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理工学院邮编是多少 湖北理工学院 的邮编为435003,该校地址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桂林北路16号,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是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湖北理工学院简介
湖北理工学院 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背靠青龙山,环绕磁湖水,环境优美,景色如画,被誉为最美的校园。
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现 武汉理工大学 )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 湖北理工学院 ,2016年当选为湖北省高校应用型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单位。在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8个学科门类和58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省级精品(开放)课程13门。
学校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6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2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被评为“湖北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馆藏图书114.5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9个(含电子图书223.95万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2.1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4亿元,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6310人,留学生183人。专任教师962人,其中教授110人,副教授304人,博士196人,硕士550人。教师中有湖北省“*”人选2人,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省政府津贴专家9人,楚天学者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和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走在全省前列。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省级奖项数量年均增幅达到12%以上;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40余项,获得专利13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30项;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190余家;获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26篇;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年攀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就业工作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先进集体。创新创业基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北省政府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省人社厅首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科技厅“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爱尔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办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2项,合作项目在校生499余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3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2个非直属的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 武汉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63名;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全校师生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坚持服务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改革活校、从严治校,促进内涵式发展,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担承******大学的历史使命,奋力谱写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湖北理工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湖北理工学院教务处电话
湖北理工学院在哪里
湖北理工学院有几个校区
湖北理工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湖北理工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
湖北理工学院招生办电话
湖北理工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湖北理工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湖北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一、南京艺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南京艺术学院的邮编为210013,该校地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
二、南京艺术学院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其前身是1912年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刘海粟先生约同画友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由蔡元培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会主席,并为校歌作词,题写校训、学训,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2年,颜文梁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在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与 山东大学 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址于江苏无锡社桥。合并工作于12月8日完成,从此,这一天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校庆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址于丁家桥。同年6月更名为南京艺术专科学校。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完成了学校的本科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一大批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曾经在这里学习过、工作过、生活过:刘海粟、颜文梁、谢海燕、陈之佛、赵丹、黄镇、吴印咸、沙飞、臧云远、黄宾虹、朱屺瞻、程十发、俞剑华、黄友葵、程午嘉、刘汝醴、温肇桐、陈大羽、盛雪、甘涛、姜希……他们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以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在艺术教育、艺术研究和艺术展演等方面成就卓然,影响广泛。今天的南京艺术学院汲六朝古都的文化滋养,得江苏经济大省的实力,团结奋进,不断进取,已经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层次多样、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
学校座落于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南京主城区内,置身在传统与时尚交融的都市文化圈中。南依充满传说的石头城,北接风光秀丽的古林公园,东靠快速便捷的虎踞大道,西邻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风光带。校园环境优美,错落有致,古老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现代建筑明快流畅,风格独特。一年四季花香草绿,如诗如画。学校艺术氛围浓郁,育人机制灵活,崇尚人文和谐,鼓励成才成功。学校占地700余亩,校舍面积30万平方米,在校生总数11000余人。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电视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另设有艺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图书馆等直属单位。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教育、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学、中国画、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广告学、艺术教育、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38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1030人,专任教师近70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342人,博士生导师6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人左右,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百余人。
学校2011年获得艺术学学科门类下设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以及设计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艺术学全部五个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获批艺术学五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艺术学(一级学科)为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省高校优势学科,美术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014年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三个学科入选省高校优势学科二期建设项目,2016年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五个一级学科全部跻身前六。其中,美术学获评A等级,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获评A-等级,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获评B+等级。2018年五个一级学科全部入选省高校优势学科三期建设项目。“美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画技法》《油画技法》《中国美术史》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动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音乐学专业、表演专业为“十二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学学科为“十二五”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数字媒体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13个专业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同时建有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制作实验教学中心、工业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雕塑综合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虚拟现实艺术实践教育中心、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学校设有艺术研究院,下设16个研究所(中心)。2014年3月,我校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建设,2016年3月成立的紫金文创研究院为江苏省首批新型重点高端智库。另有实验乐团、青年舞蹈团等演出机构。《美术与设计》《音乐与表演》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其中《美术与设计》多次入选为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近些年来,学校师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美展金奖2项,“金钟奖”金奖2项,“文华奖”金奖1项,全国声乐比赛金奖1项,全国舞蹈比赛二等奖1项,以及中国书法兰亭奖、“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大奖。近十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内外科研获奖138项,出版发表各类著作512部,论文5591篇,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立项20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