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CIF条件与FOB条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FOB (free on board)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但在与北美国家交易的时候,应在 FOB 后面+vessel表示船上交货)因此,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装运 港口 ,将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并及时通知买方即可。之后的运费和保险费与卖方无关。
CIF (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运费加保险,顾名思义就是比 FOB 条款多了保险费用和运费,可以简单的理解为FOB+F+I= CIF 。
在国际贸易中,CIF条件和FOB条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先要理解其具体含义:
1)CIF的英文:Cost, Insurance & Freight就是成本、海运保险再加到对方指定港口的运费
2)FOB的英文:Free on board就是船上交货,通常为出口商国内的港口
那么,表面的意思就很清楚了。其次,要关注责任划分,责任划分包括:1)费用的划分;2)交货结束的地点;
不过,现在的实际使用中,客户经常会要求扩大其范围,要灵活处理。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主要有(多选)b
在国际贸易中什么是非单据条件就是要求了某件事情 却没有要求要单据实现它
举个例子
看此文章
分类很清楚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1、外语谈判
2、贸易术语(CIF、FOB、CFR)
3、付款条件(D/D、T/T、D/A、D/P、L/C)
4、信用证审核、改证、接受。
5、核销单、报关、租船定仓、保险、商检
6、银行交单结汇(单单一致、单证一致)
7、国际商法(英美法、大陆法)
8、国际市场分析、营销
9、国际金融(外汇汇率、买入价、卖出价、现钞价、外汇交易)
在国际贸易中,CIF与CIP有哪些区别?
对贸易术语CIP的解释: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对贸易术语CIF的解释: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二、CIP和CIF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价格构成因素中都包括了通常的运费、保险费,即运输合同、保险合同都由卖方负责订立;交货地点均在出口国的约定地点;出、进口清关责任划分都是出口方负责出口、进口方负责进口通关;风险在交货地点交货完成而转移给买方,而运费、保险费却延展到目的地(港)。但两者也有明显不同,也正是这些不同使CIP术语比CIF术语更适合内陆出口业务。
1、从适用的运输方式看,CIP比CIF更灵活,更适合内陆地区出口。CIF只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海运、内河航运),CIP却适合任何运输方式。而对于内陆地区而言,出口时运输方式也是多种的,比如出口到美国、东南亚地区,一般是陆海联运;出口到欧洲,一般是陆运。
2、从出口方责任看,使用CIP术语时,出口方风险与货物的实际控制权同步转移,责任可以及早减轻。CIF术语下,出口方是在装运港交货;买卖双方是以船舷为界划分风险,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不管货物处于何方的实际处置之下,卖方都要向买方承担货损等责任。CIP术语下则比较灵活,由双方约定,可以是港口,也可以是在内陆地区,但无论在哪里,出口方责任以货交承运人处置时止,出口方只负责将货物安全移交承运人即完成自己的销售合同和运输合同项下的交货任务,此后货物发生的一切损失均与出口方元关。
3、从使用的运输单据看,使用CIP术语有利于内陆出口业务在当地交单结汇。CIP涉及的通常运输单据范围要大于CIF,因具体运输方式不同可以是上面提到的CIF使用的单据,又可以是陆运运单、空运单、多式联运单据。承运人签发后,出口方即可据以结汇。这样,缩短了结汇和退税时间,提高了出口方的资金周转速度。
关于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变化问题B,就是你自己出口的玩意值钱了,你说人家愿不愿意买?
