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0年度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报 名 须 知 2010年度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中央电视台在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的基础上,会同相关合作单位共同主办的;以培养兴趣、增强信心、展示风采、树立榜样为目的,旨在为全国英语爱好者搭建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桥梁。组织者希望能够通过比赛,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增进我国与世界的沟通;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发展,展示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培养和发现新时期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大赛定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全国举行,欢迎广大英语爱好者报名参赛。 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中央电视台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 合作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广告代理:上海中视国际广告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各赛区承办单位 技术支持:央视国际网络、中国网络电视台(cctv)央数文化(上海)股份有限公司(cctvo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英孚教育(EF)大赛主要参与单位共同组成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全国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组织工作,对大赛的所有赛事规定、活动安排、和各项决定有最终解释权。二、 大赛主题我向世界表达中国——说服就是力量,激情成就梦想三、 大赛宗旨 1、培养兴趣、增强信心、展示风采、树立榜样; 2、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体验比名次更珍贵;四、 大赛赛制 1、 1、 大赛分为小学低(1-3)年级、小学高(4-6)年级、初中、高中、大学、成人六个组别; 2、 大赛分为赛区选拔赛、全国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 3、 赛区选拔赛阶段,全国以省、市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赛区,授权委托合作单位(名单见附表)利用自身经营资质,全权负责组织本赛区的比赛;各赛区承办单位根据本赛区实际情况确定本赛区的赛程赛制,公正、公开、公平地选拔选手,各组前五名晋级全国预选赛; 4、 全国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由全国组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各赛区晋级选手集中比赛,最终决出各组奖项,全国组委会对全国总决赛全程录像,编辑部分比赛实况在中央电视台和大赛网站播出;五、 大赛赛程 1、 大赛启动时间:2009年11月; 2、 赛区选拔赛: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 3、 全国预选赛和全国总决赛:2010年6月上旬; 4、 大赛节目录制:2010年6月中旬; 5、 大赛节目播出:2010年7月至8月。六、 参赛资格 1、 凡喜爱英语的中国公民均可报名参加大赛,但有两种情况例外: A、 不接受学龄前(无学籍)儿童报名。 B、 曾参加过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并已经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选手,不得再次报名参加同组别的比赛。 2、 所有报名选手需要登录希米网(cctvoe)在线报名。 3、 已设立赛区的各地选手持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学生证或工作证、在线报名凭据,到本赛区公布的组织机构办理比赛手续。 4、 未设赛区地区的选手在希米网在线报名后,将由全国组委会统一组织参加网络赛区选拔,选拔方式和晋级名单将在大赛官方网页公布。 5、 参赛选手必须按照自己实际学籍状况报名参加本组别的比赛,严禁跨组别报名;参赛选手必须按照本人学习或工作所在地报名,严禁跨区域报名。 6、 进入到复赛环节的选手,将获得参赛手册和参赛注册卡,必须持注册卡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希米网(cctvoe)确认复赛资格,升级会员身份后方可参加后续比赛,未及时按要求注册的选手,后续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无效。七、 奖项设置 1、 赛区选拔赛阶段,由各赛区承办单位为获奖选手颁发奖品、证书。 2、 全国预选赛和总决赛阶段,每组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若干;设最佳语音奖、最具学识奖等单项奖若干。 3、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等活动管理的通知》(2006年3月13日)中第4条的规定:“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参与、主办或播出的全国性或跨省(区、市)赛事活动一律不设奖金奖品。”本届大赛全国总决赛阶段,各奖项一律不设奖金和任何形式的奖品;只为获奖选手颁发奖杯、证书及纪念品。 4、 全国总决赛阶段,根据各赛区代表队成绩,评出团体总分前8名;根据各赛区组织情况,评出最佳组织奖若干;授予获奖证书、奖牌。 5、 大赛组委会将为进入到全国总决赛选手的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以资鼓励。八、 其他 1、 大赛免收报名费。 2、 赛区选拔赛阶段由各赛区承办单位制定本赛区相应规定。 3、 各级赛区可以为报名选手提供与大赛有关的,收费合理的,服务到位的各种必要的有偿服务,由选手自愿参加。 4、 选手参赛过程中,如必须集中某地比赛,而产生的交通、食宿、活动管理等费用,由选手自理。 5、 全国组委会编辑出版了《星历程――2010年度大赛参赛手册》,供参赛选手使用,由各赛区承办单位具体实施。 6、 大赛结束后,全国组委会将组织各种境内外英语体验夏令营活动,详细资料请咨询各地赛区组织单位,或关注全国组委会相关信息。九、 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全国组委会****: 中央电视台英语演讲风采大赛全国组委会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101号,邮编:100038;联系 010-51917271,51915852;传真:51917267 大赛网址:希米网cctvoe 电子邮箱:outlook@vip.sohu 联 系 人:贾同杰;赵楠楠 中央电视台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组委会 2010年1月31日去大赛网址:cctvoe(希米网)
第6届读写大赛
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315800,该校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东路388号,是一所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二、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浙江省五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院校,全国高职专科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和秘书处单位,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专科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等。
