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业、落户政策
(一)武汉市接收高校、中专毕业生就(创)业条件
1、毕业2年内,在我市就(创)业(含新城区生源在中心城区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2、普通中专学校,属新城区生源在中心城区落实就业单位毕业2年内的毕业生;属武汉地区普通中专学校毕业当年内,并列入我市急需专业目录范围,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非武汉生源毕业生。
3、武汉地区高校自学考试、成人教育取得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半年内,年龄在30岁以内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非武汉生源毕业生;获得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一年内,年龄在30岁以内在中心城区落实就业单位的新城区生源毕业生。
4、普通高校、普通中专学校武汉生源的未就业毕业生,在生源地落实就业单位,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时不受毕业时间限制。
符合以上条件的,按照“武汉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见“武汉毕业生就业网whbys.gov”)办理毕业生就业落户相关手续。
*?师范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就业,应在武汉市教育局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办理咨询部门: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
毕业2年以上的武汉生源自学考试、成人教育毕业生就业,不再按毕业生就业办理手续。被招录招聘为公务员和事业工作人员的,按照《关于武汉生源大中专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及人事档案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武人社规〔2012〕1号)规定执行。
办理咨询部门: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场处)、市人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人才中心)
(二)毕业2年以上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条件
毕业超过2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经教育部认证学历(或者学位)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市就业创业,具备以下条件,可申请在我市落户:
1、专科学历年龄在30周岁以内;本科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内;研究生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内。
2、在汉有合法固定住所。
3、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就业(专科学历仅限在企业就业),签订劳动合同,连续缴纳1年的社会保险或者自主创业且本人为法定代表人、合伙人,或者个体工商户主。
具体申请程序见“武汉市公安局门户网站”、“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中的“关于进一步放宽在汉就业创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条件的实施细则”。
办理部门:各区政务中心公安户籍窗口
社保办理部门:中心城区各社会保险管理处、新城区各社保局
二、人才储备政策
对未就业的全国重点院校有意愿来我市就业创业的应届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和硕士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与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协商签订先落户后就业的“人才储备协议”。
办理咨询部门:市、区人才中心
三、就业援助及服务
武汉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到家庭所在地的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进行实名制登记管理,就业部门实行跟踪服务,为未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就业培训见习、就业援助、人事代理、档案管理、专场招聘会等公益性服务。
办理咨询部门: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各区就业局。
省级报到证开往我市的未就业武汉生源高校毕业生须知:
1、“未就业”是指省级报到证备注栏内未注明就业单位,武汉生源是指入学前本人户籍在汉。
2、落实就业单位前不需要到市毕办报到,请将省级报到证保管好(新城区生源在中心城区就业2年内有效);落实就业单位后,再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
3、在我市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按“武汉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程序”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后,经市毕办盖章后的“报到证”应放入本人档案,作为初次就业的依据;需要改派到武汉市属以外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由武汉市毕办在其报到证上盖章后,到学校所在地的省毕办(或回学校)办理调整改派手续。
4、在外地工作,档案在我市的毕业生,需办理调动手续的,应到政府所属的市(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办理调动和档案转递手续;需在我市先办理毕业生就业手续后再调动的,政府所属的市(或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武人社规〔2012〕1号”文件规定办理相关调动手续。
5、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转往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邮寄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1号?邮编:430014;档案查询 027-82845012、82813307、82835095;可上武汉人才网(job98)查询档案情况。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简化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75号)规定,“档案转递时,转出机构要在档案内附上档案材料目录清单,通过机要通信或专人送取方式进行转递,不得个人自带档案”。