如何改善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1?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由于一国贸易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国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因而结合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来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实现比较优势的升级优化,提升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的重要途径。
(1)应加大产业转移力度,在确保就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机电产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新材料、医疗、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更要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进行了产业调整,2003年机电产品出口已占到出口总额的51.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占到了25.2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层次和规模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要积极吸引世界先进技术,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2)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在贸易中具有相当的地位,我们应当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要大力加强对传统出口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技术含量,积极将新技术、新材料向传统产业渗透,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使其重新获得比较优势。
(3)我们还应当扩充完善产业链,强化基础工业力量,大力发展零部件加工工业,以降低对加工贸易中零部件进口的依赖性,从而大量降低中间产品高价进口对出口效益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贸易条件改善。
2?加强行业协会和进出口商会以及中介机构的建设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以市场信息为导向的,特别是价格信息,是一个企业经营决策之本。由于体制因素,我国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手段也极为有限。在此情形下,发挥各种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可以承担许多国际贸易中不宜由 *** 或企业管理的事务。但在我国,这些协会、商会往往带有半官方的性质,习惯于行政管理和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有时它们不仅不能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好帮手,还横生枝节,给企业以额外负担。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加强各种行业协会、进出口商会、中介机构的建设,将其进行市场化运作,摆脱 *** 色彩,发挥其收集市场信息,协调行业竞争,提供咨询服务,推进行业技术进步等积极作用,以此来促进我国贸易的发展。
3?强化对关税体制的改革力度
我们应积极推进关税体制改革,优化关税结构,促进我国贸易更好地发展。我们应当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减免税政策,特别是要规范加工贸易关税方面的政策,努力把加工贸易引向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同时要针对整个产业实施关税优惠政策,而非针对单个企业、项目;要给予国内外所有企业国民待遇,以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4?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改革力度
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但其中我们要花大力气对外贸企业进行改革,因为外贸企业是进行进出口业务的载体,只有它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促进我国贸易的健康、平稳运行。为此,我们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真正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外贸企业制度;要加强外贸运作中的科技含量,推进外贸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还要改变企业分散经营的状况,实施行业集中策略,实现规模经济,以此来促进外贸企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谁知道国际贸易条件CIP和CIF有啥区别?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成本、保险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港)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哪些主要区别?两者实质的区别就是看货物是否需要跨越我国的关境。
需要跨越关境的,纳入海关统计的就是国际贸易;不需要跨越关境的,不纳入海关统计的就是国内贸易。最简单的例子: 国内的A将货物卖给了国外的B,B又将货物卖给了国内的C。A直接向C交付货物后从B处收到货款,C收到货物后向B支付货款。尽管双方都是通过国际结算方式进行的交易,但由于货物没有跨越关境,没有办理报关等手续,其贸易行为不纳入海关统计,那么就属于国内贸易。反之,如果是A将货物运到了国外的B处,而B又将货物运回国内给C,那么,由于货物一出一进都跨越了关境,都需要办理海关手续,其贸易行为纳入海关统计,因此,尽管货物的产地和最终用户都是在国内,但也属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国内贸易就可以顾名思义了。
销售货物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都是国际贸易,首先确定的是销售给境外客户,不一定会运到境外,因为出口贸易有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之分,直接出货到境外称之为直接出口,出货到境外公司的境内客户或者是境内工厂称为间接出口,这里是一定要报关的(转厂),或者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设置了“保税区”,货物进出保税区都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视同境外企业;而销售货物不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就是国内贸易,国内贸易其实不好做,原因一般都是收款问题,除非全做现结,或者款到发货!
两者贸易有8大性质不同 1、适用法律不同 2、报价术语不同 3、物流不同 4、单证不同 5、支付手续不同 6、支付货币不同 7、质量检验标准不同 8、质量检验机构不同
据我知道和了解就这么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呢!
销售货物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都是国际贸易,首先确定的是销售给境外客户,不一定会运到境外,因为出口贸易有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之分,直接出货到境外称之为直接出口,出货到境外公司的境内客户或者是境内工厂称为间接出口,这里是一定要报关的(转厂),或者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设置了“保税区”,货物进出保税区都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视同境外企业.而销售货物不需要在海关进行申报的,就是国内贸易,国内贸易其实不好做,原因一般都是收款问题,除非全做现结,或者款到发货!
