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元坝区设立后,1993年4月,苍溪县小新乡划入元坝区,同时撤销磨滩乡(由原观音乡易名)和小新乡,建磨滩镇。历经1992年至1995年的乡镇撤并,还先后撤销王家乡、柏林沟乡、太公乡、红岩乡,建王家镇、柏林沟镇、太公镇、红岩镇。
2002年9月,境内原广旺矿务局拣银岩煤矿所属的640号矿井区、轻管所2个居委会移交元坝区管理,并划柳桥乡拣银岩村与其一起建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同年12月2日,设拣银岩街道办事处,拣银岩社区街道办事处撤销。
2009年1月7日,利州区(原市中区)荣山镇权坝村7、8、9社划归元坝区元坝镇管辖。
2011年底,元坝区辖9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磨滩、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19乡(柳桥、紫云、梅树、晋贤、文村、石井铺、清水、张家、香溪、陈江、青牛、丁家、黄龙、白果、明觉、射箭、大朝、沙坝、朝阳)、1个街道办事处(拣银岩街道办事处),共212个村、19个居委会,1413个村民小组、47个居民小组。中共广元市元坝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元坝镇。
2015年9月14日,昭化区人民政府通知调整明觉乡、石井铺乡行政区划。 同年10月16日,石井铺乡、明觉乡正式撤乡建镇。 昭化区属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900米。地质构造体系属米仓山、龙门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汇地带,大部份地区位于米仓山走廊以南,为典型的侵蚀台阶状中低山形。地势北高南低,延缓下降,江河溪沟纵横,山体切割强烈,地表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有河流冲击平坝、丘陵、台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至1254米之间。境内大部分地区属白垩系地质层,由砾岩、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岩性变化较大;侏罗系、三迭系、第四系地质层也有分布。
山脉
昭化区境内山脉众多,均属剑门山脉分支,主要山峰有:云台山(又名人头山)主山,位于大朝乡境内,最高峰海拔1254米,是区境内最高峰;大南山主山,属大南山分支,长约60公里,以海拔1167米的梅岭关为中心分为3支,东支延至磨滩镇赖子坝,南支延至香溪乡黑猫梁,西支延至射箭乡蒲家山。 2011年末,昭化区总户数79665户,户籍总人口240403人,其中女性人口116813人,占总人口的48.59%;非农业人口23927人,占总人口的9.95%。年末常住人口为17.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43%。
2011年度(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为计生统计年度),昭化区出生人口共2110人,出生率8.67‰,死亡人口1635人,死亡率6.58‰,净增人口47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95‰。
2012年末,昭化区总户数80725,总人口242655人,常住人口17.5万人。其中:女性人口119074人,占总人口的49.1%;非农业人口23874人,占总人口的9.8%。出生人口2119人,出生率为8.81‰,死亡1527人,死亡率6.35‰,人口自然增长率2.46‰。计生率93.06%,出生性别比为107.8:100。 经济总量
经广元市统计局审定,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47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1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312万元,比2011年增长5.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7%;第二产业增加值164221万元,比2011年增长2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7%;第三产业增加值84194万元,比2011年增长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9.6%。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7、8.9和2.6个百分点。
2012年,昭化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末的29.6%、45.0%、25.4%调整为2012年的27.9%、47.7%、24.4%,二产业比2011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一产业和三产业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1.7和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1年40%提高到42.3%,提升了2.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年,昭化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86153万元,同2011年比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61万元,比2011年增长10.0%;第二产业增加值114484万元,比2011年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38608万元,比2011年增长13.1%。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54%,较2011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
