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
富民县位于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千米。东与嵩明、寻甸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区。面积993平方千米。总人口14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永定镇永定街88号,邮编:650400。代码:530124。区号:0871。拼音:Fumin xian。 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盆地山岭相间,河谷和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5%。最高海拔为2817米,最低海拔为1455米。气候为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发量2032.5毫米。
行政区划
富民县辖2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永定镇、大营镇、罗免彝族苗族乡、赤鹫乡、东村乡、款庄乡、散旦乡。
历史沿革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县,属中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属云南府,民国时期直属云南省。1950年武定专署辖之,1953年随武定专署并归楚雄州,1958年划归昆明市辖。
建县时,县城设今旧县村。明朝万历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后因水患,于万历十年(1582)迁至土主峰三里许(今旧城村),因饮水不便,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仍将县城迁还螳螂川北岸旧址,垒土为垣,取名永定。
2000年,富民县辖2个镇、7个乡:永定镇、大营镇、东村乡、款庄乡、赤鹫乡、罗免彝族苗族乡、勤劳乡、散旦乡、者北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004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永定镇 28076 大营镇 19057 勤劳乡 13196 者北乡 11567 罗免乡 9015 赤鹫乡 9298 东村乡 13188 款庄乡 20727 散旦乡 15922
2003年底全县辖2镇7乡,73个村委会,56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3.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4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8.87人。
2006年,调整后,撤销勤劳乡和者北乡,将勤劳乡所辖西山、仓前、永安、黄坡、元山、松林、麦场7个村委会划归永定镇管辖,所辖旧县村委会划归大营镇管辖;将者北乡所辖南营、北营、龙马3个村委会划归永定镇管辖,所辖河东、白石岩2个村委会划归大营镇管辖,所辖者北、高仓2个村委会划归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永定镇管辖原永定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勤劳乡的西山、仓前、永安、黄坡、元山、松林、麦场7个村委会以及原者北乡的南营、北营、龙马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大营镇管辖原大营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勤劳乡的旧县村委会,原者北乡的河东、白石岩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原罗免彝族苗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者北乡的者北、高仓2个村委会,乡政府驻原者北乡政府驻地。富民县辖2个镇、5个乡:永定镇、大营镇、东村乡、款庄乡、赤鹫乡、罗免彝族苗族乡、散旦乡。
乡镇简介
(根据当地政府网站有关内容整理,原出处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不详。本站缺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各乡镇新数据)
永定镇:距昆明24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3′-102°47′,北纬25°08′-25°37′,东邻大营镇,南连勤劳乡和西山区,西与禄丰县接壤,北靠者北乡。海拔1679米。面积61平方千米。全镇辖8个村委会、2个社区,共68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85人,其中居民10584人。镇政府驻前街108号,邮政编码650400。
大营镇:位于富民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千米,距昆明21千米。东接西山区,南连勤劳乡,西以螳螂川为界与永定镇相望,北靠者北、赤鹫两乡。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1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18673人,其中农业人口15931人,少数民族1363人。镇政府驻大营。
者北乡:位于富民县城西15千米。总面积75平方千米。辖7个村委会,51个自然村。户数4001户,其中农业人口3194户,总人口12177人。乡政府驻者北街139号,邮编650401。
罗免彝族苗族乡:乡政府驻罗免村委会大罗免村,邮政编码650401。
赤就乡:位于富民县城北部,距县城20千米,海拔1660—2673米,总面积167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867人。
款庄乡:乡政府驻马街集镇,邮政编码650404。
东村乡:邮政编码650405。
