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编:236000
临泉县是伟大的祖国壮丽山河的一部分。她地处中原,沃土肥壤,广袤百里,地平如砥,一望无垠。该县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劳动在这块土地上,创造着自己灿烂的历史,改变着家乡自然的风貌。
资源与人口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该县地处祖国东部,安徽省的西北边陲。地理坐标为东经 11452-11531,北纬3235-3308。南与河南省淮滨、新蔡县毗邻,北与界首市及河南省沈丘县相连,西与河南平舆、项城县交界,东与阜阳市区及阜南县接壤。南北长68千米,东西宽62千米。全县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耕地173.7万亩。
该县河流密布,交通便利。南临洪河,北依泉河,中有谷河、润河、涎河、流鞍河自然河道穿境东流,又有临艾河、界南河人工河道横贯南北。阜临、临_、临新公路是沟通东西交通的动脉,临艾、临南、临界公路有连接南北往来的要道。
地貌土壤 该县地域属淮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自然坡降为八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由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洪水泛滥,形成了堆积平原。土壤构成主要有砂礓黑土、砂礓土和泥土3种,十分适宜种植作物。地下水位高,且含量丰富,可提取水量达3.6亿立方米,而且无色、无味、透明、属中性偏碱性淡水,适宜生活和灌溉。地表水也十分充足,除洪河、泉河水流已污染外,其他河流均适宜灌溉,对农业生产颇为有利。
气候物产 该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区。表现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寒而多雨,冬干而少雪,夏热而雨水充,秋爽天气晴朗。年平均气温14.9,全年无霜期218天。年日照4553小时。最高气温41.4,最低气温零下20.4。年均降雨量为812毫米。每年6月至9月为汛期,雨水集中,易患洪涝。
该县地理位置属暖温和夏绿林带,气候温暖湿润,为生物生长繁衍汇集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农、林、牧、渔产业十分发达,野生植物资源颇为丰富。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818平方公里,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耕地174万亩。县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地域属淮北平原、淮河流域,西北高东南低,海拔40米至38米。土壤多为砂姜黑土,土质稳定,酸碱适度,保肥力强。
农业资源
临泉是全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红芋、大豆、芝麻、玉米、棉花、花生、蔬菜、药材、水稻等,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已建成生姜、大葱、瓜果、食用菌、中药材、三粉、芝麻、生猪、山羊、黄牛等各具特色、初具规模的十大农业优质种养业基地,初步形成了脱水蔬菜、肉食冷冻、三粉加工、粮油加工四大产业链条。临泉为安徽省第一养羊大县和阜阳市第一养牛大县。牛庄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安徽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其穿心莲的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内脂含量高达5.15%,居全国同类产品之冠。
2021年3月,临泉县上榜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第28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临泉县位列第204名。
2020年12月,2020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名单发布,临泉县名列第23。
2020年5月,临泉县上榜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名单,主导产业为肉牛、肉羊。
2020年4月,临泉县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县城名录。
2019年11月,临泉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1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临泉县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8年10月,第二批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出炉,临泉县榜上有名。
2018年2月,临泉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5年,临泉县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79名。
2004年,临泉县位列2004年度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第41名。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邮编是多少
邮编:443000
点军区
位于宜昌市城区长江南岸。面积528.7平方千米/546平方千米(简册)。2004年末总人口105175人。