截至2012年,昭化区城镇化率28%,比2011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9亿元,比2011年增长16.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7亿元,比2011年增长27.99%。在固定资产投资中,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项目16个,完成投资0.88亿元;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项目59个,完成投资8.26亿元;5000万元以上亿元以下项目23个,完成投资10.06亿元;亿元项目5个,完成投资3.49亿元。按行业分:第一产业投资2.18亿元,比2011年增长1147.2%;第二产业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6.95亿元,比2011年增长6.9%。从投资种类看:基本建设12.25亿元,比2011年增长8.73%;更新改造9.29亿元,比2011年增长52.04%;其他投资0.93亿元,比2011年增长429.26%。完成工业性投资13.3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6%。 2012年昭化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734公顷,同2011年比下降1.6%。粮食总产量144082吨,比2011年增长1.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42252吨,比2011年增长3.8%;大春粮食产量101830吨,比2011年增长0.92%。 油料产量17681吨,比2011年增长0.8%。种植烤烟1.9万亩,产量首次突破5万担,达到2501吨,比2011年增长15.3%。中药材产量6196吨,比2011年增长0.8%。糖类产量150吨,比2011年下降26.5%。蔬菜产量260021吨,比2011年增长34.4%,建成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区1.2万亩,成功进入全国蔬菜输出大县行列,“天下鲜”成为广元全市第一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012年累计出栏生猪60.85万头,比2011年增长12.7%,成功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行列。生猪存栏42.49万头,比2011年增长4.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6.19万头,比2011年增长2.2%。牛出栏10824头,比2011年增长10.4%。羊出栏2.5万只,比2011年增长6.9%。小家禽出栏162.15万只,比2011年增长7.5%。2012年实现畜牧业产值73400万元,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16%。
2012年昭化区新栽植优质核桃1.5万亩,补植6万亩,建成了千秋等多个千亩核桃示范基地。新建工业原料林4万亩,发展林下中药材5000亩,开展林下养殖2000亩,营造山桐子林2000亩,2012年内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129.80万元。2012年新增建成区各类绿地7715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1.82%。
2012年新建微水池400口,标改山坪塘230口,新建渠道31.5公里,配套改造渠道38.5公里,改造提灌站5座,水库维修养护15座,新增节水能力329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0.68万亩,新建加固堤防5.8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补贴各类机械6778台套,2012年内转付中央补贴资金680万元,受益农户4643户。201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8.01万千瓦,同2011年比增长2.0%。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6.8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开发整理土地2万亩,新建成标准农田5000亩,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323口,成功获得四川省沼气化县称号。完成亭子口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安置4587人、生产安置4163人,建成移民自建安置点16个。新建改造输变电站2座,完成5乡8村农网升级和户表改造工程。 工业
2012年,昭化区整合各类资金1.44亿元投入工业发展集中区,2012年内新入园项目12个,新增产值过亿企业5家,8家企业完成技改扩能,新培育规上企业5家,到2012年末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累计达到30家。2012年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4.59亿元(含纳入昭化区核算范围的机制公司增加值,下同),比2011年增长22.0%。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9%,实现利润总额1.88亿元,比2011年增长38.7%,实现利税总额3.13亿元,比2011年增长49.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1.0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5%。
建筑业