fob在内陆出口贸易中占优势对吗
一、CIF
CIF术语的中译名为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按此术语成交,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
二、FOB
FOB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FOB的全文是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习惯称为装运港船上交货。按此术语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
FOB 也称“离岸价”,实践中的使用通常为“FOB……港(出发地)按FOB成交,由买方负责派船接运货物,卖方应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并及时通知买方。货物在装船时越过船舷,风险即由卖方转移至买方。(不包括运费、保险费)
二、cif和fob的区别
1、?价格术语后港口性质不一样
FOB后的港口指卖方所在国的海港或河港,而CIF?后的港口指买方所在国的海港或河港,CIF?价格术语后目的港后应注明港口所属国别,如维多利亚港,在香港有,英国有,巴西有,必须加注国别来区分。
2、?费用构成不一样,报价不一样
FOB价格是考虑货物从原料购进、生产直到出口报关货物装到买方指定船舱同的一切费用和利润为止,而CIF则是在FOB价格的基础上再加上海运费和保险费。
3、?THC码头作业费的支付对象不同
按照谁支付海运费谁支付THC费用的原则,FOB价格条款中THC费用应由买方承担,CIF中THC应由卖方承担,THC费用应在贸易合同中明确注明由谁支付。
4、?保险费支付、办理不同
FOB、?CNF?保险由买方办理,卖方应于装船前通知买方;CIF?保险由卖方办理并支付保险费,卖方按合同条款,保险条款办理保险并将保险单交给买方。
5、?价格术语国际惯例不同
FOB?价格在美国惯例和国际商会的1990及2000年通则惯例,CIF大多数为国际商会的1990年/2000年惯例,订立贸易合同或客户开出信用证中注意加以区别。
6、?空运货物
FOB?卖方只承担货物上飞机之前的所有费用空运费,空运目的港费用由买方承担。CIF?卖方除承担FOB空运费用外还需按买方要求承担空运费以及对货物空运投保保险。空运货物自装运港交付后货物所有权即转移至买方。
扩展资料:
CIF的几种变形
1.CIF Liner Terms
(CIF班轮条件)
这一变形是指卸货费按班轮做法办理,即买方不负担卸货费。
2.CIF Landed
(CIF 卸至码头)
这一变形是指由卖方承担卸货费,包括可能涉及的驳船费在内。
3.CIF Ex Tackle
(CIF 吊钩下交接)
这一变形是指卖方负责将货物从船舱吊起一直卸到吊钩所及之处(码头上或驳船上)的费用,船舶不能靠岸时,驳船费用由买方负担。
4.CIF Ex Ship‘s Hold
(CIF 舱底交接)
按此条件成交,货到目的港在船上办理交接后,由买方自行启舱,并负担货物由舱底卸至码头的费用。
参考资料:
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签署时,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使用贸易术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买卖当事人在货物交接过程中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贸易术语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在我国的出口贸易实践中,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仍属FOB、CFR以及CIF三种传统的贸易术语,这三种贸易术语无疑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运输业技术的不断革新,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迅速发展,传统贸易术语FOB、CFR和CIF的弊端显现,因为它只适用于海上及水路运输,不适用于陆上及航空运输,更不适用于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方式。
为使贸易术语适应国际贸易的新环境,ICC(国际商会)大约每间隔10年便对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进行一次修改和完善。制订了与传统贸易术语FOB、CFR以及CIF相应的适用于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的三种贸易术语,即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FCA、CPT和CIP。ICC不仅在Incoterms1990当中,而且在Incoterms2000修改时反复强调货物若不采取“越过船舷(across the ship’s rail)”交付方式,则不能使用FOB、CFR以及CIF,一定要使用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FCA、CPT或CIP。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FCA、CPT、CIP的制订虽已20年有余,但在我国的贸易实践中却很少有人问津。假如是地处沿海地区距港口较近的出口贸易公司,采用FOB、CFR 、CIF三种传统的贸易术语未尝不可;但如果是在内陆地区距港口较远的出口公司,照搬老一套就欠恰当了。因为要将货物运至装运港口,需经过相当长的一段陆路运输,在此期间发生的一切风险、费用和责任,都要由出口方承担,以至于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下面就适用于海上运输的FOB、CIF两种贸易术语和适用于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的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FCA、CIP做详尽的比较分析,以指导出口贸易实践。