散旦乡::位于县城东北19千米,距昆明33千米;与嵩明县和西山区厂口乡(后划归五华区)接壤。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10551人,少数民族956人。辖6个村委会。乡政府驻散旦街87号,邮政编码650403。
勤劳乡:乡政府驻大西山村,邮编650400
历史 经济
富民县地处滇中,位于云南省会昆明市西北部,距昆明23公里,自古为川藏、滇北入滇中重镇昆明之要津,素有“滇北锁钥”之称。
富民,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一年两熟,以水稻为主,自食有余,故称“富民县”。古乃益州郡属地。境内群山环绕,河山纵横,螳螂川蜿流其间,山奇水秀,人杰地灵,人文自然景观异彩纷呈,其地处滇中北部,交通便捷,108国道穿境而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
全县拥有土地面积993平方公里,是昆明市郊县。东与嵩明、寻甸相邻,北与禄劝山水相连,西与禄丰、武定接壤,南靠西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盆地山岭相间,河谷和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2.5%。海拔高差大,山多平坝少。最高海拔为2817米,最低海拔为1455米,高差达1362米。主要山岭有玉屏山、望海山、老青山、大青山、尖山、大黑山等。主要河流有螳螂川、龙泉河、大营河、木板河等。气候为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8℃,无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时,太阳辐射值为10746—123830卡/cm2,年平均降雨量846.5毫米,蒸发量2032.5毫米,相对湿度72%。土壤由棕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四类土壤组成,分别占面积的1.7%、68.9%、15.5%、4.8%,分7个亚属16个土属25个土种。。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建富民县,属中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属云南府,民国时期直属云南省。1950年武定专署辖之,1953年随武定专署并归楚雄州,1958年划归昆明市辖。自建县至今已有700余年,在这块地沃物丰,民风淳朴的土地上,世代居住着汉、彝、苗、回、白等25个少数民族。2003年底全县辖2镇7乡73个村委会,56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13.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45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8.87人。
自建县以来,县城屡有变迁。建县时,县城设今旧县村。明朝万历二年(1574)移置螳螂川北岸(今址),后因水患,于万历十年(1582)迁至土主峰三里许(今旧城村),因饮水不便,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仍将县城迁还螳螂川北岸旧址,垒土为垣,取名永定。县城永定镇距昆明23公里,交通便利,昆禄二级公路穿境而过,经济繁荣,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齐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螳螂川水穿城而过,把县城一分为二,景优市繁是省内少有的江城古镇。
富民县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烤烟、油菜、板栗、药材等粮经作物。生态环境优良,先后被列为省市生猪、禽蛋、 板栗、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和“菜篮子”工程基地。境内有丰富的水利和矿产资源,水力蕴藏量为13.3万千瓦,钛、铝土、硝盐储量居全国前列,开发前景广阔。县域工业已形成钛白粉、磷盐化工、电力、冶金、建筑建材、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群体,一批县乡骨干企业迅速崛起。
2004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81亿元;工业总产值9.7亿元;财政收入93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14元。
近年盛产大树杨梅和樱桃,野生菌特别是鸡枞也很有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富民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富民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二方面军))。
2017年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富民县为2017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6年2月16日,富民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曲靖邮政编码
属于: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
永仁县总面积2189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永定镇,邮编:651400。代码:532327。区号:0878。拼音:Yongren xian。
行政区划
永仁县辖3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永定镇、宜就镇、中和镇、莲池乡、维的乡、猛虎乡、永兴傣族乡。
历史沿革
2000年,永仁县辖1个镇、7个乡:永定镇、永兴傣族乡、万马傣族乡、中和乡、维的乡、猛虎乡、莲池乡、宜就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36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永定镇 28101 莲池乡 9861 宜就乡 16784 猛虎乡 9634 中和乡 9853 万马乡 7250 永兴乡 10336 维的乡 11787