区政府驻江南路。邮编:443006。代码:420504。区号:0717。
行政区划
点军区辖1个街道、2个镇、2个乡:点军街道、桥边镇、艾家镇、联棚乡、土城乡。
点军,因蜀汉名将关羽曾在此地点阅兵马而得名。
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8号):设立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2000年,点军区辖1个街道、2个乡:朱市街道、点军乡、联棚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8612人,其中:朱市街街道13711人、点军乡21656人、联棚乡13245人。
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28号):将原宜昌县的土城乡、桥边镇、艾家镇划归宜昌市点军区管辖。
2002年,为适应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宜昌城市建设与发展,点军区撤销点军乡、设立点军街道办事处。
2004年底,点军区辖1个街道、2个镇、2个乡,6个居委会、46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105175人。
点军街道 办事处驻卷桥河,人口29544人,面积63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朱市街、谭家河、红光、张家坝、牛扎坪、巴王店、紫阳、五龙、塘上、李家河、范家湖。
桥边镇 镇政府驻桥边村,人口28000人,面积1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广化寺、黄家棚、李家湾、桥边、白马溪、韩家坝、六里河、双堰口、朱家坪、上峰尖、偏岩、石堰、太平、天王寺、新村。
艾家镇 镇政府驻刘家村,人口8848人,面积66.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大栗树、柳林、艾家、刘家、桥河、七星。
联棚乡 乡政府驻联棚村,人口13899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联棚、楠木溪、双溪、福安、长岭、泉水。
土城乡 乡政府驻土城村,人口24884人,面积17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土城、李家坝、安子溪、车溪、穿心店、茅家店、黄家岭、三岔口、花栗树、三涧溪、高岩、望洲坪、席家淌、落步_。
**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由根据“湖北地名网”资料整理,截止2004年底 **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点军区辖1个街道、2个镇、2个乡。共有6个居委会、46个村委会。
点军街道 办事处驻卷桥河,人口29544人,面积63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朱市街、谭家河、红光、张家坝、牛扎坪、巴王店、紫阳、五龙、塘上、李家河、范家湖。
桥边镇 镇政府驻桥边村,人口28000人,面积13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广化寺、桥边、黄家棚、李家湾、白马溪、韩家坝、六里河、双堰口、朱家坪、上峰尖、偏岩、石堰、太平、天王寺、新村。
艾家镇 镇政府驻刘家村,人口8848人,面积66.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大栗树、刘家、柳林、艾家、桥河、七星。
联棚乡 乡政府驻联棚村,人口13899人,面积90平方千米。辖6个村委会:联棚、楠木溪、双溪、福安、长岭、泉水。
土城乡 乡政府驻土城村,人口24884人,面积178平方千米。辖14个村委会:土城、李家坝、安子溪、车溪、穿心店、茅家店、黄家岭、三岔口、花栗树、三涧溪、高岩、望洲坪、席家淌、落步_。
点军的来源
点军为何叫点军?因为境内有点军坡;点军坡为何而得名呢?
相传三国时,刘备进川,留关羽镇守荆襄,张飞作为后盾驻扎夷陵。当时,东吴、北魏均觊觎荆襄,关云长为解后顾之忧来夷陵巡防。他问张飞夷陵驻扎的人马有多少,张飞为了不让关羽担心,故意将四千人马说成两万,关羽不信,他知道大队人马已随刘备进川,张飞只有四千人马左右,所以他要亲自点军核实。第二天,张飞选择此地让关羽点军,并让其四千人马围绕此坡走了五转,于是,四千人马变成两万。这样,关羽才放心地离去。后来,人们就把此地叫点军坡了。
光绪年间,进士罗缙坤曾立碑记载。1980年7月,市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寻得罗缙坤所立碑,并将其重新竖立在点军坡南侧。此碑高2.4米,宽1.05米,厚0.2米,重达1700余斤。碑帽高0.6米,宽1.15米
点军坡
旅游资源
孝子岩
位于点军区十里红村境内,姜诗溪(现名卷桥河)入江口北岸,与镇川门隔江相对。岩壁长约440米,东北临长江,东南临姜诗溪,均为绝壁。最高海拔89.1米。
据传,东汉时期的进士姜诗(广汉人)因仕途不顺,曾流寓宜昌,在此结庐而居。姜诗及其妻庞氏对年迈的母亲十分孝顺。一年冬天,姜诗母亲重病,郎中称要用长江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母亲。当时天寒地冻,连长江也结冰。姜诗来到江边,解开衣服趴在冰面上,想用体温化冰取鱼。就在这时,冰忽然融化,两尾红鲤跃入姜诗怀中,姜母得以康复。这就是二十四孝里的"卧冰求鲤"的故事。当年姜诗一家住在这座山上,每天都要下山挑水。一日,姜诗下山挑水时,不幸落水溺死,庞氏恐母亲伤心,假称姜诗出外求学。第二天,姜宅旁突然涌出一股山泉,泉内跃出一对金鲤,自此日日不断。后来人们便把他居住的地方美其名曰"孝子岩",把姜宅旁的那股山泉称作"甘泉"或"孝妇泉",山下的这条溪就取名为姜诗溪了。人们还在孝子岩后修建了"姜孝子祠"(又名"甘泉寺",群众俗称"安安庙",就是姜诗溪对面的白房子)。山脚下的姜诗溪口俗称河口,自古以来便是连接长江右岸与宜昌城区的重要渡口。
五龙
