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
各种运输方式协调是指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和协同作业。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组织工作不尽相同,这影响到货主对运输方式的选择,影响到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和发展;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也必须协同作业,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
如铁路运输各生产环节的组织工作,包括旅客运输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机车与车辆的配合与整备,列车运行指挥与控制等,部门繁多、技术性强。水运船舶运行组织要根据水上客货运输任务和船舶、港口、航道的技术运营条件,综合考虑水运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同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配合,对船舶运行作出全面的组织和安排,包括规划航线系统,选取适当的船舶,拖船和驳船的配合和制定船舶运行时刻表。汽车运输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组织工作,主要有规划和开辟公路营运路线,组织客货源,安排车辆班期,配置沿线运力。航空运输要做好航班计划、航线运输计划和作业计划等。这些分系统的组织工作是复杂的,要考虑各分系统之间的衔接更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但却是物流运输所必须的。
物流过程经常需要联合运输,在联合运输中更要加强运输组织工作,在商务上和换装点技术作业衔接联合,既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又可方便货主,同时降低了物流成本,收到良好经济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运输业采用新技术装备日益增加,这对运输方式的分工很有影响。我国铁路运输逐步向重载、高速等方面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经济性能,降低运输成本和降低能源消耗,扩大运输能力。在沿海运输发展大吨位、专业化、装备先进的适用船舶,如3.5万吨级的散装货船和运煤船和第三、四代的集装箱船,可以提高海运经济性能,节省能耗,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运输能力。在公路运输发展大吨位、柴油车、集装箱车、特种车、并与公路主干线相适应。航空运输将根据国际和国内航线客流量的迅速增长,发展大、中型客机,选用单位油耗省的客机,逐步淘汰耗油量大的陈旧客机,以充分发挥航空长途快速运输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各种交通方式在运输指挥自动化,安全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也都有长足的发展,这无疑将建成畅通的物流通道,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障。
运输作业的关键因素
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成本、速度和一致性是运输作业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位置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管理和维持转移中的存货的有关费用。物流系统的设计应该利用能把系统总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运输,这意味着最低费用的运输并不一定导致最低的物流总成本。
运输速度是指为完成特定的运输作业所需花费的时间。运输速度和成本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运输商提供的服务越是快速,他实际需要收取的费用也就越高。其次,运输服务越快,转移中的存货就越少,可利用的运输间隔时间越短。因此,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其服务的速度和成本。
运输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装运中履行某一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与原定时间或与前几次运输所需时间的一致性。它是运输可靠性的反映。多年来,运输经理们已把一致性看作是高质量运输的最重要的特征。如果给定的一项运输作业第一次花费了2天时间,而第二次却花费了6天时间,这种意想不到的变化就会使物流作业产生严重的问题。如果运输作业缺乏一致性,就需要增加安全储备存货,以防措手不及的服务故障。运输一致性会影响买卖双方承担的存货义务和有关风险。
在物流系统的设计中,必须精确地维持运输成本和服务质量之间的平衡。在某些情况下,低成本和慢运输也许将是令人满意的,一切都取决于物流系统的总目标。
物流作业术语?