永仁古称苴却,1924年设县,地处滇川要塞,自古就是滇中北进四川和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地。全县辖4乡3镇、63个村(居)委会、652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境内有汉、彝、傣、回、傈僳等19个民族,总人口10.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8%,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68%,民族风情浓郁。随着南永二级公路及永武、永攀高速公路的相继建成通车,永仁到昆明或楚雄只需2个半小时,到攀枝花仅需半小时,区位优势日益显现。
全县境内光热、森林、矿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日照2836.4小时,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森林覆盖率66.7%,活立木蓄积量870.9万立方米,有全省最大的万亩云南松母树林基地,有野生滇橄榄15万亩、经济林果17万亩、鲜食葡萄标准化示范种植园4500亩、桑园12174亩。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镍、铂、钯、煤等20多种,其中铜、铂、钯储量较多。境内金沙江、万马河、江底河等河流纵横交错,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8万千瓦,现已开发利用2.91万千瓦。永仁的县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出滇入川地、彩云阳光城、绿色生态县、民族风情园。
2005年12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楚雄州部分乡镇撤并方案。其中,永仁县撤销万马傣族乡,将原万马傣族乡所辖的迤资、昔丙、拉姑、鱼_4个村委会划归永兴傣族乡管辖;将原万马傣族乡万马、进化2个村委会划归中和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中和乡改设为中和镇,镇政府驻原中和乡政府驻地。
永仁县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州彝族最多的山区县,地处滇中北部,滇川要
塞,跨东经101°14′——101°49′,北纬25°51′——26°30′之间。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会理县隔江相望,南同元谋县毗邻,西南和大姚县接壤,西北与丽江地区华坪县隔江相望,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县城永定镇居县境中部偏东,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南古夷道上。108国道和省道南(华)永(仁)二级公路在县城交汇,北距攀枝花市88公里,东距省城262公里,距成昆铁路黄瓜园站45公里,南距州府鹿城208公里。
全县总面积2189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6%,坝区占4%。2003年末辖永定镇、宜就镇、莲池乡、猛虎乡、维的乡、中和乡、万马傣族乡、永兴傣族乡、6乡2镇,下设65个村(居)民委员会,685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3960人,少数民族人口56871人,非 农业人口12903人,农业人口91057人。总耕地面积13.1万亩。根据地域,县的基本特点是:出滇入川地,彝州北大门。绿色经济县、彩云日光城。
永仁县属内陆高原区,位于滇中红色高原北缘,具有“V”字形和“山”形结构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地势开阔,平均海拔1530—1700米之间。县城永定镇海拔1536米,境内最高点为宜就镇大雪山主峰,海拔2884.6米,最低处是永定镇石坎子下的金沙江边,海拔925米。
自然资源
永仁资源丰富。境内热量充足,城区年平均气温17.8℃,≥10℃的多年平均气温为5934℃,日照平均2836.4小时,居全省第一,土地面积广阔,可开发利用土面积120余
万亩;境内年平均霜期93.6天,金沙江河谷全年无霜,作物可一年三熟,适宜发展香蕉、龙眼等热带作物;境内水资源丰富,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1座,小水库106件,小坝塘424个,总库容8018万立方米,年地表径流量达4.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5429立方米,高于全州、全国水平。主要河流有万马河、永定河、江底河、白马河、永兴河、羊蹄江6条,水能蕴含量为10.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84万千瓦,至今开发量仅达13.4%。
永仁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0万亩,有林面积10.8万公顷,全县森林综合覆盖率达81.95%,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850.2万立方米。白马河林场是全国最大的云南松母树林基地,广阔的山林孕育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中草药552种,野生食用菌名目繁多,具有抗癌、强身治病的松茸,牛肝菌远销国内外。珍稀动物小熊猫、穿山甲、金钱豹等出没于山林之间;还有大量的野生油料作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纤维植物和大量的滇橄榄。100万亩的草山适宜于畜牧业的发展,早在1992年就被云南省列为商品牛羊基地县。境内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现探明的有金、
银、铜、铂、镍、石膏、花岗石等种类。还有以板栗、核桃、樱桃、石榴、葡萄等为主的18万余亩经济林果。主产烤烟、优质米、畜禽、蚕桑、核桃、樱桃、葡萄、草莓、菜种、中草药等。
省级风景名胜区——方山是滇川交界的旅游胜地,距县城16公里,山顶最高海拔2230米,山势雄伟峻秀,终年青山叠翠,松柏香气袭人,古树、珍木、奇花异草繁多,集古、奇、险、怪、绝、秀于一山。“诸葛营”旁怀古,“七星桥”畔探幽,“望江