位于点军街办五龙村与谭家河村交界处,西南与四方山相连,东北滨临大江,山岭西北侧为五龙河,东南侧为谭家河。东西最大跨度约1100米,南北最大跨度约1300米,海拔236.9米。
五龙山,又名五陇山,因五峰连峙,蜿蜒如游龙奔江,故名五龙、五陇。据《东湖县志》记载:"其间,清流潺潺,村落参差,林木荫翳。凌晨薄暮,岚雾朴地,莫识津涯。迨清风徐起,微烟缥缈。独袅晴空,碧峰洗扫如黛,春华疏密,秋色丹黄,风景如画。"因而称之为"五陇烟收",列为东湖八景之一。
过去,五龙山上松柏居多,林木甚茂。如今,山上树木虽已显稀落,但山坡上已栽上了不少桔树。山南谭家河口,1971年建起了红旗电缆厂;山北五龙河口北岸,解放前即已形成了一条小街(名五龙街),1969年又在南岸建起了红光港机厂。五龙山两侧厂厦村舍参差错落,潺潺溪水曲折奔流。
磨基山
磨基山,位于点军街办五龙村境内。东起蔡家垭、南至胡家台子。东西最大跨度约600米,南北最大跨度约1000米。海拔219.7米。临江一面为绝壁,陡峭如削,背脊向南倾斜,隔江远望呈金字塔形。
磨基山因孤峰临江,古时曾有孤山之称。相传,晋炼丹家葛稚川曾在此山炼丹,故得名葛道山。另据《湖广通志》记载:"郭景纯(晋)结庐于此,基尚存,有一井一钟,呼曰郭道",由此说明:磨基山过去亦曾有"郭道山"的称谓。但当地群众则传说磨基山底下深埋着一副仙人留下的金磨子,所以又叫磨基山,而且最后为群众所接受,并一直留传至今。磨基山是宜昌城周围较高的山头之一,是重要的制高点,登临山巅,宜昌城区可尽收眼底。1971年,宜昌市人民广播站在磨基山上建起了电视转播台,1980年又建起了自立式铁塔,高50米,使磨基山显得更为雄伟壮观。(相关链接:磨基山)
邮编:134300
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江上游 ,长白山西北麓,东经127°0l′-128°06′,北纬41°42′-42°49′。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相连。东与安图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西与靖宇县隔江相望。与江源区相接。南北长125千米,东西宽87千米。属白山市。,
1990 年人口29.63万。汉族为主,有满、朝鲜、回、蒙古、侗、壮、锡伯等13个少数民族。面积6530平方千米。清宣统元年三月(1909)设长白府,十二月(1910)置双甸县。二年更名抚松县。矿产有煤、铁、云母、石棉和矿泉水等。野生动物有东北虎 、松花鹿、马鹿、黑熊等。野生经济植物有山葡萄、猕猴桃 、松子、刺五加、细辛、木耳、人参等。土特产有长白山红参、鹿茸、活力源(参宝)、冬蘑,木耳,山菜.林区多产松木,桦木及成材木种. 名胜古迹有白龙湾、长白山天池、温泉度假村、露水河国际狩猎场。
县人民政府驻抚松镇。全县辖11个镇、3个乡:抚松镇、松江河镇、泉阳镇、露水河镇、仙人桥镇、万良镇、新屯子镇、东岗镇、漫江镇、北岗镇、兴参镇、兴隆乡、抽水乡、沿江乡。
属大陆性高山气候,由于地势高低差异很大,年平均气温为1.9-4.3℃,极端最低气温44.1℃,极端最高气温34.8℃。年平均降水量为763-834毫米。 拉风富少
地理气候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白山市东北部,长白山西北麓,东经
127°01′~128°05′,北纬41°42′~42°49′。西隔头道松花江与靖宇县相望,北与桦甸市、敦化市隔二道松花江相邻,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两江道和我国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毗连。东西约87公里,南北约125公里,幅员6153平方公里(615311.22公顷)。
抚松县属我国东北部山区寒温带湿润气候区,大体可划分为5个区域,即沿江温和区、山地温凉区、山地冷凉区、山地冷冻区、山地极寒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递减的变化趋势明显。全县年平均气温4℃,年平均最高气温5.1℃,最低-0.3℃。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积雪深。夏季短促,较热,雨量集中。春秋两季冷空气活动十分活跃,气候多变,冷暖阶段性变化显著,春有“倒春寒”,秋有“小阳春”之说。年平均日照2352.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3%。年日照时间最长为2833小时,最少出为2021.1小时。降水量充沛,年均800毫米左右。无霜期的长短差异很大,最长为150天,最短为79天。
2021年4月,抚松县上榜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榜第20名。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抚松县上榜。
2020年11月,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抚松县榜上有名。
2020年6月,抚松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东北抗日联军片区)。
2020年3月,抚松县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抚松县在列。
2018年8月,抚松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7年12月,抚松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6年2月,抚松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抚松县为200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09年1月,抚松县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4年6月,国家旅游局办公室确定抚松县为第二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