州为中心的周边广大地区,隶属于咸州兵马司。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阿骨打起兵伐辽,首战告捷。当年十月攻克宁江城,至十二月初拿下咸州。随后,阿骨打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1115年)正月壬申日在咸州建国称帝,年号为收国元年,《全辽志》及《辽东志》均有记载。
金末,成吉思汗兴兵,金对境内辽代遗民契丹人心存疑虑、戒备,恐其与蒙古人呼应,故下令境内各地,凡有契丹人居住者,须以二户女真夹一户契丹。耶律留哥不能忍受金人这种歧视而逃走,1212年在韩州(今梨树县偏脸城)、隆安(吉林农安)一带扯旗聚集契丹人与金对抗,1213年耶律留哥乘势攻下咸平,进而称辽王,“遂都咸平(今开原),号为中京”(《元史》卷149,《耶律留哥传》)。
建东夏国的蒲鲜万奴是金末大将,耶律留哥攻破咸平后,1214年他受命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耶律留哥,但轻敌战败。不久留哥内讧,万奴趁机收复咸平。就在同一年,朝廷迫于元军攻势迁都,北方诸路鞭长莫及,1215年,万奴见金已无希望,一狠心叛金裂地自立,在咸平登基,称天王,国号大夏_年号天泰。几年后,迫于压力迁都至今吉林延吉。
五朝重镇
辽为咸州城,金为咸平府城,元为开元路城,明为辽东地区的北路屯兵城,清为辽北驻防城。在这五朝,开原城一直是辽北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开原市位列第315名。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开原市上榜。
2019年3月,开原市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开原市为2009年国家园林城市。
2005年,开原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41名。
邮编:410000
长沙市雨花区地处长沙市的东南方向,下辖7个街道办事处、1个乡、1个镇,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雨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长沙市的东南门户,占据了长沙市东南两个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是长、株、潭三市融城的接合部、桥头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内有长沙汽车南站、火车货运南站和“五纵五横”的道路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区中心地带距长沙火车站、黄花国际机场仅十多分钟车距,距株洲、湘潭两市均只有半小时车程。
雨花区有着坚实雄厚的工业基础,区内有银河信息、九芝堂药业、海利化工、长沙卷烟厂、浦沅机械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近年来,宏生堂药业集团、亿利达中央空调、天剑服饰、泰宝制药、庐山实业、世达高新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雨花区投资创业。占地15平方公里的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是我省重点投资项目,已被列入长沙市“二区六园”的基本规划,是各类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黄金宝地。
雨花区商贸业十分发达。长沙商界有句口头禅:湖南市场在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雨花区既有友谊商城、通程百货等大型商业集团,也有家润多、新一佳、旺和等一批大型超市。区内现有29家专业市场,14家大集贸市场。高桥大市场是全国八大综合批发市场之一,1998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高桥建材市场是全国规范化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每年一届的湖南(国际)农博会在这里举办。这里已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国现代农业博览交易中心,是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工程。
雨花区的农业具有鲜明的都市特色。区内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出产丰富,素有省会“菜蓝子”的美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南方城郊型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落户区内,蔬菜、花卉、水产、水果等十大基地建设迅猛发展。占地5000亩的长沙花卉大世界是湖南最大的花市,是农业走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雨花区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被誉为长沙市的生态城区。区内有被喻为天然氧吧,占地3000余亩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这里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是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有享誉盛名的同升湖山庄,那里群山环绕,湖光美景尽在眼底,这里可以让你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名都花园、颐美园、碧翠园、巴黎香榭、白果山庄等一批特色鲜明、风景如画设计独特的建筑群落,为古城长沙增添了不少秀美和都市现代气息。同时,雨花区委、区政府为打造一个“开放、文明、友善、诚信的投资环境,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速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等政策,对来该区发展的投资者从机制和政策上予以保护、扶持和奖励。区“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免费为投资者代办从立项到审批的所有行政审批手续,为投资者开通一条快捷方便的“绿色通道”。
自然地理
雨花区东北侧为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带,地表发育的土壤多为沙土,山势较陡峭,山脊多不相连。东侧和东南侧为红岩丘岗,海拔一般 100米左右。
雨花区探明储量的矿产3种,矿产地23处,已探明的矿产有粘土、石灰、矽砂等,主要矿产探明的储量:矽砂386万吨、石灰石392万吨、红砖粘土1048万吨。
雨花区有流淌都市田园风光的大自然山庄,有被喻为“天然氧吧”、“绿色银行”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公园。依山傍水的同升湖山庄内嵌一座水库,如一颗绿色明珠,是雨花的一张天然山水名片。区内植被覆盖面广,全区实有绿地面积86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74平方米。2005年新增绿地73.5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1.1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03%。
空气质量居全市之首,是现代人居的首选之地。
历史沿革
雨花区因区内南部的雨花亭而得名。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 。
2004年年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
人口民族