岭”峰揽胜,“珍珠滴水岩”观瀑布等奇景无不令人神往。距县城8公里,位于永定河下游的龙虎峡瀑布跌岩,珠光虹影,怪石嵯峨,千姿百态,使您置身于鬼斧神工造就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此景正待开发利用。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旅游景点,落水洞、龙滩营、仙人洞等也尚待开发。可谓“桂林山水甲天下,永仁山川独自秀”。
全县大面积种植开发的优质板栗具有个头圆润、色泽鲜、口感甜、糯的特点,1995年被云南省确定为板栗基地县,其产品远销省内外及台湾市场,至今已形成8.04万亩规模;大面积高科技开发的5000亩连片葡萄示范区的鲜食葡萄、以及樱桃、草莓在攀枝花市、昆明有较好的市场;县内产的石榴果子硕大,色泽鲜艳远销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境内的黑山羊具有个头大、肥壮、肉质鲜嫩的特点,倍受广州、深圳、上海客商的青睐,年销10万只以上。
永仁县的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出滇入川地,彩云日光城,绿色经济县,民族风情园。
出滇入川地——永仁地处滇川要冲,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山水相连,自古为“滇蜀往来之大道”,108国道、成昆铁路贯穿两地。
彩云日光城——永仁县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达2824.4小时,居全国第二(仅次于西藏拉萨)、全省第一,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绿色经济县——永仁县土壤、气候、光热资源等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在种植经济林果、发展无公害蔬菜及蔬菜制繁种、绿色食品加工、发展中草药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目前,全县经济林果发展、无公害蔬菜及制繁种、绿色食品加工已初见成效,全县18余万亩的经济林果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蔬菜及制繁种发展已近1万亩,野生滇橄榄已被深圳客商开发利用。在不久的将来,林果业、绿色食品业、特色旅游业将成为我县继烤烟之后新的支柱产业。
民族风情园——彝族是境内少数民族的主体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有以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和正月十五的“赛装节”。每逢节日,各族群众不分男女老少,均换上绚丽独特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尽兴方休。此外,彝族还有敬老爱幼,热情待客的独特礼仪。境内有万马、永兴两个傣族乡,每年的阳春三月,傣族同胞都要举行盛大的“泼水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经济发展
2003年全县GDP实现4049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下同)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17897万元,增长4.5%;第二产业10264万元,增长14.4%;第三,
产业12336万元,增长8.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10万元,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28万元,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844.8万元,增长7.1%。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别达到42968万元、23754万元,增长22.2%、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2元,增长5%。均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任务,实现了供给与需求、投资和消费同步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县大小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7.01万亩,粮经比例为71:29,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加大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城乡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突出抓了县城及宜就集镇规划建设,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3年全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重点产业建设稳步推进。一是狠抓烟草产业。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三是培植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农业产业化。四是着力发展畜牧业。五是积极发展蚕桑产业。六是认真抓好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七是抓旅游业的发展。
2003年全县企业改革取得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全县列入改制的32户企业,现已完成改制31户,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改