2012年昭化区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3.3%。昭化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84亿元,比2011年增长2.1%。 贸易
2012年,开元星级酒店建成投入使用,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及个体商户27家,建成秦巴山区农村商贸服务中心4个,信息传输、现代物流、多家金融机构等各类新兴商贸业加快发展。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亿元,比2011年增长15.6%。分经营地,城镇市场零售额6.14亿元,比2011年增长15.8%;乡村市场零售额3.65亿元,比2011年增长15.1%;分行业,批发业2.60亿元,比2011年增长16.0%;零售业6.36亿元,比2011年增长16.2%;住宿业0.06亿元,比2011年增长68.0%;餐饮业0.77亿元,比2011年增长6.6%。
旅游业
2012年,推进昭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平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昭化古城景区风貌改造、天雄关步游道等项目建成,平乐景区改造提升和荷塘花海农业综合体等项目竣工,紫云湖、柏林湖等乡村旅游逐步兴起,举办昭化蜀道三国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旅游市场营销取得实效。昭化区2012年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9亿元。
邮电通讯
2012年昭化区邮电业务总量实现1586万元,比2011年增长3.5%。昭化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5428门,比2011年下降1.9%;移动电话用户达130683户,比2011年增长5.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财政金融
2012年昭化区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7亿元,比2011年增长3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6亿元,比2011年增长10.9%。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45亿元,比2011年增长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89亿元,比2011年增长8.2%;各项贷款余额15.73亿元,比2011年增长11.7%。
保险
2012年,昭化区人寿险保费收入2952万元,比2011年增长14.3%;财产险保费收入31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4%;征缴医疗保险费1607万元,企业养老保险费5647万元,机关养老保险费4180万元,失业保险费125万元,工伤保险费102万元,生育保险费7.3万元,昭化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972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11.3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纯居民参保12384人。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人口有多少
元坝镇,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管辖,是昭化区政府驻地。东邻麻英乡,西接利州区的龙潭乡,南连柳桥乡、紫云乡,北接市利州区大石镇、荣山镇,幅员面积63.7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人口约为27125人(未校准)。
人口:约24万人
人口密度:167人/km2
2013年区划调整:国务院批准 广元市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
昭化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南郊,东邻旺苍县,西接剑阁县,南与苍溪县相连,北与利州区搭界。幅员面积1440平方公里,辖9镇19乡1个社区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4.2万。
交通发达,通讯便捷。成(都)普(济)铁路、广巴公路横穿东西,国道212线、嘉陵江纵贯南北,区内108公里环线公路连通28个乡镇,距广元飞机场28公里。万门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开通,长途通讯进入全国联网,实现了国内国际直拨。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内古迹众多,风景秀丽,是蜀道旅游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景点有秦汉时期的巴蜀第一县址——昭化,古城的秦陶汉砖、费_ 陵墓、鲍三娘陵墓以及葭萌险关等三国古迹;有融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云台风光、柏林驿道;有建于东汉至今保存完备的“广善寺”;有巍巍红军山、红军纪念牌、红军练兵遗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石刻碑林;有省内仅存,饱含艺术韵味的柳桥红军石牌坊;有南宋名寺蜀北第一丛林“平乐寺”等。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矿藏丰富,分布集中,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铁、铜、煤、石灰石等10多种,其中金、煤、石灰石等矿藏贮量可观,已被陆续开发利用。气候适宜,生物繁茂,蕴育着丰富的物产资源。种植业、养殖业和中药材等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烤烟、棉花、油菜籽、花生等经济作物;林果业盛产猕猴桃、雪梨、柑橘、苹果、板栗、核桃、木耳等。家畜家禽种类繁多,饲养大量猪、牛、羊、鸡、鸭、鹅,并形成一定规模。植被资源丰富,动植中药材资源1000多种,其中20多种销往省内外。
