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与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全地区面积约30万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七个县,人口仅六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阿里是喜马拉雅兴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因此,阿里的地貌以冰雪、册岩和湖泊为其特征,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这是一片像信仰一般神秘的土地。人们将西藏喻为世界屋脊,阿里则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人们视西藏为文化之迷,阿里则是谜中之谜了。追随朝对圣者的足迹,可以去朝"信仰之山"冈仁布钦和"江河之母"玛旁雍措,从皑皑冰雪和冥冥波光的暗示中,从山湖之间的庙宇传出喃喃诵经声中,去领悟山神水灵和哲人智者的启迪,即使你是一个无神论者;在雄浑古朴的古格王朝遗址前,逝去的时间之流似乎在缓缓回流,让人惊叹于前人的业迹和伟大的艺术创造,从而发思古之幽情,即使你并不是一个历史学家;当你在碧波荡漾的班公湖和万鸟岛,看那些飞舞的精灵扇动洁白的翅羽,把大地的灵感带往蓝天,又把蓝天的气息带到大地,你当会在自然的和谐中感受真正的美,即使你不是一个自然主义者;而当你在草原的帐篷里品着酥油茶,听着牧民的歌唱和传奇,随着那粗犷的旋律跳起奔放的舞蹈,会油然生发出一种对古朴民风的仰慕,即使你并不是一位民俗学家……在这些历史之 谜、文化之谜、宗教之谜背后,活动着一位更加伟大的自然之神。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阿里地区辖7个县。
阿里地区 面积304683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2003年)。
噶尔县 面积18087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001。县人民政府驻狮泉河镇。
普兰县 面积12539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500。县人民政府驻普兰镇。
札达县 面积24580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600。县人民政府驻托林镇。
日土县 面积71963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700。县人民政府驻日土镇。
革吉县 面积55287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100。县人民政府驻革吉镇。
改则县 面积99324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邮编859200。县人民政府驻改则镇。
措勤县 面积22903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邮编859300。县人民政府驻措勤镇。
属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
札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总面积24601.59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托林镇托林居委会,邮编:859600。代码:542522。区号:0897。拼音:ZhadaXian。
基本概况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人口1万,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县府驻托林镇。_
札达县地处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为该区边境县之一。面积246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森林面积37万亩,草场面积3190万亩。总人口5200余人。辖6个区,15个乡,60个村民委员会。_
该县属高原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铁、兰晶石、叶腊石、红宝石、大理石、白云母、石英沙等。札达县是阿里地区以牧为主、牧农并举的县。1965年修通了札达至狮泉河的第一条公路,全长279公里。1984年又修通了至狮泉河的第二条公路,全长380公里。现在全县除萨让区外都已通了汽车。至1990年,全县公路总长1065公里,乡村道路6条,总长118公里。_
托林为县府驻地,也是著名的托林寺所在地。现占地面积已扩大到0.3平方公里,人口近600人,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境内著名的古格王朝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
自然资源
札达县地处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为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面积24676平方公里。该县均属高原地带,平均海拔4000米。地势南低北高,高差1500米。
阿伊拉日居山亦称“阿依拉山”,意为“奶奶山脉”。在阿里札达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部。为札达县与噶尔县的界山。西接拉达克山,主峰海拔6495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山麓为天然牧场,牧有牦牛及藏绵羊。
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其中阿里地区的第二条大河象泉河横穿县境。
象泉河
在冈底斯山脉主峰岗仁布钦西北坡,有一泉口,形状如大象卷水,人们把从这里流出的河称为象泉河。
象泉河(藏语中称为“朗钦藏布”),源于岗仁布钦峰西侧,位于岗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是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的一条源河,也是是印度苏特里日河的源头,面积22760平方公里。进入札达,便会看到象泉河环绕着两岸土林。
千年流淌不息的象泉河,弯弯曲曲穿梭于大峡谷中,孕育了璀璨的象雄文化、古格文明。象泉河从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中间浩浩荡荡向西北方流去,经过阿里的扎达县,流过印度国境,注入印度洋。斜阳照射下象泉河滩宽阔无比,河滩上无数的水流围着沙砾滩宛转奔流,更远的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土林,那里就是古格王国的领地。
经济概况
2003年,札达县结合该县实际,进一步深化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旅游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县域经济。
首先,札达县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和新品种引进;优化牧业结构,提高商品率;加强引导和服务,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其次,为了把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札达县将继续科学规划,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旅游软硬件建设,以旅游带动札达县各行各业的发展。再次,札达县通过出台《札达县加快县城建设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投资、引资、户籍管理等10多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大力培育个体私营经济,使其成为札达县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札达县有罕见的土林地貌及古格王朝遗址、千年古寺托林寺、东嘎皮央壁画、曲龙银寨等著名旅游景点。该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按照保护与利用并举的方针,挖掘潜力,打造高原旅游品牌,增加农牧民的旅游收入。
行政区划
札达县辖1个镇、5个乡:托林镇、萨让乡、达巴乡、底雅乡、香孜乡、曲松乡。共有15个行政村(居委会)。
历史沿革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
原为扎布让宗和达巴宗属地。1956年10月两宗合并宗,设立札达宗办事处。1960年5月建立札达县。
札达县辖6个区(底雅区、香孜区、达巴区、札布让区、萨让区、曲松区),15个乡,60个村委会。
2000年,札达县辖1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38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托林镇1797香孜乡1089曲松乡918底雅乡743萨让乡785达巴乡1052。
2020年10月20日,札达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札达县在列。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札达县在列。
2016年2月16日,札达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