制任务。共分流、安置改制企业人员958人,筹集和争取到改制成本524万元,支出改制费用2292万元,保证了改制企业在职人员安置、退休人员医保及遗属补助等费用全额拨付,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和社会稳定。通过深化企业改革、规划建设民营工业小区、制定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惠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促进了全县工业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1597.8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2001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6%和11.9%。目前,民营工业小区已入驻企业6户;水泥厂改制后进行技改,形成年产6万吨的规模,现已恢复生产;拉丝制钉厂扩建后形成年产近万吨的规模,2003年生产0.4万吨,产值1000余万元。
200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按照“实施一批、上报一批、论证一批”的思路,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一是抓项目组织实施,拉动经济增长。“7.21”和“10.16”地震恢复建设、第三期易地扶贫搬迁、永兴至回头湾等弹石路、中小学排危、县疾控中心、县图书馆、县人才劳动力市场等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莲池土地开发基本完成,第一、二期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投资5109.6万元、搬迁3381人,总投资1843万元的麻栗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完工,县看守所和县法院搬迁建设、大井湾农贸市场改造、工贸市场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大操场改造、他中公路改造、维的等3个乡(镇)政府办公楼、15个村委会程控电话、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项目已完工或基本完工,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拉动了全县经济增长。二是抓项目规划论证储备和上报工作。完成了红星、小平地等9件病险水库的安全鉴定和初步设计,其中有5件已上报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县规划已上报省水利厅;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一批项目已上报省和国家;开展了永定河城区段治理、撒家湾片区开发、万马河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等项目的规划工作。三是抓项目争取落实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注重捕捉上级投资信息,优先安排项目前期经费,组织部门上报项目,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争取项目和资金。据统计,去年全县上报项目557项,落实资金11042万元,到位资金9437万元。四是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基础投入。去年全县地方财政支出15706万元,在省州列报支出的专项资金4068万元,合计达19774万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30.1%,其中上级财政专项资金达11613万元。五是抓投融资体制改革,创造投资热点,吸引社会投资。通过大井湾农贸市场建设和经营权出让,政府用收取的资金建设市场,同时还吸引社会投资800多万元。
2003年全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立足我县区位和光热、土地等资源优势,全方位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把招商引资与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招商引资。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组建了县招商局,制定了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划建设了民营工业小区,对投资商最大限度地“放、降、让”,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分析,确定了绿色食品加工、万马河流域梯级电站开发等6个重点招商项目,并进行包装设计,在互联网、昆交会上广泛宣传。广泛开展同省内外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攀枝花、昆明及沿海地区客商的交流合作,积极与昆明、攀枝花客商洽谈,组团到深圳、海南招商,与深圳市生物谷公司签订了永仁绿色食品加工项目的协议,与滇能集团达成意向协议,引进了攀枝花等地客商收购水泥厂,在工业小区投资办厂。2003年,我县与县外客商签订招商引资协议项目41项、协议总投资4010万元,实际履约14项、到位投资2058万元,占州下达任务的137%,为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直苴彝族赛装节
云南永仁县中和乡直苴地区彝族人民的赛装节,俗称“服装节”,源于一个美丽、神奇、诱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朝里若、朝拉若从月利巴拉来到直苴腹地泥泽薄打猎,发现这里山青、水秀、土肥。于是感慨地说:“要是在这里种上谷子,一定是连年大丰收,吃也吃不完。”当他们弯下腰来,想痛饮那清甜的泉水时,箭筒里滚出了三颗饱满的谷粒。兄弟俩顾不上喝水,赶忙捡起谷种撒到一个泥塘里,并祝愿说:“如果这里是乡亲们能够安居的地方,那么但愿三颗谷种能长成三大丛,穗头有马尾巴那样粗、那样长。”此后不久,兄弟俩又背上毡毯带上弓箭、锄镰返回泥泽薄,精心管理。果然,事随人愿,三颗谷种发成了三大丛,金黄的谷穗确有马尾巴那样粗长。兄弟俩背着丰收的粮食赶回家,消息传遍了各个村寨,许多乡亲都随朝里若兄弟迁到直苴,大片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了,田里栽上了秧,地里种上了荞、麦、豆、麻。到了金秋,彝家新寨家家户户喜开丰收镰。
