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的话是苏联的更加出色,柴油机,宽履带,倾斜装甲。
公认的t34更好。
苏军的坦克更好,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对坦克战深刻的认识导致的正确的设计思想。苏军战前实际就和德国共同开发过坦克和研究过闪电战。加上苏德战场残酷的经验。导致t34是比较纯粹的,适合坦克战的坦克。
谢尔曼从设计思想来看,是美国人按照自己对坦克的理解设计的坦克,和经过苏德战场磨砺的苏军设计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到北非就傻眼了。
实际在坦克的使用上,美军的战术是借鉴了英军以及自己的臆想。谢尔曼是做为步兵坦克设计的,担任反坦克任务的是那种同样底盘但是没顶盖炮塔的自行火炮,与苏德那种低矮的防守型自行火炮不是一个概念,实际效果也一般。
当时西线的反坦克任务实际被空军分担了,从各种影视作品中都有反应。所以美国陆军最怕的就是阴天下雨。
和美国人打橄榄球一样,不同的人干不同的活,根本就没有主战坦克这种集成概念。看完狂怒,发现谢尔曼那种高大的车体还真是适合支援步兵。
但是不能否认从工业设计,可靠性,生产性和可扩展性上看,谢尔曼也是不错的一件战斗工具。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谢尔曼参加了美军在全球各个战场各种自然环境下的战斗,对于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值得称赞。t34在这方面没有可对比的样本。
我在这里说点别的,当年谢尔曼也曾援助过苏联,根据苏联的战史记载,苏联人对谢尔曼的精致,操作性赞不绝口。同时发现谢尔曼因为采用汽油机和窄履带,所以噪音较小还跑得快,因为车体较高,视野好,命中率较高。当年苏联装备欧美坦克数量比想象的更多,都是成建制装备,谢尔曼在苏联军队中不是当作皮薄馅大的炮灰,有时会专门配属给比较精英的部队,去进行奇袭这类的任务,尤其是后期进军东欧的时候。
在网上可以随便查到当年苏联老兵对欧美坦克的评价。指挥苏联红军的谢尔曼坦克 从这些记载访问和记载中,作为坦克兵个人关注的并不是比如主炮口径,装甲厚度这些问题,毕竟被击中会发生什么是上帝说了算。更多的是关注操纵感受,平时的维护强度,以及后勤补给,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用户体验,在这方面,苏军对于谢尔曼的评价不低。
辛迪·谢尔曼(生于1954年)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艺术家和摄影艺术家。谢尔曼的摄影生涯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她已经在做以自己的肖像为题材的作品。在此后的30年间,她创造了一种从20世纪到21世纪代表社会和文化典型的肖像博物馆。以“无题**剧照”为主,她最著名的摄影系列有:由时装摄影而来的杂志插图系列(1981年),梦魇神话故事式的灾难系列(1984-1986年),模仿历史名著的历史肖像系列(1988-1990年),描绘肢解玩偶的性系列(1992),以及滑稽小丑系列(2003年至2004年)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