学校地处由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大榭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北仑港区组成的宁波北仑新区,下设8个二级学院,形成与浙江省和宁波市主导和优势产业高度匹配的智能装备制造类、应用化工类、电子信息类、港口物流电商类等6个专业群、33个专业,打造了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机电(海天)学院是宁波市特色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多名,非全日制学生和各类培训人员16000多人。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信息化、办学国际化”和“跨界、跨境、跨专业”的“三化三跨”为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战略。创新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在整合社会资源办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的作用,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区校合作、院园融合”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校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携手成立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宁波服务外包学院、宁波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园、中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与县级区余姚市政府共建中高职衔接的阳明学院,共同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管理体制。学校紧紧围绕临港制造及港口后服务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海天集团“人才共育、就业共担、资源共享”成果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与数字科技园“院园融合”育人模式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力推进综合性跨界、跨专业机构建设,与市总工会、人社局共建“卓越技师学院”,建设服务外包学院、跨境电商学院、港口物流学院、模具学院等一批对接区域经济模块的产业学院,重点服务省、市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学校大力开展“生产线上科研”,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中小微企业“种技术”和“企业技术管理门诊”专项活动,与宁波港等合作共建市劳模(技师)创新工作站、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乙烯工程碳五碳九下游深加工协同创新中心”,与教育部职教中心所共建“发展中国家职教研究院”,与宁波市共建职教研究中心,与北仑区共建共管图书馆,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服务和文化引领高地,并为国家和地方职教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学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被教育部授予“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获“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创新成功教育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建设形成成功大学、思源基金、班集体特色项目、校友名片工程、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其中,“思源基金”先后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宁波慈善奖”、第二届中华慈善总会“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创业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及浙江省创业学院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被评为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联合评审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探索海外办学,促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通过特色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迄今已为来自110个发展中国家的1500余名教育及产业界官员进行培训,在贝宁成立“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院”,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市教育局倡议成立“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
关于组织“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活动”的
通 知
各中小学:
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活动是由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指导的一项全国性赛事。这项活动通过读和写,引导广大青少年博览群书,积极创作,拓展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意义非常深远。我室决定按照省学会的要求,组织参加这项旨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的活动。
各校要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好这项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必要的辅导。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为学校争光。
具体安排请按《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江苏赛区活动方案》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报名:除直属单位外,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报名。
二、报名要求:交报名表、《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导引手册》订数及其费用(5元/册)
三、报名时间:2006年11月1日至11月22日。
四、报名地点:本室的资料室(由孙老师负责)
附:中青读写苏文(2006)018号文件
灌云县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11月1日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江苏省教育学会
江苏省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
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工委江苏省分部
中青读写苏文[2006]018号
关于开展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
活动的决定
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指导下,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在我省试点的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大赛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广大组织及参与者普遍认为,这项活动是贯彻教学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的需要,是响应中央关于青少年要刻苦学习、奋发成材的需要,也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