6、党组织关系应转往户口所在地的社区。
7、需要把户口上回家的毕业生,应持本人毕业证、原注销户口本或家庭所在地派出所证明,到区政务中心户籍窗口办理。
办理咨询部门:市场处、市人才中心
四、政府资助类政策
(一)博士资助
对到我市企事业单位工作,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足额缴纳了社会保险费且承担创新项目的博士,经专家评审通过,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给予为期3年的资助补贴。
具体申报程序见“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中的“武汉市博士资助管理办法”。
办理咨询部门:市场处
(二)大学生创业项目资助
毕业5年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在我市自主创业,市政府给予3万到20万元的无偿资助。具体条件和申报程序见“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中的“武汉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办理咨询部门:市场处、市人才中心
五、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一)免担保:高校毕业生创业免担保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
(二)不免担保: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20万元,合伙经营贷款最高额度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小企业贷款从400万提高到500万元。
(三)个人(含合伙经营)创业担保贷款均可享受最长2年的财政全额贴息。小企业贷款可享受最长2年基准利率50%的财政贴息。
办理咨询部门:市人才中心、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六、政府补贴类政策
(一)见习补贴
武汉市人社局授牌的“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见习,按照每人每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具体申请材料和程序见“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武汉毕业生就业网”中的《武汉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办法》。
办理咨询部门:市人才中心
(二)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补贴
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每年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最长不超过5年的补贴。对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以及八类就业困难人员入驻市级以上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的,给予每平方米每天1.5元最多不超过50平方米、最长不超过3年的场租、水电、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
(三)一次性创业补贴
对高校毕业生自毕业学年起5年内在我市初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带动就业2人(含本人)以上的,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的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电子商务平台创办“网店”、经工商登记注册,且申请补贴前已正常经营2个月以上、交易笔数800笔以上的,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四)创业培训补贴
对参加创业培训的毕业学年大学生,按规定免费参加培训,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可对培训机构给予1500元/人创业培训补贴,未领取的给予1000元/人创业培训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五)一次性求职补贴
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社会孤儿、烈属、残疾和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内高校及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8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六)社会保险
小型微型企业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七)就业创业服务(职业介绍)补贴
1、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免费推荐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且按时足缴额纳社会保险费的,可按照每人400元的标准向所在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创业服务(职业介绍)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2、中等以上学校为我市用人单位介绍应届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可向用人单位所在区人社部门申请400元的就业创业服务(职业介绍)补贴。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八)岗前培训补贴
用人单位新录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依托武汉市就业培训定点机构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可申请岗前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200-2000元/人。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九)技能培训补贴
对武汉户籍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就业技能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400元—4000元/人。
办理咨询部门:市就业局、各区就业局
扩展资料:
户口迁移材料:
(1)入户申请书;
