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学院在哪个区 武汉学院是在武汉市江夏区,具体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该校是一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湖北省唯一一所一本招生的 民办大学 。
二、武汉学院简介
武汉学院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实施全日制本、专科学历教育,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武汉学院定位于“建设一流大学、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实施全人教育、跨学科发展、校企合作、国际化的特色培养模式。
武汉学院设有三个学院、四个系部,即会计及金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工商管理系、艺术设计系、法律系和传播系。学校拥有一大批来自美国麻省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英国雷丁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华为、腾讯、京东等企业的兼职导师加盟,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
学校创办人是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先生。陈一丹先生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公益教父”、“互联网公益第一人”,以“办学不取回报”的方式,开启国内非营利性公益大学的先河。
武汉学院公益办学,依靠社会力量发展。2016年12月,“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完成首轮共建基金募集,该基金专项致力于支持武汉学院的持续建设和发展。其中包括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先生、腾讯主要创始人张志东先生、腾讯早期创始团队成员吴宵光先生,以及其他热心企业家和校董事会成员的捐赠。这也是中国民办高校首次以共建基金形式完成捐赠募集。
武汉学院全人发展教育理念及实践模式聚焦学生未来的增值能力和卓越精神,不仅关注学生在智力和知识方面的进步,更强调他们在人文修养方面的提升,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在道德、价值和信念方面的追求,以及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责任感的培养。
武汉学院学科建设以发展交叉学科为突破,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金融科技、健康科学、智能法务、智能制造等学科领域,已经建成腾讯-武汉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中心、人工智能中心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
武汉学院透过学术与企业的互动,营造“产学研”生态,培育具备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行业领军人才。学校已与腾讯、华为、京东、搜狗、德勤等众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开设了腾讯班、华为班、京东班、会计学(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等培养模式。武汉学院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应用专业教授,通过指导课程设计、参与学生培养、提供实习/就业支持、培训师资及合作科研项目等方式实现与学校的互利共赢。2015年,“国家级众创空间”腾讯众创空间/武汉学院创业基地落户武汉学院,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落户在高校的腾讯孵化器。
武汉学院着力发展中西融合的国际化教育,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雷丁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和香港岭南大学等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建立了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合作科研等多层次的校际交流机制。学校大力开展留学生教育,成立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推进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招收“一带一路”国家优秀国际学生,为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和知名企业走出国门服务,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
武汉学院新校区占地1000多亩,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畔,由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规划设计,定位于“现代教育模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兼并书院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性化园林式校园,可容纳超过15000名学生学习、生活。
武汉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武汉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武汉学院在哪里
武汉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
武汉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武汉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武汉学院有几个校区
武汉学院教务处电话
武汉学院招生办电话
武汉学院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
一、南京农业大学邮编是多少
南京农业大学 的邮编为210095,该校地址位于南京卫岗1号,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二、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 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1914年私立金陵大学农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金陵大学农学院和 南京大学 农学院原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为主体,以及 浙江大学 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学校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 南京农业大学 。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
学校设有农学院、工学院、植物保护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含无锡渔业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学院、草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19个学院(部)。设有63个本科专业、30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7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110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人,入选国家其他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40余人次;拥有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学校的人才培养涵盖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了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拥有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和兽医学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A+,公共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3个学科获评A类。有8个学科进入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2个学科已经进入前1‰,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
学校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6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经费超26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学校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三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被评为国家科教兴农先进单位。
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雷丁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了“交流访学”、“本科双学位”、“本硕双学位”等数十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校建有“中美食品安全与质量联合研究中心”、“ 南京农业大学 --康奈尔大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猪链球菌病诊断国际参考实验室”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2007年成为教育部“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2008年成为全国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获批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学校倡议发起设立了“世界农业奖”,并连续5届分别向来自康奈尔大学、波恩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尔伯塔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的获奖者颁发奖项。2014年,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签署协议共建“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One Health Center),获科技部批准援建“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获外交部、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235万册(部),拥有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500余万种。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学术、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先后培养造就了包括54位院士在内的20余万名优秀人才。
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 南京农业大学 将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主线、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文化传承为使命,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