为响应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号召,贯彻落实团中央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总政组织部共同发起的“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的有关精神,现决定开展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江苏赛区活动。第六届大赛继续由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指导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中国关工委执行主任王照华,国家总督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柳斌任总顾问。江苏赛区由省关工委、省青基会、省教育学会、省希望书库工作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工委江苏省分部共同承办。第六届大赛在各地市设立分赛区,在各县区设立联络处(参赛人数较多的县区设立分赛区),由分赛区和联络处组织宣传发动报名;各分赛区组织初评,赛区组委会组织复评。
活动时间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具体时间及参赛办法由各分赛区根据活动方案及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报赛区组委会批准后实施。
江苏赛区组委会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赛区的宣传、组织、协调、管理及联络等工作,各地如有问题请与办公室直接联系。
办公室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3号606室
邮 编:210042
电 话:025-84485493 84486462
传 真:025-84485493
二○○六年七月十八日
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江苏赛区
活 动 方 案
一、目的和意义
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活动系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为响应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号召,贯彻落实团中央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协、总政组织部共同发起的“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的有关精神,经有关方面专家精心设计确定的全国性国家级赛事。通过“读书”和“写作”这两个最基本的素质培养环节,引导广大青少年博览群书、增长见识、积极创作、发挥潜能、竞争进取、提高素质。
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每年一届,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促进和提高我国青少年阅读能力、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赛事之一;这项赛事旨在社会公众乃至华语文化圈内,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及其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使中华文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
二、组织机构
主办机构: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论坛工作委员会
指导机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承办机构: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江苏省教育学会
中国青少年素质发展工委江苏省分部
实施机构: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江苏赛区组织委员会
三、活动日程
1、活动时间:2006年10月1日—2007年5月30日
2006年10月1日—11月5日报名
12月1日—12月30日发试卷
2007年元月1日—2月28日读书
3月18日(周日)初赛
3月19日—3月30日初评、复评
4月9日公布初赛获奖名单
4月22日(周日)组织决赛
4月25日—5月15日评审、复核
5月20日公布决赛获奖名单
2、报名: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到各地分赛区或联络处报名,当地暂未设分赛区或联络处的可直接向省组委会报名参赛。
四、比赛内容
1、组别:儿童组(小学) 少年组(初中)
青少组(高中) 青年组(大学)
2、读书部分:每组设3—4本必读书目(教育部推荐图书),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比赛;
3、写作部分:每组出3—4题,由参赛者自选;
4、试题:大赛试题、答题卡、活动方案等全部由希望月报杂志社编入大赛专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导引手册》,该刊是由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基会主办的中央级刊物。刊物定价10元/本(物价部门核准),大赛专刊面向参赛青少年,特定优惠价5元/本。专刊由希望月报杂志社南京办事处统一征订、发行[邮局汇款:210042 南京市龙蟠路173号606室 大赛组委会(收)。银行汇款:户名:希望月报杂志社南京办事处,开户行:南京市商业银行城东支行,帐号:01570120210002102],各地分赛区(联络处)代订,联系 025-84485493。
五、评选程序
1、初赛:
A、由各地分赛区组织专家进行初评,按一定比例评出县(区)级单项一、二、三等奖。
B、由分赛区将县(区)级获奖名单及试卷报省组委会复核。
C、暂未设分赛区的市、县直接由省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
2、决赛:
A、获得县(区)级一等奖的选手参加决赛。
B、由分赛区组织决赛,省组委会派专员巡视并将试卷密封后带回。
C、省组委会组织评审,并报全国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
D、暂未设分赛区的市、县直接由省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
六、奖项
1、荣誉称号:
A、中国青少年读写50杰
B、江苏省青少年读写50杰
C、中国青少年读写500强
D、江苏省青少年读写500强
2、单项奖:
省级特等奖 5名(每组)
省级金奖 10名(每组)
省级银奖 20名(每组)
省级铜奖 30名(每组)
3、分赛区:
市级一等奖 10名(每组)
市级二等奖 20名(每组)
市级三等奖 30名(每组)
4、辅导奖:对获省级以上奖项选手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奖。
5、组织奖:
全国优秀组织奖
省级优秀组织奖
优秀组织奖
6、设立“全国先进组织单位”奖项(分赛区、联络处申报)。
7、设立“全国先进个人”奖项(分赛区、联络处工作人员申报)。
七、江苏赛区组委会设立办公室,负责大赛的日常管理及联络工作。
办公室地址:南京市龙蟠路173号606室
邮 编:210042
电 话:025-84485493 84486462
传 真:025-84485493
中 国 青 少 年读 写 大 赛
参 赛 人 员 登记 表
学校名称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邮编
电话
所属区县
在校人数
参赛人数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注:1、本表可复制使用; 2、请正楷填写;
3、咨询 025-84485493
第六届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
“必读图书”书目
儿童组
《成语故事》
《伊索寓言》
《西游记》/吴承恩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
少年组
《朝花夕拾》/鲁迅
《三国演义》/罗贯中
《巴黎圣母院》/雨果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青少组
《红楼梦》/曹雪芹
《唐诗三百首》
《呐喊》/鲁迅
《红与黑》司汤达
青年组
《诗经》
《雷雨》/曹禺
《悲惨世界》/雨果
《马丁·伊登》/杰克·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