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应该是在新校区,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前江路与相山路交叉口)。
学校在合肥火车站、高铁南站均设有新生接待处,新生也可自行前往少荃湖校区报到。
安徽中医药大学坐落于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合肥,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
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想知道: 合肥市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在哪?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在合肥市新站区前江路1号(少荃湖校区)。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2012年3月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后,其中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划归学院。2017年5月,学校网络信息中心整建制并入学院,合署办公。
学院现有职工68人,全日制在校生1700余人;党员160多人,其中教职工党员48人。学院党委是学校首批标准化建设党组织,下设2个教工党支部。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较早开办中医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富有特色的本科专业的院系。
学校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安徽省特色专业,2019年安徽省专业综合评估A-、全省第一方阵)、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安徽省专业结构化调整与专业改造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
以上内容参考?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少荃湖校区在合肥市前江路1号。少荃湖新校区建设被列入安徽省“861”计划,2013年上半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现在有3个校区,分别为安徽中医药大学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1号。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10—2015年学校共有学生2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80 余项。
学校曾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近五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标兵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