一、FOB、CIF和FCA、CIP贸易术语的异同
1.FOB和FCA的异同
FOB贸易术语原意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英文为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 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义务。买方从该时起承担有关货物的一切风险及费用。
FCA贸易术语原意是“货交承运人(......指定地点)”英文为Free Carrier(......namedplace),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由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即完成交货义务。从此时起买方承担有关货物的一切风险及费用。[page]
FOB和FCA同属于F组贸易术语,由卖方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办理出口许可证、提供相应的单据并通知买方;由买方支付货款、办理运输和保险、收取货物等方面责任大致相同。两种贸易术语具有的本质性区别源于运输方式。FCA是从FOB贸易术语发展起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的需求,它可适用于集装箱运输、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任何运输方式。
因此,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的运输方式不同:FOB术语只适用于海上运输或水路运输,运输的交通工具是船舶;而FCA可适用于包括集装箱、多式联运方式在内的任何运输方式,运输交通工具可以是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等。
(2)交货地点不同:在FOB术语项下,卖方须在买卖合同规定的装运港,把货物交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便完成其交货义务;而在FCA术语项下,卖方在合同规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卖方便完成其交货义务。
(3)货物风险及费用转移的时间不同:在FOB术语项下,当货物越过船舷时,有关货物的风险与费用便由卖方转移到买方;而在FCA术语项下,卖方在合同规定的地点,将货物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时,有关货物的风险与费用便转移到买方。
2.CIF和CIP贸易术语的异同
CIF贸易术语原意是“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英文为Cost, Insurance,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是指在装运港当货物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买方从该时起承担有关货物的一切风险及费用。
CIP贸易术语原意是“运费和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英文为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是指卖方在装运地将货物交给其指定的承运人时即完成交货。买方从此承担有关货物的一切风险及费用。CIP是为了适应集装箱及国际多式联运运输方式于1980年增补制订的,CIP和CIF同属于C组贸易术语,两者都是由卖方签订运输合同、保险合同,向买方提供象征货物的单据来完成交货义务的装运地贸易术语。由卖方提供符合合同约定的货物、办理出口许可证、提供相应的单据并通知买方;由买方支付货款、收取货物等方面两者责任亦大体相同。然而两者在运输方式、交货的风险界线、保险的区间以及应该提供的运输单据方面却完全不同。由于CIF术语与CIP术语适用的运输方式有别,所以在CIF术语下,严格要求卖方提供海上运输单据,如提单;而在CIP项下,由于可采用的运输方式灵活,因而卖方则可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提供相应运输单据。CIF贸易术语只适用于海运及内河运输,CIP贸易术语适用于包括多式联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page]
综上所述,在FCA和CIP贸易术语项下,买卖双方的风险都是以货物交给承运人接管时为界的,而FOB和CIF贸易术语都是以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来划分买卖双方的风险。基于上述不同因素,选择使用何种贸易术语出口,会给身居内陆的贸易公司带来不同的利益和风险。
二、传统贸易术语在内陆地区出口贸易中的弊端
在我国的出口贸易实践中,不论是沿海地区的贸易公司,还是内陆地区的贸易公司,不考虑实际情况,一概采用“老三样”贸易术语,即FOB、CIF和CFR,这样会对出口方不利,究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卖方的风险范围扩大
