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于2005年,2006年3月成立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区位于威海市区中部,地处威海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中心节点,总面积297平方公里,现辖草庙子、蔄山、汪疃3个镇和黄岚办事处,169个村,5个居委会,13万人口,是威海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新城市拓展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综合实力开发区”、“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工业区”。 这是一座区位优越、环境优美的希望之城。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多个国家级战略的核心地带,发展潜力巨大。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美,空气质量优良,拥有胶东地区最好的温泉资源,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拥有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等城市名片。 这是一座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创业之城。累计投入50多亿元,高标准建成道路160多公里、地下管线500多公里,建成了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变电站等重要市政设施,达到“十通一平”的标准;同时,威海天然气从这里输送,威海市区饮用水从这里发源,威青高速从这里起步,是威海市重要的配套服务供应地。陆海空铁交通体系完备,桃威铁路、威青高速、303省道等干线穿境而过,周边2小时车程内有3处国际机场、5处一类对外开放港口,其中距威海机场、威海港、城际高铁仅15分钟车程。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周边有近50所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每年约有10万人在威海就业。 这是一座项目集聚、创新驱动的产业之城。大力实施产业强区、工业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累计引进投资过亿元或千万美元大项目120多个,吸引了美国佳顿、日本豪雅、韩国乐天等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培育国内最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三角工业园,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拓展纤维,世界最大的钻夹头生产基地——威达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制品、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文体休闲用品、新信息六大优势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起了三角轮胎、拓展纤维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等70多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与清华、北大等3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这是一座朝气蓬勃、快速崛起的幸福之城。牢固坚持“产城互动、三生共融”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率先突破中心区5平方公里商住核心区,重点打造周边30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目前,发展框架全面拉开,以家居建材城、五金机电城、渔具博览城、威海特产城、汽博城、韩国城等六城为主体的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新型社区建设强力推进,商住服务功能不断完善,行政商务、商贸居住、休闲度假三大板块雏形已现。公共服务上档升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区结构
答案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于2005年,2006年3月成立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区位于威海市区中部,地处威海全域城市化和市域一体化的中心节点,总面积297平方公里,现辖草庙子、蔄山、汪疃3个镇和黄岚办事处,169个村,5个居委会,13万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国外stocksnap摄影无版权图库。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外贸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