励精图治,一展雄姿。 区委、区政府 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重要思想,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外向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势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安居和城市经营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得到长足发展。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6.33亿元,农业总产值5.84亿元,工业总产值1.1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51亿元,财政总收入2192万元。
与时俱进,再铸辉煌。24万元坝人民决心在党的-精神指导下,乘改革东风,踏开放大潮,与时俱进,奋力开拓,把元坝建设成为功能齐备、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的广元“后花园”。
自然地理
元坝区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地质构造体系属米仓山,龙门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汇地带,大部份地区位于米仓山走廊以南,为典型的侵蚀台阶状中低山形。地势北高南低,延缓下降,江河溪沟纵横,山体切割强烈,地表起伏不平,其地貌复杂多样,有河流冲击平坝、后陵、台地、低山、中山等。海拔在400米—1200米之间。
境内大部分地区属白垩系下统城墙岩群地质岩层,是继侏罗系沉积之后又一套河湖相约色碎屑构造、砾岩、砂岩、泥岩呈互层产出,厚在1300米左右,岩性变化较大。剑门关组(K、J)为内陆红色碎屑岩构造,岩性主要为巨层状砾岩,含砾砂最厚,达220米以上。由此向东逐渐变薄,相变情况与莲花口组砾岩相似。境内不尚有侏罗系地层出露,系典型的内陆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呈角度不整合超覆于下寒武统至三迭系地层之上,下统为暗灰色含煤建造,组成岩性为厚层状石英砾岩,岩相变化显著,以金子山一带(元坝区西北部)最后,继而向境内东部逐渐变薄。山地气候有利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元坝区地处低山向丘陵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且由东向西倾斜。境内有云台山和牛头山。
云台山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大朝乡境内,距剑门关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传是魏将邓艾被冤杀后的人头所化而成,故又称“人头山”。人们常见的是雨住天晴,云雾掠身而过的彩霞,出现在山的顶峰,故又名“云台山”。登山远眺,晨观日出,暮看云海,觉有羽化登仙,存自于超然世界的快感。为此,云台山素有小峨嵋之称。《大清一统志》载:人头山在昭化县西四十五里,山岭突出,宛如人头。后唐长兴初伐蜀,王宏贽从白卫岭人头山后,出剑门南,即此也。
云台山巨石矗矗,连卷如云,海拔1254米,是周围诸峰之首,悬崖陡壁,群山环抱,怪石嶙峋,曲径险峻,古木葱郁,株形奇特,劲草丛生,鸟兽栖息。“一线天”异常险峻,又名“才君洞”,传说太上老君在此炼丹。“观音殿”建筑构思新颖,将山石内的泉水自观音像手中玉瓶内引出,断续而有规律地流出,长年累月不断流,凡是登山至此者,都要喝上几口,洗洗脸手,传说此水可消病去灾,兼具美容之特效。
牛头山形似一座巨大的牛头,故而得名。天雄关在其间,所以又称“牛首雄关”。此关四周群峰昂首,与剑门群峰遥相呼应。关上原建关羽庙一座,有大雄殿、牛王殿、姜维殿、娘娘殿等,因历经战乱,庙已被毁。至今只有天雄关石门尚存,14块石碑和一些石柱、石鼓经受了战乱和风霜的考验,依然挺立在山巅之一,似欲证明天雄关的历史古远而悠久。
平坝区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矿藏丰富,分布集中,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铁、铜、煤、石灰石等10多种,其中金、煤、石灰石等矿藏贮量可观,已被陆续开发利用。气候适宜,生物繁茂,蕴育着丰富的物产资源。种植业、养殖业和中药材等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盛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烤烟、棉花、油菜籽、花生等经济作物;林果业盛产猕猴桃、雪梨、柑橘、苹果、板栗、核桃、木耳等。家畜家禽种类繁多,饲养大量猪、牛、羊、鸡、鸭、鹅,并形成一定规模。植被资源丰富,动植中药材资源1000多种,其中20多种销往省内外。
历史沿革
西周时,巴、蜀、苴先民在今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建立邦国"昔阝"。春秋战国时,为蜀王领地。开明氏蜀王第五世尚“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候”。以葭萌为都邑。秦惠文王更元年九年(公元前316年),因苴、蜀相攻击,秦遂趁机伐蜀并苴。在苴候所在地建置葭萌县,属秦。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改葭萌县为汉寿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汉寿县置晋寿县。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改晋寿县置益昌县。西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44年),废益昌县为京兆县。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改京兆县为益昌县。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益昌县为益光县。北宋太祖初复改益光县为益昌县。开宝五年再改益昌县为昭化县。
