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潘桥街道北社区新地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福州路与高桐路交汇处。隶属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地处瓯海区中部偏南,东邻娄桥街道、丽岙街道,南与瑞安市陶山镇,湖岭镇相邻,西接瞿溪街道,北与郭溪街道接壤。
瓯有8画。
1、瓯,是汉语词汇,汉语读音是ōu,指中国古代酒器,古人也将陶瓷简称为瓯。饮茶或饮酒用。形为敞口小碗式。如:《说文》:“瓯,小盆也。”
2、相关词语:金瓯无缺。金瓯无缺,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ōu wú quē,意为金瓯没有残缺。比喻国土完整。
3、瓯海区,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区,温州市四大主城区之一。处于温州市区的西南部,北靠鹿城区,东邻龙湾区,南接瑞安市,西与青田县(属丽水市)接壤。截至2022年,全区国土面积466平方公里,辖12个街道、1个镇、温州高教园区和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39个社区、151个行政村。2021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73219人。
4、温州古称瓯,瓯江口习称瓯海。瓯海上古时代属“瓯”地之一部分,据古籍《山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居海中”。瓯海之名由此而来。瓯海区在战国和秦时属东越地,西汉初属东瓯国地,东汉初为章安县地,后为永宁县。隋朝起置永嘉县,直至民国。
5、瓯海区在隋朝起置永嘉县,直至民国。解放后,从1950年至1958年,瓯海区仍隶永嘉县,1958年划归温州市管辖, 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析温州市郊区设立瓯海县,由温州市管辖。瓯海中间部分是瞿溪街道、郭溪街道、潘桥街道、娄桥街道和新桥街道五个街道。这五个街道,曾经属于三溪区管辖。所谓三溪,就是瞿溪、郭溪、雄溪。1992年3月撤县设区。
温州叫瓯的原因
1、瓯,原指土窑烧制成一种泥陶凹状器皿。五千年前的温州盛产“瓯”,人们呼名其地,称这里的居民为“瓯人”。
2、东瓯名镇,自古称“瓯”,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为东瓯国(东海王驺摇)的国都。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设温州治。1949年由永嘉县析城区设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