2005年年末雨花区总户数137185户,同比增长4.0%;户籍总人口48.81万人,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人口75650人。总人口中,18岁以下人口7.44 万人,18—35岁18.53万人,35—60岁17.09万人,60岁以上5.75万人。2005年共迁入人口38712人,迁出人口16790人。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得以提升。全年出生人数5099人,出生率为9.99‰;死亡1212人,死亡率为2.37‰,自然增长率为7.61‰。计划生育率达99.45%。独生子女保健费、放弃再生育奖励费、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费到位率均达100%。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7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5/10万以下。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区级新增养老保险职工5878人,新增医疗保险724人,新增失业保险2701人。全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38万元,月人均发放低保金91.9元;发放农村低保金147.18万元,月人均发放37.3元;发放特困家庭医疗救助金92.3万元,受益家庭达407户;救助生活无着落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282人次,救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
东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6元,其中人均工薪收入10585元,经营净收入621元,财产性收入195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90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性支出3506元。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8元,同比增长15.78%,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3%,其中工资性收入2627元,同比增长16.4%;家庭经营纯收入3185元,同比下降2.2%。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76元,同比增长13.5%,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1955元,在消费分类中增长最快的是交通和通讯及衣着支出,分别增长91%和8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53.14平方米,同比增加1.18平方米。
风土人情
元宵节这天,乡村里就会组织灯笼队来城里舞龙灯。龙灯队伍由执事擎“火神庙”前导,旗牌手提长方形灯笼,-单位或祠堂庙宇名称。长号开队,金鼓唢呐齐鸣,各式牌灯齐列两旁护卫,龙身蜿蜒翻腾,拼凑各种图案,街邻竞相鸣炮。妇女多年不生育者,接龙灯到厅堂,以龙身绕妇人一周,以盼来年生子;或将龙灯缩短,上骑一小孩绕厅堂一周,取“麒麟送子”之意。狂欢一夜后,将纸灯烧毁,龙头放庙归位,这就叫做“完灯”。
春节舞狮是长沙人的旧俗,如今一些地方还在延续,狮身一般用黄布或饰以五彩苎麻如狮毛状,俗称“狮王被”。玩狮者为两名健壮青年,在“狮王被”中做摇滚纵跳等动作;狮前一人戴假面具扮“土地菩萨”与狮共舞。如家有病人,迎狮子至病人室内走一圈,谓可祛除灾厄;将初生婴儿置放狮子口中片刻,谓可获狮王庇佑。舞狮时,各家燃放鞭炮助兴。舞狮完毕,将狮王被等摆于厅堂上首,扮土地菩萨者唱迎春赞词,当时叫“赞土地”,说的都是吉祥话,以获主家高兴而给大红包。
经济概况
2005年,是“十五”计划执行的最后一年,在长沙市雨花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提质”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产业建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三力”雨花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一、综 合
经济总量再次跃上新台阶。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71.49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4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14.52亿元,同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46亿元,同比增长14.3%。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1、5.8、6.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4%、47.4%、52.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99:52.8:46.2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55617元,同比增加4210元,同比增长8.2%;按常住人口(60万)计算,人均GDP 达45248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人均GDP达5525美元。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80168万元,同比增长41.2%,实际可用财力达940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93514万元,同比增长37.2%。“亿元方阵”强势崛起,2005年左家塘、雨花亭两街道在全省率先进入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街道,高桥、侯家塘两街道实现财政收入过亿元。
2005年全区经济运行呈以下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增长实现重大突破;二是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三产业占比增加,二产业占比下降;三是各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略高于二产业;四是工业总量增大,保持温和增长;五是投资速度减缓,结构有一定改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有待改善和升级,工业化进程有待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增强;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三产业发展有待实现重点突破。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温和增长。全区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207.88亿元,同比增长16.9%,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0.03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5亿元,同比增长14.96%。
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6.89亿元,同比增长9.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1.8%,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5.66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46亿元,同比增长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37亿元,同比增长39.5%;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2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8.7%。大规模工业增加值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6.79亿元,同比增长8%。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0.25亿元,同比增长7.7%。