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33年7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元坝镇建立川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嘉陵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4月10日,红四方面军在昭化县境内的白田坝建置-县苏维埃政权。
1949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昭化城。1950年1月,昭化县人民政府在今昭化镇成立,隶属剑阁专署。1953年隶属锦阳专属。1959年3月22日撤昭化县并入广元县。1985年2月8日广元建市,原广元县更名为广元市中区,元坝隶属广元市中区。1986年撤昭化、虎跳、王家、卫子四个小区建立卫子区公所。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卫子区公所建元坝区。且将市中区的元坝、竹园填、马麓、金子山、七佛、建峰、白家、碾子、上寺8乡并入,区人民政府驻地元坝镇,属广元市。1991年将竹园镇和金子山、马麓、七佛、建峰、白家、碾子6个乡划归青川县,将上寺乡划归剑阁县。
2004年辖9个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磨滩)、19个乡(射箭、明觉、白果、柳桥、沙坝、文村、陈江、青牛、黄龙、清水、梅树、香溪、张家、丁家、晋贤、大朝、朝阳、紫云、石井铺)。
风土人情
赏荷花景,观荷花艺,品荷花宴,交荷花易。7月28日,元坝区举行了“元坝区柳桥荷花会”。该区农民依托柳桥村和分水村的“藕鱼果”工程,兴建“农家乐”,开发生态观光农业,于去年8月8日举办了“元坝区首届柳桥荷花会”,当天两村的农家接待游客2万余人,消费金额超过10万元,还达成藕交易2万余公斤,荷花也卖到2元一朵,许多农户仅卖荷花收入就有1000多元。今年7月28日,“元坝区第二届柳桥荷花会”又在这里举行。一望无际的荷田里,荷花盛开,清纯袭人,吸引区内外3万余人来此赏荷花景、观荷花艺、品荷花宴、交荷花易。
这次荷花会突出了五大特色。一是举行了“荷花盛会迎嘉宾”的大型文艺演出。整场演出时间近两个小时,来自省、市、毗邻县区及本地近300人演职人员联手为大家奉献了一台精彩的演出;二是“连绵荷花300亩”。目前,柳桥六社、分水村集中成片的荷花300余亩荷花初绽,徐徐清风送来阵阵清香,令漫步荷丛之中的游人流连往返;三是“民俗民风乐民众”。来自该区虎跳镇三宫村的唢呐舞狮表演、昭化平武村的彩船花灯表演令观众拍手叫绝,川北民歌对唱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四是“回味无穷荷花宴”。在柳桥广旺路沿线的40多家“农家乐”摆设了荷花宴,让游人大饱口福,使荷藕的价值倍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般农家收入2500多元,农家最多收入5000多元;五是“以会招商活经济”。在荷花会这天,区内外的客商纷纷来元坝洽谈业务。据有关统计表明,当日游人消费达50余万元,签订销藕协议250吨。
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八),元坝区将举办首届桂花节,为实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目的,届时将开展系列大型文体活动。重头戏是1700人参与表演的大型广场文化《桂香元坝》,包括《桂香迎宾》、《桂花作证》、《历史幽香》、《奔向花海》四章,节目已在省文化馆舞蹈编排专家的指导下,进入了紧张的排练阶段。此外,还将举办“丹桂之夜”文艺晚会、“广场文化活动”、“桂香月圆”书画摄影作品展、“桂花杯”征文大奖赛、民间民俗文艺展等大型文体活动。其中广场文化活动最为丰富,包括“老年文艺”、“民间文艺”、“大众舞”及“大家唱”,将在城区滨河路通宵表演。届时,全市教育系统男子、女子教工篮球赛也将在该区展开角逐。
经济概况
2005年1至6月,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3927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8137万元,比上年增长2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376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27万元,比上年增长35.0%,实现增加值4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7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1%;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5万元,完成预算1260万元的43.3%;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65元,增长14.3%。
行政区划
元坝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广元市南郊,东邻旺苍县,西接剑阁县,南与苍溪县相连,北与市中区搭界。
Yuanba Qu
510811
648021
县人民政府驻元坝镇
元坝区辖9个镇(元坝、昭化、卫子、虎跳、王家、太公、红岩、柏林沟、磨滩)、19个乡(射箭、明觉、白果、柳桥、沙坝、文村、陈江、青牛、黄龙、清水、梅树、香溪、张家、丁家、晋贤、大朝、朝阳、紫云、石井铺)。
