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村地处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城关21公里。
行政区划:全村下辖一个自然村(半路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人口数据:全村共460户,总人口1734人。
自然资源:全村土地面积11195亩,其中耕地面积1028亩,林地面积10957亩(生态公益林2060亩),森林覆盖率达79.6%。
经济概况: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武陵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建设基本实现。自来水实现了户户通;全村有80%以上农户住上了钢筋水泥房。全村所有贫困户纳入了社会生活最低保障。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养植业(茶叶、毛竹、萝卜),近几年来茶叶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许多制茶专业户,并成立“武陵村茶叶合作社”,力主打造武陵本土品牌”陵雪”高山云雾铁观音。其制作的茶叶远销泉州、厦门及省外。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545元。
武陵村与茶山村、红君村、岬坪村、桃溪村、百束村、上岩村、仕洋村、大石村相邻。
武陵村附近有中共闽中工委旧址西河祠、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象山避暑养生度假区、大仙峰保护区、黄岩洞等旅游景点,有大田高山茶、大田兔肉、大田雪山萝卜、大田槐猪、苦菜茶等特产。
一、地理位置
寺西杨村地处漯河市源汇区空冢郭镇西南部,距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东邻大庙王村,西接大刘镇蔡庄村,南接大曹村,北至漯舞公路,距离高铁西站12公里,距离宁洛高速入口6公里,紧邻漯舞路省道330,交通便利。
二、人口分布
全村分为寺西杨和寺西张2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53户1142人,现有可耕土地面积1133亩,党员32名,两委干部4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人口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寺半路两侧居住。
三、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村民收入以种植小麦和玉米及养殖生猪为主,大部分农户经济主要来源依靠外出务工。由于村庄较小,目前尚没有工业企业以及大型农业合作社,群众务工大多在寺西杨村以外。
四、气候环境
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7月份最热,1月份最冷,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五、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寺西杨村目前有贫困户8户22人,其中2016年贫困户5户10人,2017年按照贫困户识别程序和标准,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以及乡镇、区级审核批复,新识别贫困户3户12人,其中返贫1户7人,清退2016年贫困户中不符合条件的0户3人。贫困户分布较为分散,其中1组贫困户5户15人,2组贫困户2户5人,3组贫困户1户2人。
随着村中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经商人员不断增多,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现正步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的轨道。
寺西杨村附近有神州鸟园、沙澧河风景区、开源金凤凰鸟文化乐园、漯河新天地、三晋乡祠等旅游景点,有麻团糖、小村铺萝卜、漯河烧鸡、竹编工艺品、双汇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