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对开发直苴有功,老年人一心要给他们选择称心如意的对象,当老年人征求兄弟俩喜欢哪个姑娘的时候,朝里若说哪家的姑娘心灵手巧,就和哪家的姑娘做一家,朝拉若说他最爱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哪家的姑娘能把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绣在衣裳上,就娶哪家的姑娘做媳妇。老年人向全村宣布了朝里若、朝拉若的择妻条件,并规定全村姑娘于来年正月十五在村旁的山顶上、树林里、青棚下举行衣装比赛,让兄弟俩选择对象,于是,全村的姑娘在农闲时忙个不停:绩麻、纺线、染线、剪裁、缝衣、刺绣——正月十五终于盼来了。一大早,老年人穿上节日盛装,朝里若、朝拉若兄弟和其他小伙子打扮得特别英俊,姑娘们穿上亲手刺绣的衣裳纷纷涌向赛装场,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走遍了整个赛装场,仔细看过了所有姑娘穿在身上的服装,各自选中了自己的意中人。
彝家人为了继承美丽、神奇、诱人的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都要穿上亲手刺绣缝成的新衣到直苴聚集比赛、唱歌打跳,仿效她俩寻找意中人。这样,代代相传,形成了彝族传统的赛装节。1987年美国文教专家马克.本德尔千里迢迢赶赴直苴参加赛装节,回国后热情洋溢地写下了《猪射—带铜炮枪的虎人》,在海外介绍直苴赛装节的盛况。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永仁彝族赛装节知名度,每年举的行彝族赛装节活动,都有彝族服饰比赛、民族民间体育竞赛、火把狂欢夜、对山歌、彝族文化传承、毕摩表演、赶山街等项目。 云南永仁县中和乡直苴地区彝族人民的赛装节,俗称“服装节”,源于一个美丽、神奇、诱人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朝里若、朝拉若从月利巴拉来到直苴腹地泥泽薄打猎,发现这里山青、水秀、土肥。于是感慨地说:“要是在这里种上谷子,一定是连年大丰收,吃也吃不完。”当他们弯下腰来,想痛饮那清甜的泉水时,箭筒里滚出了三颗饱满的谷粒。兄弟俩顾不上喝水,赶忙捡起谷种撒到一个泥塘里,并祝愿说:“如果这里是乡亲们能够安居的地方,那么但愿三颗谷种能长成三大丛,穗头有马尾巴那样粗、那样长。”此后不久,兄弟俩又背上毡毯带上弓箭、锄镰返回泥泽薄,精心管理。果然,事随人愿,三颗谷种发成了三大丛,金黄的谷穗确有马尾巴那样粗长。兄弟俩背着丰收的粮食赶回家,消息传遍了各个村寨,许多乡亲都随朝里若兄弟迁到直苴,大片大片的土地开垦出来了,田里栽上了秧,地里种上了荞、麦、豆、麻。到了金秋,彝家新寨家家户户喜开丰收镰。 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对开发直苴有功,老年人一心要给他们选择称心如意的对象,当老年人征求兄弟俩喜欢哪个姑娘的时候,朝里若说哪家的姑娘心灵手巧,就和哪家的姑娘做一家,朝拉若说他最爱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哪家的姑娘能把直苴的山水林木花草绣在衣裳上,就娶哪家的姑娘做媳妇。老年人向全村宣布了朝里若、朝拉若的择妻条件,并规定全村姑娘于来年正月十五在村旁的山顶上、树林里、青棚下举行衣装比赛,让兄弟俩选择对象,于是,全村的姑娘在农闲时忙个不停:绩麻、纺线、染线、剪裁、缝衣、刺绣——正月十五终于盼来了。一大早,老年人穿上节日盛装,朝里若、朝拉若兄弟和其他小伙子打扮得特别英俊,姑娘们穿上亲手刺绣的衣裳纷纷涌向赛装场,朝里若、朝拉若兄弟俩走遍了整个赛装场,仔细看过了所有姑娘穿在身上的服装,各自选中了自己的意中人。
彝家人为了继承美丽、神奇、诱人的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都要穿上亲手刺绣缝成的新衣到直苴聚集比赛、唱歌打跳,仿效她俩寻找意中人。这样,代代相传,形成了彝族传统的赛装节。1987年美国文教专家马克.本德尔千里迢迢赶赴直苴参加赛装节,回国后热情洋溢地写下了《猪射—带铜炮枪的虎人》,在海外介绍直苴赛装节的盛况。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永仁彝族赛装节知名度,每年举的行彝族赛装节活动,都有彝族服饰比赛、民族民间体育竞赛、火把狂欢夜、对山歌、彝族文化传承、毕摩表演、赶山街等项目。(永仁县旅游局)
2021年1月19日,国家民委命名永仁县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永仁县在列。
2018年8月16日,永仁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2月21日,永仁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云南曲靖邮政编码655000。
曲靖是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部,处珠江源头,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处,东与贵州省兴义市毗邻,南与文山州红河州接壤,西接昆明市,北临昭通市,素有“滇黔锁钥”、“云南咽喉”之称。
距省会昆明市120公里,地区面积2.89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的13.63%。截至2018年4月,曲靖市辖1市3区5县,2019年末,曲靖市户籍总人口为666.74万人。
地形地势
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盆地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高原面保存较好,形态完整,东南部具有典型的岩溶丘原景观。
曲靖最高点在会泽县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3米,系乌蒙山脉主峰;最低点在会泽县娜姑镇王家山象鼻岭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海拔695米,相对高差3322.3米。市政府所在地海拔1881米。市境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