(2)申请人、被申请人居民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
(3)结婚证书;
(4)申请人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及村、乡(镇)证明;
(5)被投靠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及村乡(镇)证明。
办理外省市迁入本市的户口,应向迁入地派出所交验的证明证件:
(1)迁入人的户口迁移证、准予迁入证明和居民身份证;
(2)市局、分(县)局开具的入户证明;
(3)迁入户的居民户口簿;
(4)18周岁以上人口交本人正面免冠一寸光纸黑白大头照片两张;
(5)毕业分配应持报到证和接收单位局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的报户口证明和接收单位证明。
老人投靠子女申请入户应向其子女户口所在地派出所交验的证明材料:
(1)入户申请书;
(2)入户人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3)入户人的居民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
(4)被投靠人的居民户口簿及居民身份证;
(5)其他相关证明。
参考资料:
中航工业飞机公司落户西安高新区,请问具体地址在哪儿?有哪些职能部门?谢谢
邮编:136000
概况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邮编:136400 代码:220382 区号:0434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总面积3121.2平方千米。总人口41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辽河路1980号。全市辖6个街道、8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郑家屯街道、辽西街道、辽南街道、辽北街道、辽东街道、红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东明镇、那木斯蒙古族乡、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
行政区划(街道乡镇简介)
郑家屯街道(Zhengjiatun Jiedao)代码:220382001 邮编:136400
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35341人。办事处驻迎春街。辖东华社区、南茂社区、东联社区、新兴社区、迎新社区、东英社区、工农社区、工商村,共7个社区、1个村。
为保留古镇郑家屯的称颂而得名。1996年撤县设市后,于同年6月14日经批准撤销郑家屯镇,设立5个街道办事处。
辽东街道(Liaodong Jiedao)代码:220382002 邮编:136400
面积59.4平方千米。人口11552人。办事处驻东郊。辖东郊社区、勃山村、金良村、丰巨村等,共1个社区、4个村。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6月14日。因在双辽市区东部而得名。
辽南街道(Liaonan Jiedao)代码:220382003 邮编:136400
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30060人。办事处驻新市街。辖新市社区、白市社区、团结社区、中兴社区、南康社区、南茂社区、工商村、城乡村、张家村,共6个社区、3个村。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6月14日。因在双辽市区南部而得名。2002年7月30日,成立各社区居委会。
辽西街道(Liaoxi Jiedao)代码:220382004 邮编:136400
面积39.1平方千米。人口23165人。办事处驻辽河路。辖电厂社区、税务社区、西勇社区、西环铁社区,吉兴村、巨丰村,共4个社区、2个村。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6月14日。因地处双辽市区西部而得名。
辽北街道(Liaobei Jiedao)代码:220382005 邮编:136400
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7231人。办事处驻辽河路。辖北宁社区、北康社区、西化社区、东春社区、东风村、城镇村,共4个社区、2个村。
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6年6月14日。因地处双辽市区北部而得名。
红旗街道(Hongqi Jiedao)邮编:
原红旗镇(Hongqi Zhen)代码:220382105 邮编:
面积105.49平方千米。人口11803人。镇政府驻义顺屯。辖义顺村、敖卜村、白菜村、霍家村、官井村、桑树村。
因境内辖有红旗村(现金良村)而得名。原系达尔罕王旗游牧处所。解放后,红旗设立村政府、农务会。1956年改设乡政府。1958年划归王奔人民公社红旗管理区。1961年
卧虎镇(Wohu Zhen)代码:220382103 邮编:
位于双辽市市区北30千米,东与红旗街、柳条乡、永加乡为邻,西部新开河贯通南北,南与双辽市北郊、建设乡隔西辽河相望,北与双辽种羊场、玻璃山镇接壤。南北长30千米,东西宽15千米,面积302.57平方千米。人口26710人。镇政府驻前卧虎屯。辖卧虎村、五星村、同乐村、东方红村、九家子村、六家子村、五家子村、前六家子、大富村、浩然村、协力村等。
原为蒙古族达尔罕王旗所属。顺治十一年(1654年),额赫屯开始建屯落户。当时只有7户人家居住于此。到额赫屯(即五星村)设蒙古屯后,发展到37户。1900年汉人迁入,1911年1927年,蒙古达尔汗王出卖东夹荒后,卧虎屯分别隶属于双山县、辽源县所辖。1940年卧虎屯属双辽县管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将原双辽县所辖的卧虎屯又划给双山县管辖。1945~1946年5月,卧虎屯第一次解放,双辽县在卧虎屯成立卧虎区民主政府,区政府驻地在协力村。1946年5月以后,国民党占领卧虎屯,并在此设村公所。1947年,卧虎屯第二次解放,为双辽县所辖,并成立了第九区民主政府。1956年3月,第九区撤销,划分为卧虎乡、佐岭乡、土山乡。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卧虎、佐岭、土山3乡合并为卧虎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改卧虎人民公社为卧虎乡。1984年11月卧虎乡撤乡建镇。1995年底全镇总人口为30567人,其中农业人口21268人。
服先镇(Fuxian Zhen)代码:220382104 邮编:
面积54.3平方千米。人口14994人。镇政府驻服先堡。辖五一村、服先村、双喜村、勤俭村、太和村、胜利村、安乐村、天兴村。
本镇最初开发于光绪年间,原系蒙古族达尔罕王的游牧区。民国初年汉人始入垦荒立屯。1913年双山立县,归双山县所辖。1947年解放后,为双辽县第七区。1956年为服先乡政府,1958年
原 向阳乡(Xiangyang Xiang)代码:220382208 邮编:
面积59.84平方千米。人口10445人。乡政府驻向阳屯。辖向阳村、新甸村、姜家村、合作村、立新村、四合村、农科村。
道光年间,于姓在此形成聚落,初由蒙古族人于此立屯,清后汉人不断迁入,并另立新屯,取名向阳。1947年解放后,属服先人民政府,1956年建合作乡政府,1967年由服先人民政府分出成立向阳乡人民政府2005年,根据吉民行批[2005]7号文件精神,撤销向阳乡,并入服先镇。
