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些大的消费品或耐用消费品的公司为例,一般都会有原料、产品的存储中心;按供应链体系的不同,在全国将根据终端用户的分布,设置区域分拨中心(RDC),例如分华北库、华中库、华南库、西南库等等;在各个重点城市,还将设置城市配送中心,这样形成一整套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完成产品或零部件、原材料的物流过程。
把这些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用运输串起来,就形成一个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我们指的物流中心,可能说的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节点。而物流中心的功能,却要在这样一个供应链服务体系中去完成。
现在物流中心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它一方面越来越重要,物流中心在物流供应链各个节点中的效率及设计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规模集中、效率提升、技术进步、创新升级;另一方面随着供应链的调整,少批量多批次运输体系的建立,物流中心的规模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库存商品周期越来越短,随着供应链的变化,物流中心也在快速的改变着。
当代物流中心的概念正在变化,公路运输的定日达运输方式实际上承担了原来物流中心的部分功能。而商品越过物流中心,通过运输的指定日送达方式,实现了运输途中与仓储作用的合并。所以说现在的物流中心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概念,正在成为供应链物流服务创新非常关注的区域。
理那样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把专业物流的事情做好。
作为一家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会服务多家客户,这样企业的仓储、运输、人员、设备、信息资源才能够统筹协调,应对不同客户、不同业务波动给物流造成的压力。这样专业物流企业就会存在多种物流服务流程与体系以对应不同客户的供应链需求,我们叫做“柔性化组织体系与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物流中心运营好,才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专业的服务。
而像快运公司和快递公司这样服务于社会上客户的共同需求的企业,他们最关键的是高效率的运转、严谨的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以对应高时效的要求,他们必须有一套标准体系,提供标准物流服务的,对应大部分客户的共性的物流需求。
物流师:物流企业选择服务方式时应考虑因素
1、把服务质量放在供应链全过程中考虑。
客户需要物流服务,是需要把货物安全、准确地送到用户手上,是综合服务,而不仅仅是仓储服务或运输服务。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增强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的策划操作能力,以及加强物流要素的整合能力和谈判能力。
2、加强中外物流服务质量体系的比较研究
提高服务质量,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质量标杆。有了先进企业的质量标杆,物流企业就能找到差距和不足,进而创造出适应自己特点和客户需求的独特的服务方式。
3、高度重视物流服务的团队建设和全员质量建设
供应链的复杂性要求建设一支有各种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运输、配送、仓储、加工、包装、装卸、信息、安全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技术和管理技能,物流企业要将上述人才聚集到一起,形成合力,才能流畅地、迅速准确地完成物流活动。物流服务的实现要靠一线员工,一个员工的失误,有可能造成项目的失败。
4、建立科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真心实意地征求客户对改进质量的意见而不是虚晃一枪。建立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吞吐量、运输量、加工量是数量指标,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成本费用率是效益指标,响应及时率、单证准确率、货损货差率、意见反馈率是质量指标。
5、合理地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根据需要购置先进的物流装备。过度超前增大成本,不应盲目建造自动立体库,码头建造要适应物流量的需要,条码技术要从生产商那里开始。
6、物流教育应加进服务质量课程
贸易、管理、技术是物流专业的三大学科体系。因此,物流学科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有一门或几门物流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学生最受欢迎,质量管理也是一门技术。
一、物流企业应选择适宜的物流服务领域
选择适宜的服务领域就是重新进行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物流服务市场的覆盖面非常广泛。这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是跨边界的功能和组织活动,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货品有不同的服务技术要求,再有就是客户的需求千差万别。所以,物流企业参与物流服务市场的运作并融入全球物流服务体系存在着无限的机会。
无论如何,仓储和运输是最基本的物流服务活动。仓储和运输的不同形式的整合可以发展出配送中心和分拨中心。物流企业和市场之间还有货代、船代、咨询等中介。这些中介和制造商或仓储运输企业的整合又可以发展出物流服务管理商。电子商务的商业环境更为全球供应链的组织提供了技术手段,因此网上物流服务市场(相当于网上物流服务交易所)就应运而生。比如通用,福特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就于2000 年2 月决定共同创建一个价值近2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网上市场。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和家乐福则联合创建了一个有50000个供应商参与的总值达800 亿美元的网上采购市场。
传统物流企业在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三点:
一是现有服务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重新配置,其价值实现可能完全不同;
二是同样的服务资源在不同的人手中其价值实现也可能完全不同。
三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必须支付相应的成本。
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在选择服务领域的时候,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不熟不做?的原则。
2、?集中一点?即专业化服务的原则。
3、?客户是上帝?的原则。
4、?重点客户,重点服务?的原则。
5、?延伸服务?即服务品种创新的原则。
6、?精益求精?即服务技术创新的原则。
二、制定适宜的物流服务战略
企业在确定物流服务领域以后,必须制定相应的物流服务战略作为企业运营的纲领性文件。
1、确立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
就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还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无论是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还是物流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大量传统的?小而散?的物流企业和?大而全?的生产制造企业才刚刚开始接受现代物流服务理念,刚刚踏上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和创建现代物流服务系统的征程。众所周知,社会化的分工协作式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已经经历了近两个半世纪的历程。所以,希望我国的物流产业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只能说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希望用发达国家的物流业模式来为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进行战略定位恐怕在现阶段不一定行得通。
现实地来看,大量中小型的、采用传统技术手段、提供阶段性物流服务、按照竞争生存法则运行的物流企业将在很长的时期内作为我国物流服务业的主要力量。我们不应当也无法去干扰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况且,麦当劳也有?在后院用手工削土豆?的时候。马士基就是从货代起家的。UPS 也是从一辆福特T 型车和几辆摩托车发展起来的。所以,对许多处于转型中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适宜的服务战略指导思想就是从小的做起(规模的)和从简单的做起(专业的)。我国知名的民营物流服务企业宝供储运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本土型典范。实际上许多资产规模比较大的传统物流企业也在纷纷通过业务剥离、企业分立、化小核算单位、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体系等?异曲同工?的方法来适应物流市场的基本特点,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物流服务发展战略选择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他的名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曾归纳出三种基本的企业竞争战略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这对物流企业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如果企业选择的是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它的物流服务战略的基本定位应当是向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包括物流服务品种的相对稳定,服务水平的客户认同,服务程序的简洁规范等。
如果企业选择的是别具一格战略,那就意味着企业选择了创新服务作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所以它的物流服务战略的基本定位应当是对不同的客户实行差别化服务。包括服务品种的不断创新,服务手段的不断创新,服务水平的不断创新,以及为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向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如果企业选择的是集中一点战略,就意味着企业选择了专业化服务。这时,它的物流服务战略的基本定位应当是为特定的客户提供专门的服务或为特定的货种提供一般的服务。相对而言,在物流服务领域要有效实施差别化服务战略的难度比较大。虽然这类服务对成本的敏感性比较小,因而利润率比较高,但是对物流企业的研发能力,经营理念的开放性和组织结构的弹性以及资本实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现实地来看,实施标准化服务战略或专业化服务战略可能更符合我国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其中,专业化服务战略应当成为物流企业的首选战略。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