风景名胜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为广元市昭化镇,位于广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昭化古城,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嘉陵江在城东与白龙江汇合,直通古渝州(今重庆)、金牛道穿城而过,自古也有水陆码头之称。剑门雄关屹立于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着城之东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车马络绎不绝。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军事重地。三国时,刘备占据葭萌后,看中了这里的重要战略地位。此城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越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岭,西凭剑阁,南通阆巴,真是全蜀咽喉。虽是弹丸之地,而有金汤之固。他以此为根据地,向西进攻刘璋,夺益州,再向东击败张鲁,取得了汉中,建立了蜀国。蜀汉左将军马超当年在这里降归刘备,大将军蒋琬曾督军于此。魏将钟会、邓艾攻蜀时,被蜀将张翼、关索等长期阻于嘉陵江之东,两军在这里进行过多次争夺战,关索的夫人鲍三娘就战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坝。
古城昭化,文物古迹颇多,尤以三国遗迹最多,西门有蜀汉大将军费方之墓;城北有蜀将关索之妻鲍三娘之墓;城西5公里的牛头山上“襟剑阁而带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险”的“天雄关”,而今关门犹存,雄姿不减当年,山顶上的“姜维拜水井”至今尚存。山的右侧还存清代碑林一处,虽经数载风雨,石碑却依然屹立于山巅。这些文物古迹,吸引着无数考古者和“三国研究会”的学者及游人。
昭化古城东门外,嘉陵江和白龙江汇合处的“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咏之地。古时这里是“白天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新旧《唐书》所载唐明皇幸蜀“遇有双鱼负舟过津,议者以为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此汇合的白龙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汇合,还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色,清蚀分明,似两龙交合,形成一大奇观。历代诗人杜甫、杨慎、张问陶等对此都有题咏。至今这一奇观犹如当年,清晰可辨。
历史上对三国蜀汉的兴亡概括为“兴于葭萌,灭于剑门”。把昭化古城奉为发祥之地,因而引起了不少人对她的向往。
在元坝柳桥镇,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丛林—元坝平乐寺。
平乐寺位于广元巴中路旁的元坝平乐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传该寺始建于宋代绍兴(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现有临济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师墓碑及始建平乐寺碑记均有记载。旧时殿宇辉煌、香火鼎盛、道场干净、佛法兴旺。该寺在0遭到毁坏。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经所在地县人民人民政府申请,广元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其旧址开始重建工作。
为了有力开展这项重建工作,选择一位有相当能力的,即既持戒精严、修学并重,又懂得古建筑设计与修建两者具备得法师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请下,由上级佛协推荐,几经考证,最后正式决定:礼聘彻利法师前来,具体领导这项工作,并主持和统领该寺一切佛事活动。
彻利法师真是法脉龙象,堪为末法时代振兴佛法,担荷如来家业之0器者。彻利法师幼时曾随当代著名大德及武术家海灯法师学习佛法及武功,后出家在陕西终南山拜与海灯法师齐名的净天法师为师,成为净天法师的高足,之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又依附中国著名高僧惟贤法师(现为重庆慈云寺方丈,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潜心佛法,终有所造诣。几年以来,法师身体力行,不怕困难,克服重重障碍,率领全寺40余名弟子,为弘扬广大我佛教化,利乐一切有情恒发无上广大心愿,遍行一切难行苦行,终于在片瓦不存的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一座庄严的佛教道场。
该寺现有天王殿、观音殿、幽冥十殿、钟鼓楼、讲经堂、茶娱院、玉佛殿、放生池等。天王殿、观音殿里,诸佛菩萨各有姿态,庄严威仪;幽冥十殿,一片地狱景象,肃穆摄众;钟鼓二楼,巍峨对峙,晨钟暮鼓,警醒众人;讲经堂里,法音不绝,声振寰宇;茶娱院内,善男信女,穿梭如织;玉佛殿内,更有缅甸华侨佛界所赠整体玉佛,弥足珍贵,价值连城,寺外龙山环抱,绿荫掩映;放生池内,荷月映池,鱼翔浅底。
元坝平乐寺会期为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每到此时,善男信女云集于此,烧香拜佛,好一派兴旺发达景象。
2020年6月,昭化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推介昭化区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3月,昭化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昭化区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2月,昭化区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