王奔镇(Wangben Zhen)代码:220382106 邮编:
面积122.2平方千米。人口21842人。镇政府驻高家炉屯。辖王奔村、东岗村、高产村、长江村、团结村、三江村、八家子村、宏伟村、红星村、留久村、呈祥村、仕家村等。
为纪念在1946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高家炉区区长王奔同志。本镇原系达尔汗王旗游牧场所。1947年解放后,划双辽县第五区,1956年换区立乡,称王奔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称王奔人民公社
茂林镇(Maolin Zhen)代码:220382107 邮编:
辖4个居委会,31个居民组。1956年建立。
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43614人。辖东升村、宏光村、新发村、宏盛村、美丽村、日新村、三林村、孟益村、永兴村、丁家村、育林村、振兴村、二龙等。
建于1912年,因此地树木生长繁盛茂密而得名。清初,此地为蒙古族人达尔汗王所辖游牧区。1940年设茂林村,1947年解放后,属双辽县称茂林区,1956年建镇划乡,划归长岭县称茂林镇2000年6月29日茂林乡划归茂林镇,2000年8月20日经批准桂花乡划归茂林镇。
兴隆镇(Xinglong Zhen)代码:220382108 邮编:
面积154平方千米。人口13826人。镇政府驻大有屯。辖兴隆村、义勇村、庆丰村、连丰村、联珠村、大有村、耕耘村、乐利村、常熟村、连庆村。
本镇原系达尔罕罕王旗游牧之所,清朝时有汉人不断迁入,因境内有兴隆屯,故名为兴隆乡。1947年解放后属双辽县第七区人民政府,1958年属服先人民公社。1967年为兴隆人民公社
东明镇(Dongming Zhen)代码:220382109 邮编:
面积48.5平方千米。人口18600人。辖庆祥村、吴家村、公安村、东明村、七棵村、盘山村、王家村、后太平村、前太平村、东胜村、铁洛村、德胜村等。
本镇原为达尔罕王旗游牧地,清乾隆年间有人来此垦荒种田,形成一个群落,因境内有东明屯,后合并时更名为东1956年撤区划乡,西部设太平乡,东部设公安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两乡均属王奔人民公社。1961年
双山镇(Shuangshan Zhen)代码:220382102 邮编:
面积340平方千米。人口28605人。镇政府驻中心街。辖玉尺村、三合村、杜力村、长发村、余粮村、和新村、石头村、慈惠村、多稼村、五棵村、百禄村、乔木村、班达等。
双山旧称采哈彩甸,满语为纳鲁窝集。宣统元年,双山设安垦局,隶属昌图府。民国2年,双山设县,因境内有大1940年双山、辽源两县合并,属双辽县,双山设村,1947年解放后,称双山区,1956年设双山镇,2000年8月20日经批准秀水乡划归双山镇。
玻璃山镇(Bolishan Zhen)代码:220382107 邮编:
镇政府驻玻璃山屯。辖玻璃山村、聚宝村、永安村、合心村、长岭村。
原系达尔汗王旗游牧场,民国初年逐渐形成聚落,屯西处有玻璃山,故名。1947年解放后,设玻璃山村政府,1956年改为玻璃山乡政府,1963年建立玻璃山人民公社,1984年
那木斯蒙古族乡(Namusi Mengguzu Xiang)代码:220328201 邮编:
面积58.85平方千米。人口17680人。乡政府驻后合力屯。辖那木斯村、井岗村、乌兰吉村、金宝村、建新村、双城村、跃进村、前进村、合力村、白市等。
初为蒙古族人博王旗属地,王爷派人管理草原来此建房立屯,取名那木斯,含义为通道之意。1974年改村,属科左后旗金宝屯区,1950年划归双辽县第二区,1961年划归建设人民公社,1963年
柳条乡(Liutiao Xiang)代码:220382203 邮编:
面积12.76平方千米。人口17002人。乡政府驻红石屯。辖清沟村、万斤村、王河村、丰宝村、小陵村、汤头村、红石村、通德村、白牛村、农能阁村、柳条村、小白村等。
原系达尔罕王旗游牧处所,后有人来此开荒,形成屯落,屯前有一片洼地,水平后,长满了柳树,故名。1947年解放后,属双辽县第四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双辽人民公社。1967年公社划小,属柳条人民公社
新立乡(Xinli Xiang)代码:220382204 邮编:
面积660.3平方千米。人口15655人。乡政府驻新立屯。辖荷花村、刘家村、新立村、新胜村、孙家村、马家村、长泡村、双龙村、丰产村、丰收村、山丁村、公平村。
清朝咸丰年间有少数人于此垦荒,后在此建房立屯,故名新立。1947年成立新立区人民政府,1956年建新立乡,1961年成立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新立乡。
永加乡(Yongjia Xiang)代码:220382206 邮编:
面积41.34平方千米。人口10709人。乡政府驻后望杏屯。辖新凤村、集凤村、安仁村、荣光村、望杏村、永家村、忠信村、真固村、安边村、洪源村。
此地原为达尔罕王游牧地,道光年间有人烟,清宣统末牛和民男初年汉人入境,形成聚落,逐渐形成屯。1947年解放后,设立区政府,1951年改设双辽县第六区政府,1956年设永加乡,1958年人民公社
地图
历史沿革
清朝,现双辽境内系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部左翼中、后旗达尔汗王及勒葛合来王的游牧处所。1866年(同治五年)
1902年设辽源州,1913年改为辽源县。1940年与东部的双山县合并,始称双辽县。
1945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东北局筹建辽北省,11月3日,辽北省正式成立。双辽县民主政府成立。驻郑家屯镇。隶属于辽北省辽源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亦驻郑家屯。
1946年6月,划划辽吉区第二专区。1947年5月,双辽县获得解放;10月,划归辽北省二专区。1948年10月,划归为辽北省直辖县。1949年1月,双辽县人民政府成立;5月辽北、辽西合并,双辽县归辽西省管辖。
1954年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办字1336号]关于贯彻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的实施方案确定,从原辽西省将双辽县划归吉林省直辖。双辽县辖9个区139个村。
1955年2 月,辽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双辽县人民委员会。区划调整后。双辽县辖2个区、1个镇、39个乡、8个街道。
1956年7月3日,由吉林省直辖县划归白城专区管辖。
1958年9月,双辽县辖2个区、1个镇、21个乡、6个街道。
1958年10月23日,设立四平专区。将原白城专区管辖的双辽县划归四平专区管辖。
1960年12月,双辽县辖3个镇、5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
1964年3月,双辽县辖1个镇、5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
1968年1月,双辽县辖1个镇、16个公社、153个生产大队。撤销双辽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双辽县革命委员会。