(1) 按作业对象(货物形态)可分为:①单件作业法。即单件逐件货物作业;②集装作业法。指将货物集零为整(集装化)后再行装卸搬运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可按集装化方式不同,分为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挂车作业法(驮背式运输);③散装作业法。是指对诸如煤炭、矿石、建材等大宗货物通常采用的散装、散卸方法,以及近来随着粮食、食糖、水泥、化肥、化工原料等的作业量增大,为提高装卸效率,降低成本而趋向采用散装、卸散的方法。散装散卸方法主要分为:重力法(利用货物的位能完成装卸;倾翻法(利用运输工具的载货部分倾翻完成卸货);机械法(利用各种抓、铲、舀等机器完成装卸);气力输送法(利用风机在管道内形成气流,依靠气体的动能或压差输送货物)。
(2) 按作业手段及组织水平,可分为人工作业法;机械化作业法;综合机构化作业法。
(3) 按装卸设备作业原理,可分为间歇式作业法(如包装货件、笨重货物等的装卸搬运是断续、间歇、重复、循环进行的)和连续性作业法。
(4) 按作业方式,可分为吊装吊卸法(也称垂直装卸法)和滚装滚卸法(也称水平装卸法)。
一般来说,需要大件货物运输可以选择康时达物流,康时达采用自有车辆和合同车辆组成的运输力量,实力强大,具有完善的服务质量和监控体系,专线直达,GPS全程监控,安全、快速、互利、守信。
平板,半挂是只运输的车是平扳车和半挂车,7.4就是半挂车的车箱长度:
1 运输 transportation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 联合运输 combined transport
一次委托,由两家以上运输企业或用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共同将某一批物品运送到目的的运输方式。
3 直达运输 through transport
物品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换装和在储存场所停滞的一种运输方式。
4中转运输 transfer transport
物品由生产地运达最终使用地,中途经过一次以上落地并换装的一种运输方式。
5 甩挂运输 drop and pull transport
用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将挂车甩下后,换上新的挂车运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方式。
6 集装运输 containerized transport
使用集装器具或利用捆扎方法,把裸装物品、散粒物品、体积较小的成件物品,组合成为一定规格的集装单元进行的运输。
7 集装箱运输 container transport
以集装箱为单元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货运方式。
8 门到门 door-to-door
承运人在托运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接货,负责运抵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交货。
9 整箱货 full container load (FCL)
一个集装箱装满一个托运人同时也是一个收货人的工厂或仓库整箱交货。
10 拼箱货 less than container load (LCL)
一个集装箱装入多个托运人或多个收货人的货物。
11 储存 storing
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12 保管 storage
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活动。
13 物品储存 article reserves
储存起来以备急需的物品。有当年储存、长期储存、战略储备之分。
14 库存 inventory
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15 经常库存 cycle stock
在正常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库存。
16 安全库存 safety stick
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如大量突发性订货、交货期突然延期等)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17 库存周期 inventory cycle time
在一定范围内,库存物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平均时间。
18 前置期(或提前期) lead time
从发出订货单到货物的时间间隔。
19 订货处理周期 order cycle time
从收到订货单到将所订货物发运出去的时间间隔。
20 货垛 goods stack
为了便于保管和装卸、运输,按一定要求分门别类堆放在一起的一批物品。
21 堆码 stacking
将物品整齐、规则地摆放成货垛的作业。
22 搬运 handing/carrying
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23 装卸 loading and unloading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24 单元装卸 unit loading and unloading
用托盘、容器或包装物见小件或散装物品集成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组合件,以便利用机械进行作业的装卸方式。
25 包装 package/packaging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面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6 销售包装 sales package
又称内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进入零售网点和消费者或用户直接见面的包装。
27 定牌包装 packing of nominated brand
买方要求卖方在出口商品/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牌名或商标的做法。
28 中性包装 neutral packing
在出口商品及其内外包装上都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
29 运输包装 transport package
以满足运输贮存要求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障产品的安全,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用。
30 托盘包装 palletizing
以托盘为承载物,将包装件或产品堆码在托盘上,通过捆扎、裹包或胶粘等方法加以固定,形成一个搬运单元,以便用机械设备搬运。
31 集装化 containerization
用集装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标准规格的单元货件,以加快装卸、搬运、储存、运输等物流活动。
32 散装化 containerization
用专门机械、器具进行运输、装卸的散装物品在某个物流范围内,不用任何包装,长期固定采用吸扬、抓斗等机械、器具进行装卸、运输、储存的作业方式。
33 直接换装 cross docking
物品在物流环节中,不经过中间仓库或站点,直接从一个运输工具换载到另一个运输工具的物流衔接方式。
34 配送 distribution
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35 共同配送 joint distribution
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
36 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a) 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b) 配送功能健全;
c) 完善的信息网络;
d) 辐射范围小;
e) 多品种、小批量;
f)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37 分拣 sorting
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进行分门别类推放的作业。
38 拣选 order picking
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指定地点的作业。
39 集货 goods collection
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以便进行运输、配送的作业。
40 组配 assembly
配送前,根据物品的流量、流向及运输工具的载质量和容积,组织安排物品装载的作业。
41 流通加工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2 冷链 cold chain
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
43 检验 inspection
根据合同或标准,对标的物品的品质、数量、包装等进行检查、验收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