内陆的出口公司,如果采用海上运输贸易术语FOB、CIF或CFR,首先要将货物经陆路长途跋涉地运往港口,路途上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给卖方带来的经济损失便是惨重的。因为出口一单货物,少则几万美金,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这样的金额对于出口公司来讲,无疑是沉重的打击。特别是当今外贸出口利润微薄。采用FOB、CIF或CFR术语,卖方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风险。距港口越远的公司,风险指数越大。因交通事故、恶劣的天气等而造成的损失已屡见不鲜。
2.卖方的费用负担增多
内陆公司若采用FOB、CIF和CFR贸易术语出口,卖方应负担的费用增多。尤其是采用FOB出口时,卖方不仅要负担将货物运至港口的陆上运输费,而且还要负担货物在港口附近存放货物的仓储费等等。如果与买方指定的船舶衔接不当,所要支付的费用就更多了。
3.拖延收汇时间
当内陆公司以集装箱或者多式联运方式运输,并采用FOB、CIF和CFR贸易术语出口时,运输单据在货物上船后才能得到,这样势必会拖延出口结汇的时间,影响资金周转。特别是在国际市场汇率变动起伏比较大时,更容易因收汇不及时而蒙受损失。
三、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在内陆地区出口贸易中的优势
FCA、CIP和CPT贸易术语是为了满足集装箱多式联运方式而制订的,三种贸易术语都是以出口国货交承运人作为划分买卖双方风险的界线。当出口方把货物交到承运人掌管之下,便完成了卖方的交货义务。在FCA贸易术语下,是由买方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而在CPT和CIP贸易术语下,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契约的是卖方,虽然签订运输合同的人不同,但是划分风险的界线却是相同的。
目前,我国的集装箱运输业已比较发达,进出口货物的绝大多数都是采用集装箱来运输的。当装运整箱货(FCL)时,一般由承运人到出口商的工厂或存货仓库来接货,再运往集装箱货场(CY)。当出口散货(LCL)时,一般要由卖方自行将货物运至承运人指定的货物运输站(CFS),然后再由承运人分类拼箱。不论是整箱货,还是拼箱货,只要卖方安全地将货物交于承运人,便完成了交货义务。这两种情况下,如果使用FOB、CIF或CFR贸易术语,卖方不仅无法控制已交到CY或CFS的货物安全,而且还要承担直到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一切风险与费用,这样也加重了卖方的负担。内陆出口公司采用货交承运人术语出口,所具优点有如下几个方面:[page]
1.运输方式灵活方便
出口贸易的运输,一般都是经由陆运,最终通过海运运往世界各地,因为与我国陆路接壤的国家毕竟是少数。内陆出口公司须根据地处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来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如果所处地区的铁路运输方便快捷,即可选择铁路与海运相结合的多式联运方式;如果当地的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亦可选择公路与海运相结合的多式联运方式。不论是怎样的组合,所采用的贸易术语都应是适用于集装箱、多式联运的FCA、CIP或CPT。不论是由卖方还是买方来签订运输合同,都要慎重地选择一家综合物流系统比较发达、信誉良好的承运人,采用FCA、CIP或CPT贸易术语的关键就在于承运人的综合物流能力与信誉。这样,只要签订一张运输合同、计算一次费用、取得一份运输单证,便可将货物运至买方所在地。
2.提早转移风险
采用适用于集装箱、多式联运的FCA、CIP或CPT贸易术语,可以减轻内陆出口公司对货物的风险负担。无论是哪种联运方式,只要将货物交与第一承运人掌管之下便完成了卖方的交货义务。免除了采用FOB、CIF和CFR贸易术语出口时,卖方要承担的货物在陆运过程中所发生的意想不到的风险、货到码头仓储过程中的风险,直至货物安全越过船舷。
3.风险界线明确
采用FOB、CIF和CFR贸易术语出口时,买卖双方的风险界线以装运港船舷为准。“船舷原则”产生于19世纪,适合于从前的散装散运方式。即在装运过程当中,货物在越过船舷之前,落水或损毁时,责任在卖方;而货物越过船舷之后,落在甲板上发生的破损,责任在于买方。这种划分风险的原则,符合当时的实际状况。然而今非昔比,绝大多数件杂货都用集装箱进行了“单位化”,装船的方式与设备已与从前大有不同。比如集装箱内货物发生损毁,很难辨别它是发生在越过船舷之前还是之后,从而造成买卖双方的贸易纠纷。但是采用FCA、CIP或CPT贸易术语出口时,只要卖方将货物安全地交到承运人掌管之下,卖方的交货义务便完成。当出口整箱货时,承运人可在出口商的工厂或存货仓库,确认装入集装箱的货物是否完好无损;当出口散货时,承运人可在其指定的货物运输站,对货物的状态进行验收,在此之后货物发生的损毁,由买方负责。很显然,以货交承运人来划分责任和风险的界线,要比以船舷为界明确得多。
4.出口结汇时间快捷
内陆出口公司采用FCA、CIP或CPT贸易术语出口时,能迅速地从承运人手里取得运输单据,无须等到货物上船。如果采用FOB、CIF或CFR出口时,货物装出后,虽然根据内陆公司与港口[page]
的距离的不同,收单时间略有差异,但大凡要等到三到五天才能得到装船单据,有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不仅耽误了结汇时间,影响资金周转,有时还会因汇率变动而受损失。
综上所述,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对内陆公司出口,具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口货量的日益增多,选择贸易术语时,要根据公司所处的实际地理环境,交通状况来权衡利弊,避免因袭旧俗,尽量尝试使用货交承运人贸易术语,以增强在国际贸易当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