1971年,四平专区更名为四平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1月10日,四平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四平地区行政公署;双辽县隶属四平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初,双辽县辖2个镇、17个公社、2个场,176个生产大队,995个生产小队。撤销双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双辽县人民政府。
1983年,撤销四平地区,设立四平市(地级),双辽归四平市管辖。
1985年12月,双辽县辖5个镇、15个乡,177个村。1988年9月,双辽县辖5个镇、14个乡,176个村。
1992年11月21日,撤销王奔乡、红旗乡,设立王奔镇、红旗镇。1994年11月14日,撤销玻璃山乡、兴隆乡,设立玻璃山镇、兴隆镇。
1995年12月,双辽县辖9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郑家屯镇、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红旗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建设乡、茂林乡、柳条乡、东明乡、秀水乡、桂花乡、新立乡、向阳乡、永加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共有98个居民委员会、182个村民委员会。
双辽市
1996年6月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96]63号)文件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双辽县,设立双辽市(县级)。以原双辽县的行政区域为双辽市的行政区域。双辽市设立后由四平市代管。
1999年12月,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8个乡,190个村。
2000年1月3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茂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茂林镇管辖;撤销建设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和辽西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巨丰村、辽南街道办事处管辖张家村的张家屯划归那木斯蒙古族乡管辖。(另有一说:6月29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茂林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茂林镇管辖。)8月20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桂花乡、秀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茂林镇、双山镇管辖。
2000年,双辽市辖5个街道、9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404499人,其中:郑家屯街道 35194人、辽东街道 12056人、辽西街道 22512人、辽南街道 32022人、辽北街道 21148人、茂林镇 42549人、双山镇 41482人、卧虎镇 27038人、服先镇 15935人、红旗镇 10155人、王奔镇 22887人、玻璃山镇 18057人、兴隆镇 12984人、东明镇 17300人、那木乡 20002人、柳条乡 15897人、新立乡 14885人、永加乡 11465人、向阳乡 10931人。
2002年12月,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5个乡。
2003年,双辽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5个乡:郑家屯街道、辽东街道、辽南街道、辽西街道、辽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红旗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东明镇、柳条乡、新立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向阳乡、永加乡,189个行政村。面积3121.2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
截至2006年1月,双辽市辖18个乡镇街,其中4个乡、8个镇、6个街道:郑家屯街道、辽西街道、辽北街道、辽南街道、辽东街道、红旗街道、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王奔镇、兴隆镇、东明镇、玻璃山镇、服先镇、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那木斯蒙古族乡。共有29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22个)、190个行政村。注:按吉民行批[2005]7号,双辽市的向阳乡已经合并到服先镇,但双辽市没有操作,此表中向阳乡未在统计在内。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双辽市上榜。
2020年8月,双辽市入列为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双辽市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7年2月,双辽市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双辽市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89名。
中航飞机公司西安总部规划地址是高新区锦业路和丈八五路附近。中航飞机公司由中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起落架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组成,总资产335亿元,员工3.5万人。
目前公司处于筹备阶段,公司管理部门在地处北京的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大院办公。
日前按集团公司统一计划,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飞机公司、发动机公司、直升机公司四家直属单位将开始搬迁到集团公司北办公区(三元桥办公区)办公。为不影响工作,搬迁工作将从4月15日开始,按照安全、有序的原则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全部搬迁完毕,预计于4月26日结束。
?根据集团公司总部东、西、北三个办公区总体规划,集团公司北办公区于3月底达到了入驻条件。至此,北办公区正式投入使用。
?北办公区的通信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院19号楼(D座)。邮编为:1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