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加强,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4.60亿元,同比增长29.18%,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2.9%。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53亿元,同比增长40.4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9.55%。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13.86%,同比提高12.97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54238元/人,同比增长9.69%;总资产贡献率为39.66%,同比降低12.6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为100.63%,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32次,同比降低0.03次;资产负债率为35.14%,同比降低8.3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8.35%,同比提高3.60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8.39%,同比提高32.5个百分点。
全年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2.46亿元;房屋竣工面积112.0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5亿元,同比增长17.8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8.31亿元,同比增长22.37%。房地产开发投资40.20亿元,同比增长19.4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为36.04%。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开工项目134个,新增固定资产58.96亿元。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额为3.23亿元;第二产业投资额为17.63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额为90.69亿元。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区各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1.0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9%。
四、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3亿元,同比增长17%,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6.53%。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7.29亿元,同比增长14.06%;餐饮业零售额20.95亿元,同比增长33.91%;其他行业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53.4%。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化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全年亿元以上市场9家,实现商品成交额103亿元。
五、农 业
全面贯彻“三农”政策,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农业长足发展。全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764万元,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总产值26462万元,同比增长8.2%;林业总产值24万元,同比下降69.7%;牧业总产值15075万元,同比增长0.1%;渔业总产值2182万元,同比增长3.2%。
农产品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全年水果产量1213吨,同比增长23.1%;蔬菜151975吨,同比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为3.87千公顷,同比增长1.0%;水果种植面积为0.05千公顷。
牧业、渔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全年全区出栏肉猪15.63万头,同比下降5.0%;肉类总产量11945吨,同比下降1.3%;水产品产量1980吨,同比增长20%。
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全年共改造乡、村道路21条,总长25.67公里,投入资金780多万元;完成各类小水利工程项目300多处,完成土石方120万方。
加强科普宣传,大力运用和推广良种良法,全区共发放科普宣传资料8200份,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60盏,大棚栽培300亩,小拱棚栽培1100亩,防虫网120亩,遮阳网3800亩,薄膜栽培14000亩,引进和推广新品种16个。
六、对外经济与旅游
全年全区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13709万美元,同比增长24.3%,其0口总额10710万美元,同比增长44.7%。
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2619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2793万美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119.7%。
全年全区接待国内旅游者465.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3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4.7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150万美元。
行政区划
2004年年辖8个街道、1个镇、1个乡。以下区划名录根据湖南省村及村以上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底)整理:
侯家塘街道:辖 梓园、韶山路、长塘里、林子冲、侯家塘、湘农桥、泉塘、电院、水院、廖家湾、广济桥、麻园湾、枫树岸13个社区居委会。
左家塘街道:辖 狮子山、左家塘、桂花、赤岗、树木岭、荷叶塘、曹家坡、官塘村、红花坡、牛角塘、长钢、王公塘、阿弥岭、曙光、湖橡、窑岭、长岭、营山巷18个社区居委会。
圭塘街道:辖 长重、劳动东路、航空路、体院、圭塘、中南院、大塘7个社区居委会;圭塘、大塘、月塘3个村委会。
砂子塘街道:辖 砂子塘、桔园、茶园坡、白沙、金地、金科园、梨子山、野坡8个社区居委会。
东塘街道:辖 浦沅、省人大、政院、牛婆塘、新雨、芙蓉南路、七里庙、枫树山、东塘9个社区居委会。
雨花亭街道:辖 赤岗岭、香樟路、井湾子、自然岭、雨新路、黑塘坡、井巷、井圭路、雅塘村、冯家冲、路桥、华云、正圆、学堂坡、井塘、融城苑16个社区居委会;红星、井塘、自然、莲湖、石马5个村委会。
高桥街道:辖 金环、怡园、火焰3个社区居委会;高桥、友谊、五一3个村委会。
井湾子街道(本站注:原出处即没有社区和村委会名录,估计是原出处遗漏)。
洞井镇:辖 新城、新裕、商贸城、同升湖4个社区居委会;桃花、白田、金井、鄱阳、高升、板塘、牛头、洞井、天华、桃阳、洪塘、联盟、和平、同升、新兴15个村委会。
黎托乡:辖 东山镇社区居委会;黎托、川河、长托、潭阳、合丰、大桥、花桥、粟塘、边山、平阳、东山、侯照12个村委会;黎明渔场"
2020年9月,雨花区上榜2020年中国百强区,名列第20。
2020年9月,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出炉,雨花区位列第20名。
2020年7月,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出炉,雨花区位列第27名。
2019年10月,雨花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29名。
2019年10月,雨花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位列第72名。
2018年9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百强区排名,雨花区名列第3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