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晖和麦当劳的寄生关系:1974年5月,为满足麦当劳的需求而创立了夏晖公司(HAVI)。HAVI的名字则取自两位创办人夫人名字Harriette&Vivian的前两个英文字母。
麦当劳:加盟意向登记表
至2013年,夏晖集团在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设立分公司,拥有超过2700名员工。在与麦当劳几十年的合作中,今天的夏晖已经成为一家综合性的集团公司,夏晖集团旗下有四大事业体系:专注于物流配送的HPRPateners,专注海运的Perseco,专注冷藏冷冻设备租雇的Primms,专注于促销活动和玩具设计业务的Themarketingstore以及负责欧洲麦当劳物流配送的Alpha五家公司。在中国负责麦当劳物流业的是HPRPateners亚太区的一个分支。 夏晖随麦当劳1981年在香港开第一家店进入中国,1990年进入深圳。到2004年,麦当劳物流已形成了全国性的网络。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建立了分发中心,同时在沈阳、武汉、成都、厦门建立了卫星分中心和配送站。夏晖成功地向国内580家以及香港地区215家的麦当劳餐厅提供货物供应。
成立于1974年的夏晖是麦当劳在全球的物流供应商,麦当劳在哪里开店,夏晖就会把自己的冷链配送体系覆盖到哪里。夏晖随麦当劳1981年在香港开第一家店而进入中国,1990年进入深圳。1992年,当现任夏晖大中华区总裁白雪李筹建中国分支机构时,中国还没有冷链的概念。而今,夏晖在上海、北京、广州建立了三家公司,并在成都、武汉、厦门建立了分公司,由这些公司为遍布华北、华南和中西部的800多家麦当劳餐厅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相对于"灵活"的中国公司而言,夏晖在冷链的各个环节严守着自己的一整套标准,这得益于麦当劳的严格要求。正因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夏晖成为受益于2008年奥运会的第一批冷链物流企业。2008年奥运会采取了完全独立于北京现状的冷链物流体系,有一套独立严格的冷链标准。对于餐饮环节上的各个企业而言,谁能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具备最好的餐饮提供与物流配送能力。2007年9月,2008年奥运会餐饮服务提供商爱玛客(Aramark)公司制定了奥运餐饮原材料供应模式,选定麦德龙公司作为食品采购企业,夏晖作为物流配送中心。
麦当劳要求夏晖提供一条龙式物流服务,包括生产和质量控制在内。这样,在夏晖设在台湾的面包厂中,就全部采用了统一的自动化生产线,制造区与熟食区加以区隔,厂区装设空调与天花板,以隔离落尘,易于清洁,应用严格的食品与作业安全标准。所有设备由美国SASIB专业设计,生产能力每小时24,000个面包。在专门设立的加工中心,物流服务商为麦当劳提供所需的切丝、切片生菜及混合蔬菜,拥有生产区域全程温度自动控制、连续式杀菌及水温自动控制功能的生产线,生产能力每小时1500公斤。此外,夏晖还负责为麦当劳上游的蔬果供应商提供咨询服务。
麦当劳利用夏晖设立的物流中心,为其各个餐厅完成订货、储存、运输及分发等一系列工作,使得整个麦当劳系统得以正常运作,通过它的协调与联接,使每一个供应商与每一家餐厅达到畅通与和谐,为麦当劳餐厅的食品供应提供最佳的保证。至2011年末,夏晖在北京、上海、广州都设立了食品分发中心,同时在沈阳、武汉、成都、厦门建立了卫星分发中心和配送站,与设在香港和台湾的分发中心一起,斥巨资建立起全国性的服务网络。
例如,为了满足麦当劳冷链物流的要求,夏晖公司在北京地区投资55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达12000平方米、拥有世界领先的多温度食品分发物流中心,在该物流中心并配有先进的装卸、储存、冷藏设施,5到20吨多种温度控制运输车40余辆,中心还配有电脑调控设施用以控制所规定的温度,检查每一批进货的温度。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及趋势分析
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以水产品、畜产品、果蔬及花卉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日渐趋热,冷链物流行业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而不断发展。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中国易腐食品规模巨大,但国家重视不足,缺乏行业规范,造成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形成了特有的行业环境。
1.冷链物流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的冷藏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比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藏物流行业领袖。据慧聪邓白氏研究目前了解到,我国的冷链物流公司主要以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1)第三方物流公司。此类型又包括从传统的物流公司进军冷链物流市场的企业,如中外运裕和、锦江低温,山东荣庆等,和专注于冷链物流行业的重庆雪峰、康新物流等,以及与麦当劳长期合作的冷链物流体系相对完善的夏晖物流。
(2)企业内部的物流公司。此类型最典型的是百胜集团下属的物流事业部,为百胜集团下属的餐厅提供核心业务以及有特殊要求产品的物流服务。
2.冷链物流行业特点
(1)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逐步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目前行业内的企业基本都可以提供仓储、冷链运输、市内配送等基础服务;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如锦江低温、中外运裕和、重庆雪峰等,还可以提供配货、分拣、贴标等附加功能;夏晖物流可以提供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可提供诸如采购、库存管理、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不断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将是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2)冷库、车队等硬件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规模较大的冷链物流公司,一般都拥有自建冷库。但有的自建冷库建设年代久远,卫生状况较差;新建冷库通常较为先进,如中外运裕和在上海嘉定有一座现代型冷库,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多温度分区冷库,具备电脑自动控制的温控装置,可根据客户需要调节并时时监控冷库温度。据慧聪邓白氏研究了解,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和市场发展的需要,目前几家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存在新建冷库的计划。
冷链物流企业的冷冻车按照运输规模,主要分为2吨、4吨、8吨、12吨、20吨、30吨等不同类型。各种规模的冷冻车根据企业客户的具体情况,分布在不同的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市内配送或长途运输等服务。不同企业拥有的冷冻车的数量相差较大,从几十台到几百台不等。通常情况下,冷冻车的平均更换时间在8-10年左右。
(3)冷链意识不足,市场盲目竞争形成价格战
目前中国市场上,无论生产企业、下游客户,还是普通消费者,对冷链物流的概念都比较陌生,对冷链物流的认识比较肤浅或不全面;冷链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从业标准缺失,非冷藏车进行冷链物流服务业务,造成企业之间恶性价格竞争,使有心投入高端硬件提供高质量服务的企业陷入一定的困境,这一行业现状凭借企业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的。
3.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1)服务质量和水平将不断提升
几乎所有的冷链物流企业均意识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冷链物流企业通过企业内部的考核指标,对配送及时率和损失率进行统计和考核,并努力通过提高及时率,降低损失率,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2)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将逐步增大
据统计,我国汽车冷藏保温车辆只有美国的1/7,日本的1/4,与发达国家之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慧聪邓白氏研究通过访问多家冷链物流企业了解到,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均有扩大软硬件设施的计划,其中包括多种形式,如计划新建物流配送中心;计划新建、收购或新租借冷库;计划购置冷藏车辆,完善配送网络等。此外,在原有设施改造和更新的同时,技术性的改造也将成为另一发展趋势。卫星定位系统(GPS)、RFID技术、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车载地图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
(3)冷链物流意识不断加强,行业内的各项标准开始制定
目前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仍然缺乏服务标准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因此急需通过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的资质认证、诚信认证、食品相关安全的一系列标准,提高行业准入资格,逐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市场。